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物可吸收性高强度棒用于骨折内固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团民  刘淼  杨爱玲  石宗利 《医学争鸣》2004,25(17):1595-1597
目的:寻找一种理想的生物内固定材料. 方法:用生物可吸收性聚乳酸/偏磷酸钙复合物棒对20只兔股骨髁上实验性骨折行髓内固定,术后2, 4, 8和12 wk分别经X线摄片、肉眼、光镜和电镜对骨折的愈合、材料的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观察. 结果:骨折端无明显的炎性反应和异物反应,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最终愈合后固定材料逐渐重吸收. 12 wk时PDLLA/CMP复合材料弯曲强度95%CI为78.88~92.32 MPa,弹性模量95%CI为6.24~7.24 GPa,拉伸强度95%CI为93.91~111.57 MPa. 结论:聚乳酸/偏磷酸钙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是一种有前途的骨外科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在骨折愈合中对胶原纤维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聚乳酸及金属内固定物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原纤维的产生、发展及钲 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骨折愈合的早期,聚乳酸组成纤维细胞增金属内固定组丰富,胶原纤维较细排列乱;中期仍在见纤维细胞,部分胶原纤维短,排列乱;晚期半数胶原纤维钙化,半数为成骨区。  相似文献   

3.
蒋知节  曹汉民 《上海医学》1989,12(10):587-589
作者用50只健康家兔,在无菌技术及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下,在左桡骨的旋前圆肌肌止远端用牙科电锯造成了3mm映损的骨折。骨折后于10个不同时间取骨痂标本,每批5只家兔,每只家兔取5个不同的部位(即骨外膜骨痂,桥梁骨痂,连接骨痂,近、远端封闭骨痂),每个部位的骨痂再分成两半,一半作电镜检查,另一半作光镜对照检查。检查结果:1.破骨细胞有皱折缘、清楚区等结构,与其骨吸收功能相适应。2.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在骨折后6、9天时最活跃,28天以后破骨细胞数量减少,以致仅在光镜下看到破骨细胞,而电镜下难以找到。3.骨折成角畸形可能使破骨细胞在塑形期活动的持续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
股骨髓腔扩大对股骨骨折愈合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0只兔股骨干中段开放骨折模型,Φ4.0mm钻头扩髓,Φ4.0mm期氏钉固定;对照组不扩髓,用Φ3.5mm期氏钉内固定。术后2、4、8周取骨痂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扩髓组骨折愈合过程廷迟。  相似文献   

5.
可降解骨折内固定材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聚乳酸是近年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对聚乳酸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聚乳酸的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骨诱导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将50只家兔造成实验性桡骨骨折,分批取骨痂标本,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执行者,巨噬细胞能吞噬死骨,但不能吸收骨质。  相似文献   

7.
生物可吸收材料L/DL-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降解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L/DL-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情况。探讨其体内降解机制。方法 共28个试件分7组随机植入7只新西兰大白兔脊柱两侧皮下,于术后2,4,8,12,16,20,24wk取出。软组织包膜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试验测量分子质量、质量、弯曲强度及其变化率。结果 植入物在初期有轻度炎症反应,12wk后炎症反庆基本消失,未见巨噬细胞积聚现象,至24wk时材料产生的难于降解的微粒很少,L/DL-聚乳酸在体内早期分子质量下降显,而吸收不明显,伴随分子质量的降解有弯曲强度的相应降低。结论 L/DL-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适宜的降解性能及较高机械强度,是一种有前途的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8.
鲍丰 《浙江医学》1997,19(5):311-312
Bennett骨折(即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属关节内骨折,由于固定困难,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笔者自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用可吸收材料和金属材料对32只大鼠股骨下端进行髓内固定。固定后4、8、12和24周分别取材进行X线摄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可吸收材料内固定可使骨折愈合过程减慢,但最终成骨正常。  相似文献   

11.
张俊 《河南医学研究》2009,18(2):145-146
目的: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21个月(12个月~30个月)。术后解剖复位占66.7%(20/30),满意复位26.7%(8/30),不满意复位6.7%(2/30)。手术疗效:优56.7%(17/30),良33.3%(10/30),可10.0%(3/30),优良率为90.0%。术后无发生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技术是临床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唐玉华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6):522-524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72例胸腰椎骨折,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椎体高度、矢状指数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86.1%,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正常91.7%,矢状指数由术前5°~31°(平均18°),恢复到术后-5°~6°(平均0°),发生螺钉植入错误、断钉、断杆等并发症各1例,占4.2%,未发生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正确选择AF器件和熟练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可吸收夹板在髁突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行可吸收夹板内固定治疗,术后CT检查随访,分析临床效果。结果6个月复查结果为优28例,良2例,差0例;12个月复查结果为优29例,良1例,差0例。结论可吸收夹板在髁突颈内固定术中效果良好,无需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通过头皮冠状切口、眶周小切口并联合口内上颌前庭沟切口进路,行骨折复位后,对骨折处颧额缝、眶下缘、颧上颌缝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 24例面部外形均明显改善,张口度恢复正常,8例有眼功能障碍者均恢复。结论: 三维内固定治疗颧骨体骨折尤其复杂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固位精确、牢固,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对骨折愈合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MC)与加压接骨折(CP)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探讨SMC内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特点。方法:2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型截骨,左侧以SMC内固定,右侧以CP固定,术后1、2、4、8、12周行X线摄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X线显示SMC组内固定后4周,骨折初步愈合,CP组在8周骨折愈合,SMC组愈合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外骨痂及骨质疏松。骨折后2、4周时,SMC组骨痂内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在数量上高于CP组,功能活跃。8周时SMC组骨折端已出现板样骨替代,CP组发生骨性连接,板下已出现骨吸收腔和退变相骨细胞。12周时SMC侧骨皮质出现部分吸收腔,CP组板下骨皮质吸腔更趋明显。结论:与CP相比,SMC内固定可使骨折端稳定的同时,又可对骨折断端施加主动的、持续的轴向应力刺激、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骨改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新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5例股骨干骨折,对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患肢股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新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为10~14周,平均12周,本组病例随访18个月,无出现骨折愈合不良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新型交锁髓内钉器件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便,能达到坚强内固定,术后可早期活动,短期内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几类手术内固定术中护理优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了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然后对其手术配合观察给予分析。结果 65例手术顺利完成,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术中观察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操作相对简单,术中护理配合亦较DHS、DCS固定简单。结论解剖型锁定接骨板(LCD)固定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操作简易性及术中护理上优于DHS、DCS固定,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防止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对实验性骨折愈合中骨桥素和骨连接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兔双侧肱骨干横断截骨,随机选一侧以天鹅记忆接骨器内固定作为实验组,对侧以4孔加压钢板固定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2、7、14、28、56天时,在骨折间隙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半定量RT-PCR检测骨桥素和骨连接素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骨折间隙软骨内成骨和编织骨向板层骨的改建均早于对照组;相应地,实验组的骨桥素和骨连接素mRNA分别在术后第14天和28天时达峰值,早于对照组,且其愈合进程也明显提前.结论:天鹅记忆接骨器产生的持续动态压应力可能促进了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景 《中原医刊》2007,34(13):4-5
目的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6例颌骨骨折病例,行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查,拍摄X线或CT片,观察患者面部形态、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袷关系及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86例中380例一期愈合,6例延期愈合,X线或CT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患者面部形态、咬袷关系及开口度恢复理想。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短节段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短节段(四钉两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46例。术后12个月常规拔除内固定,术后随访18~36个月。结果:术后即刻椎体高度较术前显著增长(P<0.01),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随访过程中,6例出现内固定断裂,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较术后即刻减少(P<0.01),末次随访时后凸角较术后即刻增大(P<0.01)。Denis疼痛工作评分,P1W1:9例(25%),P2W2:26例,P3W2:7例,P3W3:4例。结论:短节段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症较多,远期效果难以维持,临床应用应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