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草对药物流产临床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我们对600例停经42天内的早孕妇女分两组分别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紫草配伍米索前列醇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结果表明米非司酮联合紫草组的完全流产率(99.00%)明显高于米非司酮组(92.33%)(P<0.01).前者用米非司酮和紫草后孕囊排出时间(54.01±7.55小时)及服用米索前列醇后6小时内的孕囊排出率(82.33%)较后者(56.41±9.93小时、72.67%)明显缩短和升高(P均小于0.05),且出血时间(7.01±3.11天)和出血时间超过10天的发生率(12.46%)亦较后者(8.09±5.63天,24.91%)明显缩短和减少(P值分别小于0.05和0.01).两组流产后月经转复天数无明显差别(P>0.05).由此可见,紫草可提高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缩短出血时间,因此有必要对其提高药物流产效果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抗早孕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国产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抗早孕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将500例分为两组,一组用米非司酮25mg,每日2次,连服3d,第4天上午阴道塞卡前列腺素栓(15-甲基PGF_(2a)酸)1mg(简称卡前列素栓组)。另一组米非司酮的用法及剂量与前一组同,第4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简称米索组)。结果:米索组完全流产率为93.2%,明显高于卡前列素栓组的88.4%(P<0.05)。米索组的流产效果受服药者年龄、既往人工流产次数、用药前胚囊平均直径与血β-hCG水平的影响较卡前列素栓组小。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方便、有效、副作用小的抗早孕方法。用药后2w测定β-hCG值结合B超检查可用于监测药物流产效果,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组织Notch/Snail/E-钙黏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金凤  陶祥  黄紫蓉 《生殖与避孕》2010,30(1):26-31,45
目的:初步探讨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作用机制和Notch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TR-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及不同剂量米非司酮作用后绒毛组织中Notch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Notch-1、Snail、E-钙黏素(E-cadherin)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组织的作用以200mg组(D组)最为显著,Notch-1、Snail基因以及E-钙黏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A组)、100mg组(B组)、150mg组(C组)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Notch-1mRNA、Snail蛋白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抗早孕机制可能和Notch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帝开  罗燕  陈学煌  杨冬梓 《生殖与避孕》2006,26(3):191-192,F0003
目的:比较新型抗早孕药物复方米非司酮和米非司酮的药流效果。方法:将妊娠49d的早孕妇女随机分组:①复方米非司酮组50例,口服复方米非司酮1片/24h×2(米非司酮共60mg),首次服药后48h后米索前列醇600μg。②米非司酮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25mg/12h×5次,首次加倍(米非司酮共150mg),末次服米非司酮后1-2h续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复方米非司酮组和米非司酮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6%和92%;出血时间为11.00±3.35d和14.64±3.98d;转经时间为31.7±4.5d和34.6±6.5d;排出孕囊时间为3.59±1.98和3.65±1.47。两药比较,复方米非司酮组完全流产率和孕囊自行排出率明显高于米非司酮组。结论:复方米非司酮加速孕囊排出,提高完全流产率,有减少出血量的趋势,减少米索用量,且服药方法简便,时间短,剂量小,副作用减少,临床效果优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米非司酮用于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经B超及妇科检查确诊为稽留流产患者共356例,随机分为复方组(复方米非司酮)和单方组(米非司酮),每组178例,分别顺序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和米索。用药后观察患者有无呕吐等不良反应、阴道出血、腹痛、组织物排出情况。结果:复方组中,6 h内胚胎组织自行排出率为64.61%(115/178),明显多于单方组(7.84%,14/178例),P<0.05。复方组中服用1次米索后,胚胎组织即排出的有67例,明显多于单方组(10例),P<0.05,服米索当日24 h内出血量复方组与单方组无统计学差异(48±15 ml vs 45±20 ml,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用于稽留流产的疗效优于单方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6.
刘淳  陈晨  刘晓瑷 《生殖与避孕》2007,27(2):116-119
目的:探讨提高孕7-9周药物流产的有效性药物剂量。方法:因非意愿妊娠要求终止早孕的孕7-9周妇女256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109例)和B组(147例)。d1-2分别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或200mg;d3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4h后无论胚囊是否排出,均加服米索400μg。结果:A组完全流产率为91.2%,B组为92.5%,P>0.05。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转经时间、经期及经量二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方法的完全流产率均达到90%以上,200mg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能减少孕囊排出时的出血量,对孕7-9周的妇女不失为一种安全的药物流产手段。  相似文献   

7.
三种不同剂量RU486合并ONO802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剂量RU486合并ONO802用于终止早孕(停经天数≤56d)的临床有效性及其副反应。从1989年5月至1991年1月,我们共接纳了99例对象(分三组,每组33例)。各组对象分别服用200mg、400mg 或600mg 的RU486,在第三天早晨阴道给药ONO802 1mg。三组治疗结果相似,其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4%、100%和10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200mg 组有2例(6%)为不全流产并由于流血较多施行了刮宫术,其中1例输血200ml。三纽均来继续妊娠。除轻微腹痛外,三组均无明显副反应。ONO802阴道给药后,各组胚囊排出时间为3.5h、3.2h 和3.2h,其间亦无统计学差异。但终止妊娠后阴道流血时间200mg组明显短于400mg 组和600mg 组,分别为11.5d、14.0d 和16.1d,有显著差异(P<0.01)。本文提示RU486合并ONO802用于终止早孕时,200mg 的RU486就可能足够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案对孕早期子宫蜕膜上类固醇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性临床研究,将150例早孕妇女按停经≤49d、50-56d、57-63d随机分入5组,分别口服100mg米非司酮,24±2h(A组)或48±2h(B组)后阴道置米索前列醇800μg;分别口服200mg米非司酮,24±2h(C组)或48±2h(D组)后阴道置米索前列醇800μg;并以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为对照(E组);每组30例(3个不同妊娠期限各1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流产蜕膜组织上PR、ER、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结果:PR、ER在蜕膜上的表达不受米非司酮的用量和米索前列醇用药时间的影响;但米非司酮能抑制GR在蜕膜间质细胞上的表达,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妊娠期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PR、ER的表达无影响,对蜕膜间质中GR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可能是米非司酮抗早孕作用机理之一。另100mg米非司酮24h后阴道置800μg米索前列醇终止≤63d妊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作用机理。方法:因非意愿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60例,分为3组,分别为常规负压吸宫对照组、负压吸引术前服用米非司酮100mg组和150mg,每组20例。运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绒毛组织中HOXA7、9、10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可见HOXA7、9、10基因的表达,表达主要在滋养细胞胞质,间质少量表达。②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均可以降低绒毛组织中HOXA7、9、10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但对不同基因的降表达程度有所不同。150mg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组织中HOXA7、10基因的降表达作用明显大于100mg米非司酮(P<0.01)。服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后的早孕绒毛组织中HOXA7、9、10蛋白的表达位置仍以滋养细胞胞质为主,间质少量表达。结论:HOXA7、9、10基因表达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服用米非司酮后可降低其表达,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未改变蛋白的表达位置。米非司酮的抗早孕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绒毛组织中HOXA7、9、10基因的调控来达到的,且以150mg的米非司酮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姚小艳  李丽华 《生殖与避孕》2006,26(9):575-576,F0003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即米非司酮30mg+双炔失碳酯5mg)和米非司酮对人体抗早孕的作用,观察两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297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予复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照组177例予米非司酮药物流产。观察分析两组对象完全流产率、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明显提高,出血量明显减少,孕囊排出时间及流产后出血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复方米非司酮中双炔失碳酯有加强米非司酮的抗早孕作用,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减少流产后出血量,提高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规药物流产方案配伍芳香化酶抑制剂与常规药物流产方案的差异性。方法:对66例确诊早孕(闭经天数为42~49天)并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按就诊顺序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33例。以常规药物流产方案作为对照,观察两种方案的流产效果、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0.9%,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0.6%,两组流产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孕囊排出时间短(P<0.05),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短(P<0.05),且流产后出血量亦较少(P<0.05)。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氨鲁米特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合并用于抗早孕,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亦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夏卫红  唐良玉  罗凌虹 《生殖与避孕》2010,30(6):429-431,428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联用加味八珍益母膏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早孕妇女共360例,随机分成西医治疗组(A组):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30mg+双炔失碳酯5mg)晨1片/d×2d,并于首次服药后48h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中西医结合治疗组(B组):西药服用同A组,同时于服复方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2h后开始口服加味八珍益母膏25g/次,bid×9d,观察分析其流产临床效果、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随访转经情况。结果:B组完全流产率为97.2%,A组为91.1%;孕囊自行排出时间B组为3.1±1.4h,A组为3.7±1.7h;出血时间分别为11.4±3.8d和12.5±4.3d;转经时间分别为35.9±2.9d和38.7±3.3d,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服药后不良反应B组明显减轻。结论:复方米非司酮联用加味八珍益母膏可加速孕囊排出,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且明显减轻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两种给药间隔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妊娠的效果,探讨米非司酮的最佳给药间隔时间。方法:将妊娠10—1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2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间隔12h给药,共150mg;B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间隔6h给药,共150mg。服用末次米非司酮后3小时给米索前列醇600ug,后依据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每3h给米索前列醇200ug。结果:A组成功率为98.5%,B组成功率为88.5%。结论:增加米非司酮用药间隔可提高子宫完全流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早孕药物流产加服米非司酮是否能提高完全流产率。方法: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停经≤49 d)行药物流产的孕妇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米非司酮75 mg/d(早50 mg,晚25 mg)连用2 d,第3日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研究组1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加服米非司酮25 mg,bid×3 d。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2.50%和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11.0±4.0 d和14.7±5.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后早孕药物流产加服米非司酮25 mg,bid×3 d,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其最适有效剂量。方法:将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保守治疗指征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分别口服米非司酮100 mg、150 mg、200 mg每日1次连服3天,根据血-βHCG值再将各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比较各组的有效率、重复用药及副反应情况。结果:甲乙两组总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及B、C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C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 3组中A甲、B甲、C甲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乙、B乙及B乙、C乙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A乙组与C乙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经济、毒副反应小、依从性强。用药剂量与血-βHCG值有关,当血-βHCG值小于2000 U/L时用100mg至150 mg,每日1次连服3天;当血-βHCG值在2001 U/L至5000 U/L时用150 mg至200 mg,每日1次连服3天,均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65例双炔失碳酯配伍d1-15甲基PGF_(2α)(以下简称PG)抗早孕结果并与33例丙睾配伍PG抗早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双炔失碳酯组完全流产59例,占90%;不全流产3例,占5%;失败3例,占5%;总有效率95%。丙睾组完全流产27例,占82%;不全流产6例,占18%;总有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但不全流产率有明显差异(P<0.05)。药流后点滴出血天数,双炔失碳酯组平均为8.1±5.0天;丙睾组平均为18.9±19.1天;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双炔失碳酯经阴道给药后无一例发生心、肝、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征集10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7周内)妇女,口服复方米非司酮片(米非司酮30mg、双炔失碳酯5mg)1片/d×2d;d3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流产过程、孕囊排出情况、出血情况、复经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验证了复方米非司酮并用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成功率达96%。结论: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无论从不良反应程度、出血量,还是出血时间、复经情况评论都符合药物流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朱红云  葛春晓  朱湘虹 《生殖与避孕》2006,26(7):447-448,F0003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2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要求终止105例孕8-12周正常或合并高危因素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复方组53例,晨服复方米非司酮片1片,qd×2次(总量:米非司酮60mg,双炔失碳酯10mg);单方组52例,口服米非司酮2片,bid×3次(总量:米非司酮150mg),两组均首次服药后48h加服米索前列醇。结果:复方组和单方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90.57%(48/53)和86.54%(45/52);完全流产率分别为81.13%(43/53)和75%(39/52)。结论:复方米非司酮配伍喜克馈能安全有效终止8-12周正常或合并高危因素的妊娠,疗效较好,具有米非司酮剂量小,服药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清雌孕激素及输卵管生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米非司酮阴道给药(6ml/kg,1mg/ml)以及灌药口服给药(6mg/kg)后不同时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结合化学分离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研究血清米非司酮浓度和雌二醇、孕酮浓度以及输卵管内分泌液、输卵管组织中Ca2+浓度。结果:灌药口服给药组的各时间点血清米非司酮浓度均明显低于阴道给药组,1h,2h时间点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给药方式均可使血清孕酮水平降低,雌二醇浓度明显增加。阴道给药组孕酮的浓度最低值以及雌二醇浓度的最高值均明显早于口服给药组,0.5h,1h,2h时间点两组对比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米非司酮阴道给药与灌药口服给药对Ca2+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两种给药方式对输卵管生理状态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阴道给药对血清孕酮、雌二醇的影响明显大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低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剂量催经止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闭经时间≤37 d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60例)。低剂量组:给予米非司酮100 mg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舌下含服;常规剂量组:给予米非司酮150 mg,米索前列醇600 μg口服。比较给药后2组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平均流产时间和不良反应的程度。结果:测定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诊断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组分别有3例和2例未妊娠,给药后均引发阴道出血(即月经来潮)。2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剂量组平均流产时间短于低剂量组(P <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剂量组 (P <0.05)。结论:降低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剂量用于闭经≤37 d催经止孕可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