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与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38例SAP患者随机接受PHVHF或CVVH治疗,分别为18例及20例,血滤72h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生化指标的改变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肝功能、血肌酐、白细胞和CRP均有下降(P<0.05)。低氧血症,酸中毒纠正,PHVHF组优于CVVH组,在心率、呼吸、肝功能、APACHEⅡ评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PHVHF组病死率为11.1%,CVVH组为25%。结论:PHVHF治疗SAP效果显著,明显优于CVVH组,可以作为SAP的重要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医院2002年1月~2005年2月的42例CRF伴CHF的患者接受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RR)、血压(BP)、心功能改善情况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变化,并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碳酸氢根浓度(HCO3-)、动脉血pH值(pH)。结果CVVH治疗能明显减少CRF伴CHF患者的水、钠潴留,改善心功能,降低APACHEⅡ评分。对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更高,而容量负荷(FO%)与死亡率密切相关。结论CRF伴CHF患者在血肌酐不高的情况下,如容量负荷过重即行CVVH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对20例采用CVVH治疗的SAP患者的细胞因子测定、部分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CVVH后,患者体温、腹胀、腹痛等症状明显减轻,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血中TNF-α、IL-8明显减少,K+、Cr有明显的改善,尤以治疗后24h为著,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结论CVVH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综合ICU病房6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31例常规应用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联合抗感染等治疗,后者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CVV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APAcHE Ⅱ评分、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水平和ICU病死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RR、HR、MAP、APACHE Ⅱ评分、BUN、Cr、PaO2/FiO2、血乳酸水平和ICU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VVH治疗脓毒性休克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组织缺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效果,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3例心脏病术后并发重症ARF患者进行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MAP,CVP,BUN,Scr,K+等的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3例患者经过CVVH治疗后32例存活,15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存活患者经过CVVH治疗后CVP,Scr,BUN,K+,MAP升高。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ARF对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过程中科学的护理计划,严密的护理监测和管理是使患者安全及治疗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中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作用。方法对23例SAP患者CVVH治疗前后前后生命体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CVVH治疗后,SAP患者前、后生命体征、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P患者行CVVH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SAP的存活率,有利于改善SAP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 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SAP并ACS患者54例,按患者是否接受CVVH分为CVVH组22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禁食、质子泵抑制剂、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抗生素治疗等处理,CVVH组在确诊SAP后立即执行治疗.使用Baxter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和费森尤斯AV600S血滤器,使用低分子肝素或生理盐水冲管抗凝.记录2组患者的腹部情况、腹内压(IAP)、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0I)、平均动脉压(MAP)和多巴胺用量(DA),以及血清淀粉酶(AMS)、肌酐(Scr)、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28d死亡率.结果 ①治疗后7d、14d和28d,CVVH组IAP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3d、7d和14d,CVVH组AM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7d和14d,CVVH组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3d、7d和14d,CVVH组Scr和DA低于对照组(P<0.05),而MAP和OI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3d、7d和14d,CVVH组TNF-α和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⑥CVVH组ICU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28d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CVVH可有效改善SAP并ACS患者病情,降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降低IAP水平,缩短ICU治疗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但对28d死亡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对10例SAP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行CVVH,监测CVVH前后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并发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CVVH治疗后患者高热、心动过速、呼吸窘迫、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血清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采用CV-VH治疗SAP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不同置换液剂量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自2004-01~2010-10期间行CVVH治疗的68例MODS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组,按置换液剂量分低剂量组[20~35 mL/(kg·h)]、中等剂量组[35~45 mL/(kg·h)]和高剂量组[50~70 mL/(kg·h)];对比分析各组的年龄、少尿期持续时间、平均CVVH治疗时间和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并将CVVH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血尿素氮(BUN)、血浆肌酐(Cr)及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三组患者年龄、CVVH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BUN、C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剂量组患者少尿期持续时间、平均CVVH治疗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中等剂量和高剂量组(P<0.05);中等剂量组患者少尿期持续时间、平均CVVH治疗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高剂量(P<0.05).③经CVVH治疗24 h,全部患者氧合指数、BUN、Cr和MAP均明显改善(P<0.05);中等剂量和高剂量两组行CVVH治疗24 h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降低(P<0.05),低剂量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以较高置换液剂量行CVVH有助于缓解MODS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监护要点.方法 对22例MODS患者经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BRAUN Diapact CRRT机行CVVH方式治疗.于治疗前后30 min抽取静脉血,检测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血清K+的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紊8(IL-8),同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对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结果 所有患者的CVVH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CVVH后血清BUN、Scr、K+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血浆TNF-α、IL-1、IL-8水平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CVVH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能清除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且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适用于MODS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方法对肿瘤患者携带PICC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住院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16例为观察组,以2011年1月—2012年2月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02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连续护理小组实施出院后连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及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统计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咨询例数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携带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咨询问题1048例次,有效解决1037例次,有效解决率98.95%。结论采用连续护理方法干预可以提高携带PICC患者及其家属相关知识水平及技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非急性肾损患者治疗中,将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检测技术(PICCO)监测到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应用于判断连续肾脏替代介入时机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该院重症科使用PICCO技术监测EVLWI的非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组(CRRT)和非CRRT组,通过Logistic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量变异度(SVV),EVLWI对CRRT治疗的影响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EVLWI为CRRT治疗的影响因素(OR=9.959,95%CI:6.193~16.015),其AUC为0.939,95%CI为0.915~0.964。结论 PICCO技术监测的EVLWI,可用于判断在非急性肾损伤患者中CRRT介入时机,EVLWI大于9.96mL/kg应立即开始CRRT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77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41例、对照组136例,2组患者出院时均按常规给予出院指导,对照组在出院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各电话随访1次,提供常规饮食指导方案;实验组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于出院后2周开始至3个月期间,随时或至少每周均通过微信的方式联系,进行答疑和健康指导、饮食干预,仔细询问并记录进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1、3个月时营养状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营养状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护理方式方便快捷,利于指导和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增加患者的健康自护知识,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运用CQI管理模式,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9月采集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中存在的问题,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质量改进的过程进行实施。结果实施CQI前后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合格率、筛查率、病人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CQI管理模式,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合格率、筛查率;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健全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质量管理意识;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会阴侧切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连续缝合法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均行会阴左切术。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间断缝合会阴切口,两组所用缝线均为0/2可吸收线。结果 两组在缝合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和住院时间均有显性差异,均P<0.05。结论 连续缝合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减轻病人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首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为制订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脑卒中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10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eale,NIHSS)和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量表分别评估脑卒中患者在人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并分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其NIHSS、B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首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排列前5位分别是‘脑卒中知识”、“安全用药知识”、“康复锻炼知识”、“血压控制及自我监测知识”、“饮食知识”,需求比例在94.11%~87.25%。首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评分与其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271,P〈0.05),与BI评分呈负相关(r=-0.226,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普遍存在,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发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生活自理能力越低,其对延续性护理需求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腺苷脱氨酶(ADA)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测定条件的优化实验采用ADA作用于以腺苷为底物的连续监测法直接测定;同时测定200例健康人、32例肝炎病人血清及13例结核性穿刺液的ADA水平。结果批内CV<4.0%,批间CV<4.7%,总CV<4.3%,回收率迭101.3%,线性:0~192U/L(Y=0.9846X 1.1462,r=0.9968);加入TG<5.6mmol/L,BIL<165μmol/L,Hb<100g/L,UA<420μmol/L时无显著干扰;血清正常参考范围(x±s)3~25U/L;肝疾病组血清AD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结核病组穿刺液ADA水平显著高于非结核病组(P<0.001)。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速,对肝炎疾病及结核性穿刺液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We compared the tissue lesions obtained in a saline medium using single continuous argon laser discharges with paired sequential continuous laser discharges in nine segments of diseased human ventricle resected from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at cardiac surgery. Single continuous argon laser discharges were delivered to separate sites on the endocardial surface of the tissue segments for periods of 10, 20, and 30 seconds at laser beam power of 5 W (group IA) and 8 W (group IIA). Paired sequential argon laser discharges of 5, 10, and 15 seconds in duration were delivered to separate sites at a laser power of 5 W (group IB) and 8 W (group IIB). Gross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each tissue lesion and its dimensions were performed. Laser irradiation of excised human ventricle resulted in a circular discrete burn at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Histologic examination showed crater formation due to tissue vaporization with the crater lining consisting of charred tissue and a zone of coagulation necrosis. Analysis of lesion dimensions in groups IA and IIA showed comparable lesion depth and diameter with single continuous and paired sequential laser discharges at energies of 50 J (p greater than .2), 100 J (p greater than .2), and 150 J (p greater than .2). Similarly, lesion depth and diameter were comparable in groups IB and IIB at the same energies. We conclude that paired sequential argon laser discharges may be used to produce comparable tissue lesions to single continuous argon laser discharges in diseased human ventric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话随访指导,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SE、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后3、6个月,观察组的MMSE、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可有效改善术后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神经、肢体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177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1例、对照组86例,2组患者出院时均按常规给予出院指导,对照组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各电话随访1次,实验组在出院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给予持续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