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压塞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 1.2 %~ 3.4%〔1〕。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势必影响手术效果。在 1984年 12月~ 1998年 7月 ,我们共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2 46例 ,术后发生急性心脏压塞 9例 ,占3.6 5 % ;迟发性心脏压塞 3例 ,占 1.2 1%。现就心脏压塞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8~ 5 8岁。术前心功能 级 3例 , ~ 级 9例。心胸比率 0 .5 0~ 0 .80。急性心脏压塞 9例中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法乐氏四联症 2例 ,二尖瓣替换术 …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94年至 2 0 0 1年间实施心内直视手术15 0 0余例 ,期间发生主动脉插管意外 3例 ,报告如下。例 1:男 ,5岁 ,15kg ,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 ,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并行循环开始时泵压急剧上升至 4 0kPa以上 ,泵管胀硬 ,接头处漏血 ,平均动脉压仅 2kPa ,心脏空瘪。立即停机检查 ,发现主动脉插管太浅 ,部分在主动脉夹层内 ,调整插管后恢复正常体外循环 (此过程 2min) ,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 7d康复出院。例 2 :男 ,11岁 ,2 7kg ,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 ,经前正中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插管顺利 ,并行循环时未发现异常 ,术中…  相似文献   

3.
小婴儿室间隔缺损的早期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 6个月以内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1994年 6月至 2 0 0 3年12月手术治疗 69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婴儿 ,其中男 3 7例 ,女 3 2例 ;年龄 45d~ 6月 ,平均 ( 5 .2 9±1.2 2 )月 ;体重 3~ 8kg ,平均 ( 6.5± 1.3 6)kg。室间隔缺损均为单发 ,膜周缺损 3 2例 ,嵴下膜周融合型 2 3例 ,干下缺损 14例 ,其中 2 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1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Ⅰ期根治术。结果 术后早期 ( 3 0d)死亡 2例 (病死率 2 .90 % )。发生并发症 2 1例 ,肺不张 9例 ,心律失常 6例 ,肺部感染 5例 ,二次开胸止血 1例 ,低心排 2例 ,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巨大室间隔缺损、反复肺炎、顽固心衰和肺动脉高压婴儿应尽早手术根治。术前注意纠正免疫球蛋白及心肌酶异常 ,增加心脏储备 ,术后注意呼吸道管理、出入量控制、防治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心脏压塞是体外循环术后严重并发症。若未及发现、处理,很快引起心力衰竭、组织灌注不足,甚至死亡。本院自1996年10月~2004年5月共开展体外循环手术418例,17例术后并发心脏压塞。现将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例,年龄4~58岁,其中男8例,女9例。二尖瓣置换术后3例,瓦氏窦瘤破裂、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例,双瓣置换术后6例,法洛四联症行心内矫治术后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首次心脏压塞发生在术后4~9小时内11例,10~24小时5例,术后9天1例。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4~24小时出现2次心脏压塞,1例于…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常应用肝素 ,鱼精蛋白 ,从而激活了纤溶系统 ,导致术后创面非手术性出血。现运用抑肽酶 ,发挥其抗纤溶作用 ,减少术后出血和渗血。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 11例 ,其中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5~ 2 8岁 (平均 14± 6 6岁 ) ,体重 15~ 47 5kg(平均 33 9± 12 7kg) ,房间隔缺损 (ASD) 4例 ,室间隔缺损 (VSD) 4例 ,ASD +VSD 2例 ,ASD +右下肺异位引流 1例 ,法乐氏四联症 1例 ,体外循环时间 46~ 12 0min(平均70 6± 31 2min) ,阻断时间 10~ 6 0mi…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是小儿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约占活婴 8‰~ 14‰ ,心内直视术为治疗该病的最佳选择 ,而术后的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基础。本文对我院 1998— 2 0 0 0年的 116例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监护进行总结和分析 ,旨在加强与提高对小儿心脏病术后的监护水平 ,提高治愈率。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60例 ,女性 5 6例 ,年龄 4.5个月~ 14岁 ,≤ 3岁者占 3 1% ,体重 4.5~ 5 2 kg,≤ 10 kg占 2 2 %。116例中 ,房间隔缺损 ( ASD) 4 1例 ,单纯室间隔缺损( VSD) 4 7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 PH)…  相似文献   

7.
庄瑰霞 《河北医药》2001,23(4):313-314
脑缺氧、栓塞和颅内出血等神经系统损害是心脏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其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再灌注损害导致神经细胞变化和微栓塞形成[1 ] 。现通过对418例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就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和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鉴别及治疗与护理措施 ,做一讨论。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86年 6月~ 2 0 0 0年 11月 ,在体外循环下共做心脏手术 418例 ,其中男 2 0 3例、女 2 15例 ,年龄 4~ 6 6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333例 ,心脏瓣膜手术 6 4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14例 ,其他 7例。术中主动脉阻断血流时间 15~16 8…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凝血功能的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手术期间凝血异常会严重影响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的康复。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我院在1985年1月至10月通过对24例体外循环病人进行的几种凝血实验,探讨其变化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24例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12.7岁(5~34岁);房间隔缺损修补术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法鲁氏四联症纠治术2例,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4例,部分  相似文献   

9.
林薇  吴军 《河北医药》2002,24(1):55-56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并发症高 ,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5月共有 190例婴幼儿 (2个月~ 3岁 )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 7例 ,女 83例 ,年龄 2个月~ 3岁。其中2~ 6个月 14例 ,~ 1岁 65例 ,~ 2岁 73例 ,~ 3岁 38例。室间隔缺损 (VSD) 139例 ,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 5例 ,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2 0例 ,合并肺动脉高压 (PH) 40例 ;单纯房间隔缺损 16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狭窄 (PS) 7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 5例 ,右室双出口 (DORV) 2例 ,…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顿秀茹 《河北医药》1999,21(5):420-420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治疗趋向早期根治,由于先心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在所难免。我们根据122例心脏术后呼吸道管理体会,讨论如下。l临床资料全组男59例,女63例;年龄11个月~10岁,平均(6.70上回.20)岁;体重9~28kg,平均16.65土3.25kg,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6例,房间隔缺损15例,室间隔缺损5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9例;法洛四联症16例,法治三联症4例;肺动豚狭窄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4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4例,右室双出口1例。2手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及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治疗已成为心脏外科的发展方向。我院自1 996~2 0 0 2年共为体重5kg以下婴儿施行心内直视术6例,现将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男2例,女4例;年龄4~5个月;体重4~5kg。病种:法洛四联症3例,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伴中度肺动脉高压1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1 2 体外循环方法 全麻下取胸骨正中切口。插管部位为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采用德国JOSTRA 2 0 0人工心肺机,minmax、Dideco 90 1…  相似文献   

12.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8年 1月 - 1999年 5月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施行心内直视手术 4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 4 0例 ,男 19例 ,女 2 1例 ,年龄 2 .5岁~ 3 2岁 ,体重 9.5 kg~ 68kg,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3例 ,二尖瓣狭窄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 1例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9例 ,室间隔缺损 2 5例 ,法乐氏三联症 2例。心功能 : 级 2 0例 , 级 17例 , 级 3例 ,体外循环转机时间 3 0 min~ 160 min。1.2 手术方法胸骨正中切口进胸 ,肝素化后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转机前将…  相似文献   

13.
肺部并发症是全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及早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是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我院自1998年~ 2 0 0 1年行一侧全肺切除 2 8例 ,在围手术期充分加强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工作 ,无 1例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严重肺部并发症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 5 1岁。其中肺癌 2 7例 ,肺结核 -巨大结核球 1例。其中左肺切除19例 ,右肺切除 9例。所有病例术后均常规吸氧 4~ 6天 ,其中 5例因麻醉未醒、急性肺损伤 [1 ]等原因 ,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 15小时 ,均顺利脱…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血清转氨酶升高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祥  张孝轩 《江苏医药》1998,24(3):210-21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不同程度地影响重要脏器功能,参与因素既有术前脏器功能状态,又有手术及体外循环因素,还有术后心功能及组织微循环状况。本文旨在从术中诸因素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后血清转氨酶变化的原因,为体外循环圈手术期保护肝脏功能提供实验依据。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81例,男47例,女34例,年龄4.5~32岁。其中房间隔缺损29例,室间隔缺损4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本闭2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法乐氏四联症5例,部分房室管畸形2例,双腔右心室1例。采用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冷晶体含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本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1日行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其中男185例,女147例,年龄6个月~67岁。其中膜周型227例,肌部型23例,干下型32例。所有患者术后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复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结果本组患者封堵成功319例。13例患者改为体外循环下修补治疗:7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其中3例束支传导阻滞,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患者出现封堵伞脱落,2例患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患者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均改手术治疗。术后少量心包积液18例,机械性溶血2例。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但需正确认识其并发症,并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罗春生  徐建国 《江苏医药》1998,24(9):655-657
介绍40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心肌保护采用微温血(29“C)心脏麻痹液持续灌注,体外循环结束,主动脉开放后,所有病人心脏均自动复跳并恢复窦性心律,心脏功能良好,2例术后死于肺部并发症。作者认为良好的心肺保护,平稳的麻醉,适宜的胶体渗压对于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体外循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邱取珍 《淮海医药》2000,18(2):140-140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的新方法。本方法仅在浅低温下完成,不用心脏停搏液,对心脏不产生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心脏恢复,并发症少,本组病例经精心监护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为我院1998年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36岁。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6例。16例均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右进胸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2手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术前常有恐惧心理,思想负担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10年间心脏手术后妊娠分娩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25例;室间隔修补术后35例;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后9例;二尖瓣扩张术5例;动脉导管结扎术后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后2例;二尖瓣置换手术15例;手术后心功能1-2级92例;3级4例。结论心脏手术后妊娠妇女心功能明显改善,使母婴分娩结局良好,降低了心脏病孕妇围产期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术后常发生肺部并发症 ,特别是小儿心血管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 6 7.4% ,主要由于手术前已有肺或心脏病变 ,降低了肺的储备功能 ,加上体外循环和手术的创伤 ,使肺功能受损 ,因此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质量是手术成败的关键。1 临床资料单纯性房缺、室缺 9例 ,房缺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 5例 ,艾博斯坦畸形两例 ,法乐氏四联症 3例 ,法乐氏五联症2例 ,年龄 3~ 15岁。1.2 术前准备1.2 .1 心理沟通 小儿易出现手术恐惧反应 ,不利于术后治疗的配合。术前通过向患儿讲解一些心脏病有关知识 ,熟练的工作技术技巧 ,和蔼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7年1月~10月共收治婴儿VSD伴重度PH 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11月,平均(7.0±2.9)月,体重3.9~8.0kg,平均(6.5±1.2)kg.所有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术后并发症9例.其中低心排2例,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2例,二重感染1例.术后1月复查彩超,除4例有轻度PH,其余肺动脉压均恢复正常.所有志儿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减少体外循环损害、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适宜的血流动力学支持和适当机械通气是婴儿VSD合并重度PH患儿成功治疗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