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获得随访15例,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9个月,按Neer标准评分,优10例,良4例,差1例。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4.
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3 9例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病例。方法 :对用双钢板法治疗的 3 9例肱骨髁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随访 4~ 2 4个月 ,平均 6个月。用 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以探讨此方法在肱骨髁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结果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1 0周 ,总体评分优 1 5例 ,良 1 7例 ,中 5例 ,差 2例 ,优良率 82 %。结论 :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国内报道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为4%~5%或更高。其中80%~85%为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保守治疗即哥取得良好效果。有移位的骨折需手术治疗,年轻患者通常由高能量创伤所致;而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不太严重的创伤即可引起明显损伤。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这种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笔者应用肌肉牵拉作用,采用上举位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1例,20例复位,后6周功能完全恢复,1例12周功能完全恢复。此方法用于各种不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及其它固定失败的病例,主要优点是固定确切不易再次移位,有利于骨折愈合,固定时间短,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1年起对移位大,闭合复位困难,及难以维持复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钟内固定术治疗25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7岁。致伤原因:车祸12例、跌伤13例。类型;外展型16例,内收型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1例。新鲜骨折23例、陈旧性骨折2例,其中1例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粘连。1.2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采用肩前内侧切口,在三角肌与胸大肌筋膜联合部分开三角肌在锁骨上的起点,切断部分附着在锁骨上的三角肌并向外牵开,暴露出骨折…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间骨折是青壮年严重的肘部损伤之一,重度髁间骨折往往伴有骨块移位及关节面严重损伤,非手术治疗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我院自1989年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4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其中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23例,四部分骨折7例。治疗后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接Neer评分标准判断:优19例,良12例,可5例。总优良率为86.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良好,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郭绍刚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4):593-593
19952005年,我们采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5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33例,年龄5~14岁,其中10岁以下者61例。陈旧性骨折15例(21~76天),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73例,其中术前经手法复位后肿胀加重,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前臂及手指痛觉迟钝,被迫解除固定,骨折移位者26例。 相似文献
12.
岑贤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2):242-243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3 5例肱骨髁上骨折经闭合复位失败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并对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的选择和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 3~ 12个月的随访 ,治疗优良率为 82 .86%。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的选择可提高骨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方法选择.方法 对37例手术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7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28例采用解剖钢板固定,2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37例随访12~36个月,近期疗效评定优18例,良9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72.97%.结论 明确肱骨外科颈骨折类型后结合患者的年龄、骨质情况等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并予积极的功能锻炼,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其Neer分型的三部分、四部分骨折及少数两部分骨折经手法复位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我们自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室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分析倪向阳张辉(启东市人民医院骨科,启东226200)关键词骨折;肱骨外科颈;内固定;T型钢板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我院骨科自1992年3月—1996年10月采用半管状T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Y"型钢板配合全螺纹松质骨螺钉与经尺骨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外侧柱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成人肱骨髁间骨折67例,31例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Y"型钢板配合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36例经尺骨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外侧柱内固定治疗。结果:67例随访3~20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未出现肘关节骨化性肌炎。合并尺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者于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均基本恢复。"Y"型钢板组优11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3%。双钢板组优l7例,良l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3.3%。两组优良率比较双钢板组大于Y型钢板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Y"型钢板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手术入路、手术操作及内固定材料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8.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2.5%,国外文献报道占全身骨折4%~5%,其中80%~85%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仅15%~20%需手术治疗[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38例成人肱骨髁间骨折,其中Riseborough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18例,Ⅳ型7例,采用钢板、螺钉、克氏针内固定的方式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均一期愈合,按Aitken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术后疗效:优15例,良16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81.58%。结论成人肱骨髁间骨折容易导致功能障碍,采取合适的内固定治疗方式可以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最大可能恢复关节屈伸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年龄、骨折Neer分型及骨折部位骨质质量对3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肱骨近端切开复位内固定(25例)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1例)治疗,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36例均成功手术,按Neer评定标准,术后肩关节功能优16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30/36)。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的骨质量及骨折Neer分型情况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应积极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