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院内真菌感染149例分析   总被引:107,自引:3,他引:104  
Liu ZY  Sheng RY  Li XL  Li TS  Wang A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399-402
目的 探讨院内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1年12月至2001年11月间经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149例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49例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中有134例为深部真菌感染,所有病例均有基础疾病,以原发肺部疾病(29例),神经系统疾病(24例),风湿性疾病(20例)以及血液病(18例)最多见。其感染的常见诱因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37例)或糖皮质激素(29例)及免疫抑制剂(17例),化疗(10例)。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912例);感染的部位依次为肺部,脑膜及脑实质,血液等;感染的病原菌仍以白念珠菌,热带假丝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等为主,但一些少见的真菌如葡萄牙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也在临床上分离出来;在临床上63.76%的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者占39.6%;单纯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治疗者分别为74例。5例和16例,其余病例均采用联合治疗;治愈67例,好转29例。死亡44例(29.53%);近年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996-2001年共75例。占50.34%。结论 近年来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长期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应用,化疗等密切相关。也与检测技术的提高有关;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仍较高。非白念珠菌的感染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87例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肺部念珠菌感染的风险因子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白血病有统计学意义;广谱抗生素3~14天后使用抗真菌药物与广谱抗生素15~28天后使用抗真菌药物相比,可显著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荆以及及时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降低呼吸道念珠菌感染并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研究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1997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诊断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患者,对比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病例304例,其中真菌感染194例,占63.8%,细菌感染110例,占36.2%。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激素、晕轮征、既往真菌感染、ANC小于0.5×10^9/L持续10d以上、靠近胸膜的结节影、移植(免疫抑制剂使用)、化疗、广谱抗生素是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抗真菌干预性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吴驰  黄江  邹俊  周仲伟  刘跃建 《西部医学》2014,26(9):1170-117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20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真菌菌株进行培养鉴定,收集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子及预后。结果212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78.3%,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0.8%,曲菌占21.6%。高效广谱抗生素、脏器功能不全和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早期抗真菌治疗预后较好,但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及曲菌为主,曲菌、克柔念珠菌感染例数逐年有增多。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控制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总结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19例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临床表现无典型特征,痰培养以念珠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结论:对于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应尽快进行痰真菌检查,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主要相关因素及菌种分布,为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呼吸科2002年1月-2004年11月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发生呼吸道真菌感染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67例患者中〉60岁的患者占85.1%,所有病例均伴有明显的基础疾病,3种以上疾病并存的患者56例,占98.25%。全部患者在真菌感染前均反复使用过多种抗生素,39例患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占68.42%。5例患者接受化疗或放疗,占8.77%。20例患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占35.09%。57例患者中40例检出白色念珠菌(70.18%),8例热带念珠菌(14.04%),6例其它念珠菌(10.53%),2例平滑念珠菌(3.5%),1例克柔念珠菌(1.75%)。结论老年患者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留置导管等有关。白色念珠菌仍是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占70.18%。临床上应警惕真菌感染,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从而降低该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患者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2.1~2006.12在本院住院期间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36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无肺部真菌感染COPD患者36例做对照,采用单因素(t、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36例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单因素发现,下列因素与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有关: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Ⅱ型呼衰。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4项独立危险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结论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是COPD患者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或放疗,深部真菌感染逐渐增多,病理改变可有过敏、化脓性炎症反应或形成慢性肉芽肿,X线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征性,血清学改变可供参考,2006年1月-2008年9月本院共收治肺部真菌感染病例30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44例确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转归。结果 (1)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好发于婴幼儿;(2)17例(38.64%)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16例(36.36%)合并重症肺炎;(3)36例(81.82%)患儿确诊前均有长时间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30例(66.18%)使用糖皮质激素;(4)所有病例都有咳嗽、咯痰,42例(95.45%)有不同程度发热;(5)44例患儿中14(38.18%)例使用两性霉素B、20例(45.45%)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10例(22.73%)使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其中死亡5例(11.36%),放弃3例(6.18%),治愈36例(81.82%)。结论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其发病率和预后与宿主年龄,原发疾病,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抗真菌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呼吸道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呈明显增多趋势。为探讨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降低COPD患者的病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6年10月-2009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12例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48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张晶 《华夏医学》2014,27(4):69-7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8例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208例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者,痰培养共检出菌株16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7.8%),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0.2%)和真菌(31.9%)。最多的革兰阴性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最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细菌耐药性严重,真菌感染率较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4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年龄、恶性肿瘤分期、感染部位、致病菌等因素。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12%(143/3475),以肺部感染49例(34.3%)、口腔感染35例(24.5%)、泌尿道感渫21例(14.7%)为主。革兰阴性菌74株(48.3%)、革兰氏阳性菌18株(12.6%)、真菌株56株(39.2%)。143例患者中原发肺癌63例(44.1%)、肝癌14例(9.8%)、结直肠癌12例(8.4%),胃癌11例(7.7%)、其他43例(30.1%)。I、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例(0.7%)、3例(2.1%)、29例(20.3%)、110例(76.9%)。医院感染率与患者年龄呈线性变化趋势,即医院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Z=2.0384,P=0.041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肿瘤类型及分期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9例RFCA治疗的老年PSVT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51例,其中左侧旁道40例,右侧旁道1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1例;房扑7例。RFCA总成功率为98.3%(117/119);术后复发率为4.2%(5/119);并发症发生率5.04%(6/119)。结论:RFCA治疗老年PSVT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2007~2009年医院10 061例出院患者中,261例医院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59%,易患人群为老年人,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3.18%,感染科室ICU、内科较高,病原菌共检出64株,其中G^-菌占54.69%,G^+占15.63%,真菌占29.69%。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做好医院感染各项监测,有效控制病原菌,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聊城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致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10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556例行痰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结果556例患儿中,阳性193例,阳性率34.71%,其中男132例(23.74%),女61例(10.97%),男女发病比例为2.16:1。全年均可检出RSV,发病率最高的是11、12、1、2月份(43.06%),最低的是5~8月份(16.36%)。RSV感染多见于3岁以下,尤以6个月以下忠儿感染率最高(44.50%)。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特别是婴幼儿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医学院两所附属医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术后留置导尿患者尿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912例患者共分离出22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29株(57.08%),革兰阳性菌90株(39.82%),真菌7株(3.09%)。结论:留置导尿所致尿路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感染率较高,不同病原菌敏感药物存在较大差异,建议用药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17.
探讨肺功能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光  邱桂凤  范家珊  荆维丽 《四川医学》2009,30(12):1921-1922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的重要性。方法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两个时间段住院患者肺功能检查情况及确诊COPD的人数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1月-2006年12月肺功能检查及COPD人数分别为177、61例(34.5%)。2007年1月-2008年12月肺功能检查及COPD的人数分别为343、124例(36.2%)。结论〉40岁人群应常规行肺功能检测,以提高COPD的诊断率及治疗水平,减少COPD的漏诊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刘娜  王振荣  郑建霞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4):484-485,518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状况及季节性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32069名患者的就医资料,统计并比较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患者的季节分布及感染状况。结果共14071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感染阳性率为43.88%;感染病原体以假丝酵母菌感染所占比例最高为44.06%,其次是单纯细菌感染占40.77%,滴虫感染占6.95%,支原体感染占6.79%,线索细胞所占比例最少为1.43%。夏、秋季感染患者阳性率为46.51%、47.78%,明显高于其他2个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6,P〈O.05)。结论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以夏秋两季为主,临床以霉菌性阴道炎为多,应加强生殖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理路径多学科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宫内节育器(IUD)嵌顿和异位取出、剖宫产和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①选择2005年1月-2008年8月20例IUD嵌顿和异位需要手术治疗而无手术禁忌证者,对其实施CNP(试验组IA组),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4年12月20例常规护理组的IUD嵌顿和异位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IB组);②选择2008年1-8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CNP组60例(试验组ⅡA组),常规护理组60例(对照组ⅡB组);③选择2007年1月-2008年8月在我院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CNP组30例(试验组ⅢA组),常规护理组30例(对照组ⅢB组)。观察各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和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住院天数分别为(8.5±1.5)、(7.5±1.5)、(7.0±1.0)d,对照组分别为(11.5±4.5)、(9.5±3.5)、(9.0±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试验组分别为(1800±180)、(2000±150)、(900±130)元,对照组分别为(2600±350)、(2600±300)、(1300±28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患者满意度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0.5%、81.5%、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在多学科应用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济宁市2004-2008年肠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济宁部分县市2004~2008年肠道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综合防制水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县市2004~2008年肠道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结果2004~2008年肠道传染病在济宁市六县市区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2007年均以任城区、汶上县构成较高,2008年肠道传染病主要分布在任城区(41.09%)。病例最少的县市2005年至2008年都是曲阜市。2004~2008年肠道传染病年龄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在0~5岁组,各年份总体变化情况有随着年龄增加而病例分布呈下降的趋势。2004~2008年肠道传染病人群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肠道传染病人群均以散居儿童和农民构成比最高。结论济宁市肠道传染病发病主要年龄组为0~5岁组,重点人群为散居儿童和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