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毖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结果 46例治愈,10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护理,是高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论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和护理方法,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戈鹏 《吉林医学》2010,31(14):2072-207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本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及护理.不仅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107例ANI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德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79-1279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严重心肌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其发病危急、病死率高。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护士紧密配合与敏锐观察至关重要。我科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43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42—86岁。治愈40例。现将抢救配合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蔡中敏  李艳  邓朝霞 《四川医学》2002,23(12):1299-1299
近年来 ,我院急诊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早期溶栓治疗 ,胸痛平均 4 0min缓解或消失 ,ST段在 30min内回降 >5 0 % ,通过早期溶栓治疗赢得了抢救时间 ,12例均达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4 6~ 67岁 ,10例有心血管病史。病例特点 :①心前区疼痛持续 30min以上或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②心电图 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 2mm。③年龄 >4 0岁。④发病 <6h。以上特点均符合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指征[1] 。1 2 治疗 :在病人家中或救护车中立即给予 :①尿激酶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急诊PCI的抢救配合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12月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急诊PCI的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3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经桡动脉急诊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伍瑞兰 《中外医疗》2009,28(21):134-134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治疗志性心肌梗死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2例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0例患者都达到临床治愈。患者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心理健康。结论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工作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丽芳 《九江医学》2002,17(1):54-54
心肌梗死(AMI)常发生于冠心病基础之上,其诱因有:疼痛、劳累、饱食、排便用力等,临床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电图反映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心肌梗死病人往往因胸痛明显而影响情绪,产生恐惧心理,对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处,我们对35例心肌梗死病人进行了细致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庄巨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3,(30):3996-399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与护理。方法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情况。结果本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急诊科经过镇痛、吸氧、溶栓等抢救后经监护送入心内科病房,在救治过程中没有意外发生。结论急诊的镇痛,吸氧,溶栓等抢救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措施,而积极有效护理为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国内资料表明急性期病死率为22%-56.5%,国外资料统计为15%-61%,个别报道高达75%左右。如能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抢救及时,细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急性心肌梗死的就地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新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56-1456
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并发脑内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血管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导致心肌持续缺血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临床变现为持久性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胺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本病发病急,变化快.24h内死亡率很高,因此,对这类病人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急剧下降或中断,引起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其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及随之而来的血栓形成,导致冠脉管腔急性闭塞。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其发  相似文献   

15.
<正>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的血栓形成持续痉挛,冠状动脉发生阻塞,使心肌持久、严重缺血,引起部分心肌坏死。1 一般资料 在我科1998年10月~2000年9月,共收治心肌梗死病人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34岁,其中并发心律失常19例,并发心力衰竭12例,并发休克4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6.
17.
解秋兰 《吉林医学》2008,29(4):325-325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急症之一,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常合并多种基础病等特点,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生命。因而,全面掌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进行及时、正确、全面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康复。本文就我科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冯丽钦  陈晓萍  江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35-2235
近年来,国外大量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更迅速而持久地恢复梗死相关血管(IRA)的血流,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急诊PCI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较以往的药物溶栓治疗具有成功率高、残余狭窄轻的特点,可以更多地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但此技术所需条件较高,国内尚未普及、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总结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60例急诊PCI治疗AMI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交感风暴是指24h内反复发作2次或2次以上,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室颤动和(或)心动过速,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生理不稳定,易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和(或)心动过速,是一种急危重症,如抢救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死亡。所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和(或)心动过速,抢救过程中的监护、转复、除颤尤为重要,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积极配合有效的药物治疗,降低交感神经兴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着个体生命的急重症。我院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AMI患者36例,现将我们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