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门脉高压症术后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症是因肝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肝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变化最早出现脾充血、肿大。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当病人用力过度.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恶心呕吐、用力排便、负重等因素可使腹内压骤增,导致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由于肝功能差,使腹腔内液体增多,呈现腹水症、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主要目的是制止急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解除改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及顽固性腹水,手术对病人机体的侵袭性较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高,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门脉高压症是因肝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肝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变化最早出现脾充血、肝大,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当患者用力过度,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恶心、呕吐、用力排便、负重等因素可使腹内压骤增,导致胃底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由于肝功能差,使腹腔内液体增多,呈现腹水征、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主要目的 是趾跖级型食管一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解除并改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及顽固性腹水,手术对患者机体的侵袭性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高,应重视.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症外科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例病案对门脉高压症外科护理新方法进行探讨,特别是术前安置胃管问题,采用润滑止痛胶代替传统的石腊油,防止因置管可能导致的出血。同时通过使用自制腹带,尽早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伤口裂开;通过护理干预减少氨的产生与吸收,增加氨的去路,降低术后肝昏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门脉高压(PH)使内脏呈高灌注状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是PH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出血来自前者约占50%~80%),而急性曲张血管破裂出血的病死率高达22%~84%〔1,2〕。非选择性门腔静脉分流术,具有降压可靠、止血快速的优点。但是门脉系统向肝血流量减少,脑病的发生率增高〔3〕。限制性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用于治疗门脉高压性出血,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技术发展的结果。1995年11月~1998年11月,我们对1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使用内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心脏功能状态在门脉高压症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用型彩色超声仪测定四氯化碳诱导肝硬变 HP5500大鼠和门静脉部分结扎大鼠左室功能,同时检测门静脉压。 结果:四氯化碳诱导肝硬变大鼠血容量增加明显大于门静脉部分结扎大鼠,但二者门静脉压力升高幅度无差别,这主要是通过调节心率快慢和每搏输出量多少来维持心输出量在一定范围的缘故。结论:心脏通过调节心输出量在一定范围内是稳定门脉压力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留置胃管是普外科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前常规的一项准备,置管时常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尤其是门脉高压症患者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剧烈的恶心呕吐会导致食管胃底静脉压力增高[2]而诱发出血,引发不良后果。我院肝胆外科自2013年3月~2014年5月对9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在留置胃管期间实施舒适护理,临床取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门脉高压症手术病例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 1例急诊手术者术后并发DIC死亡,其余24例发生大量腹水8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感染3例,腹腔出血>400ml 5例,再次剖腹止血手术2例,但经精心护理,积极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门脉高压症手术后出血风险高、并发症多,但精心护理,配合积极治疗大多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门脉高压症的病人,多数久病迁延,对手术的耐受力低,而手术涉及面积广、损伤大、手术中危险性常高于其他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做好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现将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红丽  杜文丽 《中原医刊》1998,25(12):48-48,F003
门静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内科急症之一,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创伤大、复发率高。近两年我院开展的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是经颈内静脉途径在肝内建立分流道,再送入可扩张性内支架,形成肝内门体分流,显著降低门脉压力,从而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0.
TIPS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4年以来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S),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本文就门脉高压症合并胃粘膜病变以及由其引起的上消化道出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已从以疾病护理为中心发展为以病人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士的职责已扩展为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和帮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在病人中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病人提供安全的、经济的、高质量护  相似文献   

16.
对83例门脉高压症出血术后出现的发热、腹胀、肝昏迷、再出血等护理问题做了较详细的护理观察,分析其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表明:严密观察病情,可为此类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是目前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方式之一。据报道,此手术后门脉血栓发生率为5%~10%,高者达17%^[1]。因此,有学者提出为预防门脉高压症术后血栓形成应及早介入防治治疗措施。对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高度重视,自2005年1月-2006年11月对41例患者加强观察,及早预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门脉高压症患者脾脏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仕和  仇登波等 《湖南医学》2001,18(1):1-4,F004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切脾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正常人和巨脾患者巨脾切脾前后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及 tuftsin水平的变化;脾外伤者正常碑脏组织和门脉高压症患者巨脾组织的单位面积CD4+,CD8+,CD20+细胞数(SABC法)和I,III型胶原(间皎免疫荧光法)含量。结果:(巨啤患者的I,III型胶原较正常脾组织显著增生(P<0.01),以后者为基且巨脾组织中CD4+,CD4+/CD8+,CD20+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增加(P<0.01)。(2)巨脾患者外周血tuftsin水平,CD3+,CD4+,CD4+/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切脾后tuftsin水平无改变,但切脾后两周外周血CD3+,CD4+,CD4+/CD8+有轻度恢复,术后3个月与术后2周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全脾切除能使患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故作者主张切除。  相似文献   

19.
门脉高压症并发肺动脉高压症,近年有若干报道。鉴于临床人员对此尚不熟悉,笔者就其发病理、发病机理、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和防治等问题进行简要叙述,以期引起同行重视,并对此症的基础理论以及今后的防治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出现的不同护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大,所以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对门脉高压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