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磷霉素纳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是对64例反复呼吸通道感染患儿对比实验,分两组:第一组32例给予磷霉素治疗,第二组32例给予羟氨卡青霉素,共治疗5—7天。观察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检查好转情况。结果磷霉素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羟氨苄青霉素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明显高于羟氨苄青霉素组P〈0.05,结论磷霉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磷霉素联合磷霉素联合利福霉素治疗细菌性痢疾[2],证实磷霉素联合磷霉素联合利福霉素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 通过应用磷霉素联合磷霉素联合利福霉素治疗细菌性痢疾,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应用磷霉索联合利福霉素治疗细菌性痢疾,退热、中毒症状消失、肉眼浓血便消失及粪便镜检转阴较快,疗效较好.结论 磷霉素联合利福霉素在治疗细菌性痢疾时间短治愈率高,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对82例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磷霉素静滴,连用3天;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加管,连用3天。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差异有显著性(X^2=4.5,P〈0.05)。结论: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侧患者在护肝、利尿、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q8h,静脉滴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总有效率可达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6.67%。结论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细菌感染,可以作为经验性治疗SBP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何涓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95-95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与磷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沙门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5例确诊为沙门菌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头孢哌酮、磷霉素,均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头孢噻肟钠,分2次静脉滴注,10~14天或体征正常后5天停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能较快的缓解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3%,治愈患者随访无复发。结论:头孢哌酮联合磷霉素治疗小儿沙门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沙门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磷霉素治疗细菌性痢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东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99-200
目的探讨白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治愈21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1.7%;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50.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现已成为SBP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对于严重患者可以选取静脉滴注联合腹腔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若虎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2):178-179,18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02例住院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者近半数无明显腹膜刺激征。88例(86.27%)患者腹水多核细胞(PMN)比值≥0.50。26例腹水细菌培养呈阳性,共分离细菌28株,大肠埃希菌占46.43%。腹水蛋白≤10g/L,并发SBP发生率高于腹水蛋白〉10g/L患者。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较可靠的参数。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腹水蛋白≤10g/L患者应警惕SBP的发生,宜及早行腹水检查。SBP患者宜早期抗生素治疗,不必待腹水细菌培养回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磷霉素纳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分析痢疾杆菌耐药原因,为临床应用提供快速准确的选择。笔者2004年9月~2006年9月应用磷霉素治疗60倒急性细菌性痢疾。回顾2003年以前所用的氨基苷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的用药情况。寻找细菌的耐药原因,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做了认真详细的总结。应用磷霉素加其他常规治疗,具有疗程短、有效率高、使用方便、价格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锐  谷建明  雒军平 《甘肃医药》2009,28(5):366-367
目的:评价磷霉素联合中药栀子金花汤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MRSA感染患者给磷霉素联合中药栀子金花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细菌学清除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0例MRSA感染中有皮肤软组织感染9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骨关节感染2例;药敏结果:MRSA全部万古霉素敏感(100%),磷霉索敏感13例(65.0%),中介3例(15.0%),耐药4例(20.0%);磷霉素联合中药临床痊愈率为80.0%(16/20),有效率为90%(18/20),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磷霉素联合中药栀子金花汤治疗MRSA感染疗效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 对62例住院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胀、腹痛、黄疸、腹泻、腹水、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等。腹水培养阳性18例(29.0%),治愈22例(35.5%),好转23例(37.1%),无效17例(27.4%)。其中14例(22.6%)死亡,死因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胃肠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肝硬化并发SBP临床症状大多不典型,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是诊断SBP比较可靠的参数。采取保肝、对症、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本地区痢疾杆菌治疗耐药情况及运用磷霉素与双黄连联合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结论近年来本地区痢疾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其中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很高;而对磷霉素、双黄连敏感性高,特别是菌痢有高热患者疗效更佳,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及其肾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SBP患的临床资料,与非SBP肝硬化腹水患比较在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肾损害发生及死亡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肝硬化SBP患临床表现不典型,仅发热症状与非SBP患相比有显差异;SBP患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BP患;SBP患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BP患,且与SBP的高死亡率有关。结论肝硬化并SBP后增加了患肾损害的发生及死亡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包宇 《中国乡村医生》2004,20(16):28-28
我们自2004年2月以来开始使用磷霉素治疗各种血液病并发的各类感染,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本地区痢疾杆菌耐药情况及磷霉素加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耐药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方法: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60例患儿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应用SS琼脂培养基,经37℃18~24h培养,多价血清和单价血清确定为痢疾杆菌。再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出的痢疾杆菌进行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应用磷霉素静脉滴注加氧氟沙星保留灌肠对患儿进行治疗。结果:5年内共检出痢疾杆菌60株,全部为多重耐药菌株。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曝唑耐药率超过85%,对头孢噻肟钠耐药率也达到5.2%,未发现对磷霉素、氧氟沙星耐药菌株。所有患儿全部治愈。结论:本地区近年来痢疾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曝唑耐药率很高。而对磷霉素、氧氟沙星敏感性好,临床治疗效果好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了其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诱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6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8.18%,致病菌以G-菌多见。结论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多呈不典型表现,腹水进行性增加、腹水细胞数和/或细菌培养是SBP的诊断依据,综合支持治疗、三代头孢和腹腔灌洗为有效治疗。预防性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防止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磷霉素治疗小儿沙门氏菌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2年10月至1995年5月应用磷霉素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198例,另用静脉点滴丁胺卡那霉素治疗50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感染性腹泻患儿病程平均在7至10天,大便呈黄绿色稀水便或脓血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中毒症状,随机分为磷霉素治疗组和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组,治疗组198例,男102例,女96  相似文献   

19.
报告58例磷霉素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临床资料。并与52例对照组相比较,其结果磷霉素治疗组总有效率82.8%,细菌清除率84.3%,较对照组(有效率63.5%,细菌消除率73.3%)为高;磷霉素治疗G^-杆菌感染的有效率为87.6%,细菌清除率为92.3%,比对照组(青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的有效率(60.0%)、细菌清除率(65.2%)明显高,对G^ 球菌感染的有效率两组差异不显著;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提示磷霉素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的特征性感染性疾病,在所有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发病率可高达23%[1]现对本院近4年来诊断为肝硬化合并SBP的5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探讨肝硬化合并SBP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