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定.方法选择1991年12月-2003年12月间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与同期未采用该治疗的53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缓解病人头痛的剧烈程度,缩短头痛、发热、颈强直等的持续时间,减少脑积水及脑梗死的发生率.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若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治疗前认真分析病情,治疗过程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头痛缓解时间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8.6%,治疗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少,治疗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头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院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2例随即分为脑脊液置换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头痛缓解的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2%。治疗后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组中位数为8.26d,对照组仅10例在9d后恢复正常,其余均为黄色脑脊液,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例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次置换内头痛完全消失44例(88%),5例死于再出血,1例死于脑血管痉挛,但其头痛程度均有明显的减轻。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脑脊液腰池持续引流与置换疗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脑脊液腰池持续引流组20例与置换疗法组18例,观察两组治疗SAH的有效率。结果两组继发脑血管痉挛率、基本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头痛缓解时间、头颅CT复查吸收状况、脑积水、再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腰池持续引流较置换疗法治疗SAH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大量脑脊液置换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腰椎穿刺用三通管行脑脊液置换,置换总量每次50ml~70ml.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继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但再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早期大量脑脊液置换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安全、有效手段,但并不能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徐世成  李波  汪毅宏  徐大雄 《内科》2011,6(2):129-130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置换组(160例)和对照组(150例),置换组行脑脊液置换术,隔日1次,共置换3~5次,每次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5~10 m 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缓慢置换,重复2次,间隔5 m in,最后1次加地塞米松5 mg鞘内注射。对照组按SAH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160例经置换脑脊液后头痛能迅速缓解,平均为4.6 d,而对照组150例头痛缓解时间平均为13.2 d,置换组神志不清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头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的发生,置换组0例,而对照组20例,置换组无脑积水的病例发生,而对照组发生脑积水25例。结论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是一种缓解头痛,减少脑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静脉应用地塞米松,观察临床症状及头颅CT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后脑积水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缩短SAH后头痛持续时间,在防治SAH后继发脑积水方面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有头痛颈强者21例,持续时间6~12.5d,对照组头痛颈强持续时间1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表现不同意识障碍者6例,经置换2~3次最短在4d内意识恢复正常,对照组意识障碍11例,意识障碍恢复时间6~14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蛛网膜下腔出血3大并发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 2 8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SAH患者 5 2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 8例 ,男 7例、女 2 1例 ,年龄 17~ 67岁、平均 5 4 7岁 ;对照组2 4例 ,男 13例、女 11例 ,年龄 2 3~ 68岁、平均 5 2 8岁。两组患者均有头痛、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 ( + ) ,脑脊液 (CSF)为均匀血性 ,治疗组全部及对照组 16例头颅CT示脑沟、脑池、外侧裂、正中裂等高密度影。Fisher分型 :Ⅰ型无出血 ;Ⅱ型为蛛网膜下腔局部弥漫性薄层出血 ;Ⅲ型为蛛网膜下腔有较厚出血 ( >1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脑脊液置换术同时口服或鼻饲中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沂水中心医院(276400)张志敏近年来,我院应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17~5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78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在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减少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发生率及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无相关并发症。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能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代淑敏  张凤娥 《山东医药》2006,46(20):F0004-F000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死率及复发率较高。近2年来,我科采用早期脑脊液置换加尼莫地平静滴治疗20例SAH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采取规范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146例患者随机分为73例观察组和73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患者的致残率、并发症出现率、致死率、患者头痛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以及血性脑脊液清除时间等,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规范化治疗,可以依据病因进行彻底治疗,避免再次出血,降低脑部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出现,能够使患者的致残率、并发症出现率以及致死率大大降低,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2例经头颅CT确诊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术及常规治疗,并作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1),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死亡率下降。结论: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措施积极,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丛向阳  尹丽 《山东医药》2009,49(29):89-90
2001年8月-2008年7月,我们对1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脱水降颅压、抑制脑血管痉挛、防治感染、对症处理等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改良脑脊液置换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0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池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方法将100例a SAH患者分为置换组50例和引流组50例,两组均给予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脑保护,防止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引流组在动脉瘤填塞术后立即行腰池引流治疗,置换组在动脉瘤填塞术后立即行脑脊液置换治疗,每日一次。结束引流或置换的标准: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积血消失或脑脊液变清亮、压力正常,一般引流或置换7~10d。发病2周内,通过临床表现及TCD诊断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CT或MRI诊断脑梗死及脑积水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评价治疗后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脑脊液压力正常时间、脑脊液常规、生化恢复正常时间、CVS、脑梗死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引流组均少于置换组(P0.05)。引流组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7d、14d、28d血液中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减低,SOD活性升高和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a SAH患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早期采用腰池引流治疗,能降低脑梗死、脑积水及CVS的发生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该措施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性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7例均经CT及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行介入栓塞术后,比较分析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的疗效。结果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较单用常规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更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结论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疗效显著,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