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的摆位操作技巧,以提高其图像质量,并加以控制充分发挥其优势.方法 对实施质量控制前后的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的图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出两组图像各自的甲级片和非甲级片率,并对非甲级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甲级片牢由实施控制前的76.8%提高至控制后的90.4%,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的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选择适当的摄影方法,严格按照乳腺摄影的技术要求进行摄影工作,才能提高照片的图像质量,更好的显示病灶,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同时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程春红 《吉林医学》2013,34(19):3870-3871
目的:探讨摆位对乳腺数字钼靶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60例作乳腺数字钼靶X线检查的患者2 160幅图像进行分析,对不同摆位的图像进行分级统计,对不合格图像造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160幅图像中非甲级片146幅,不合格率为6.76%,其中非人为因素不合格41幅。不合格原因是由于患者乳腺变化,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占28.08%,操作及摆位不当105幅,占71.72%。以上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图像经过精心设计重摄后,均得到了甲级片。结论:高质量的图像不仅需要先进的影像设备与操作技术,同时需要精确的体位摆放及精心设计,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杨雪琴 《吉林医学》2011,(11):2107-2109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与优化体位设计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6例受检者全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的图像质量。结果:甲级片占95.8%,乙级片占4.2%,废片率为0%。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实时成像,图像清晰,争取受检者配合,使体位设计最优化,方可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R乳腺摄影的规范化操作,以提高DR乳腺图像质量。方法:总结500例患者DR乳腺摄影的常规体位(CC位和MLO位),并对部分影像质量不满意的图像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规范化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结果:500例中,495例压迫适中,图像清晰,485例摆位准确,全部乳腺组织清晰显示,乳头呈切线位,斜位胸大肌清晰显示。总合格率97%(495/500)。结论:正确的摆位和适当的压迫是提高乳腺摄影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钼靶摄影中非甲级片产生的原因,探讨钼靶摄影正确的体位设计和投照方法,以期提高图像质量。方法459例女性均常规拍摄双侧乳腺头尾位(CC位)和内外侧斜位(MLO位)共1836幅x线片,对乳腺平片质量进行标准评价。结果l836幅乳腺图像中,优质甲级片1747幅,占95.2%,由于各种因素未达甲级片标准的89幅,占4.8%。结论未达甲级片标准的乳腺平片均存在体位设计或摄影技术问题,因此,精心设计的体位和准确的摄影技术以及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是获得高质量乳腺平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过程中应用质量控制对拍摄图像的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钼靶X线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钼靶X线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且此期间均进行图像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钼靶图像的指标:轴位CC、侧斜位MLO、内外侧位ML、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并记录图像质量的达标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质量管理控制后的图像甲级率、乙级率、不达标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响摄片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乳腺外表改变、置入假体、乳腺炎、乳腺肿胀等。结论临床上针对钼靶乳腺X线摄影应用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干预有着较好的作用,明显提高摄片图像的甲级片率,保证图像的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精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洪常华  王爱云  赵立新  何彪  王铁钢 《重庆医学》2012,41(33):3524-3525
目的分析比较数字化摄影与传统屏/片摄影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101例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均行传统屏/片摄影及乳腺数字化钼靶摄影。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评估诊断准确率及漏诊、误诊率。结果数字化钼靶拍摄的X线片中,甲级片、乙级片分别占90.1%、4.0%,显著优于常规屏/片钼靶组的52.5%、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数字化钼靶拍摄诊断准确率为93.1%,漏诊、误诊率为6.9%,均显著优于屏/片钼靶诊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钼靶拍摄图像质量好,诊断准确率高,且能够降低辐射剂量,优于传统屏/片摄影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8.
优质乳腺钼靶片的标准化摄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亚琴  徐恒昀 《中外医疗》2009,28(4):152-152
目的运用乳腺摄影技术,提高乳腺钼靶片的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方法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对患者进行触诊,正确的摆位、合理的压迫、计算机图像处理。结果乳腺钼靶片图像清晰、结构显示范围符合诊断要求和标准。结论影像技术人员的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优质钼靶片的获得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床边胸部X线摄影体位的摆放操作技巧,使图像质量大大提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至2016年350例患者的急诊床边X线摄影片的图像资料,对每种摄影位置的摆放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图像显示的效果。结果 350例患者的急诊床边胸部X线射片中,甲级片188幅,占比53.7%;乙丙片143幅,占比40.9%;废片19幅,占比5.4%。结论优质的摄影体位设计,是在急诊床边胸部X线摄影中获得高质量图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乳腺放疗托架固定体位进行乳腺癌等中心1/4切线野照射技术的准确性.方法 29例患者按模拟定位时体位仰卧于乳腺托架上,用EPID在治疗前拍摄内、外切线野验证片,通过模拟定位片与验证片上切线野切入肺内的的深度作为比较参数,根据影像中的标记,测量等中心切入肺内的深度,得出摆位误差值.结果 29例患者共摄取58幅射野验证片,测得等中心点的误差是(0.251±0.193)mm.结论 乳腺癌等中心1/4切线野照射摆位使用乳腺托架,病人体位舒适、固定重复性好,乳腺癌用等中心1/4切线野照射技术使定位、摆住更简单、更快捷、更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大鼠头颈部MRI检查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 3组各6只,分别采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氯胺酮腹腔注射、氯胺酮肌肉注射进行麻醉,麻醉完成后均行MRI扫描,比较3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大鼠死亡情况.结果 B组、C组、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依次缩短(P<0.05);A组的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B组及C组(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所有大鼠均麻醉成功且MRI图像质量合格,B组2只大鼠麻醉失败,1只大鼠MRI图像质量不合格;A组2只大鼠MRI扫描后死亡,B组及C组均无大鼠死亡.结论 综合考虑麻醉时间、效果及安全性等因素,氯胺酮肌肉注射的麻醉效果较水合氯醛或氯胺酮腹腔注射更为理想,是可供选择的大鼠MRI检查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自动清洗机器械清洗不彻底的原因,探讨保证器械机洗质量的方法及对策。方法2010年9月—2011年6月,将600批次共144 000件器械于机洗前分为2组预处理,试验组为精细预处理,共清洗器械90 000件;对照组为粗预处理,共清洗器械54 000件,以目测器械洁净程度的方法对比清洗质量。结果试验组器械清洗不合格件数为100件,不合格率为0.11%,对照组不合格件数为1 200件,不合格率为2.2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提高全自动清洗机的清洗效果,保证清洗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智能触发扫描技术与预设时间法在肝脏动脉CTA检查中的对比分析。方法智能触发扫描技术与预设时间法进行比较:随机分组各行80例肝脏动脉CTA,智能触发扫描技术组以腹主动脉腹腔干水平为监测点,当峰值达到150Hu时,自动触发扫描动脉期;预设时间法根据个体情况及经验设定扫描时间,一般动脉期为25~30秒,其余扫描参数及条件均一致。由三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以统一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智能触发扫描组优38例,占47.5%;良33例,占41.2%;合格8例,占10.0%;不合格1例,占1.3%。预设时间组优16例,占20.0%;良26例,占32.5%;合格31例,占38.7%;不合格7例,占8.8%。经X2检验分析,两组图像中达到优级、合格和不合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CT肝脏动脉CTA智能触发扫描技术较预设时间法更具有优势,能获得更优良的肝动脉图像质量及更准确的时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A组用100mA扫描,B组用40mA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图像评分均数比较虽有统计学差异,但B组图像评分均数为3.6105,可满足临床诊疗需要;两组腺样体平均CT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T值标准偏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与A组比较,B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约降低了60.00%。结论120kV、40mA低剂量儿童鼻咽部CT检查,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李俊君  杨新官 《华夏医学》2012,25(2):220-223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中低剂量造影剂对临床疑似肺栓塞患者诊断的可行性,进一步优化肺动脉造影中造影剂的使用剂量。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且心功能未见异常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即(Smart prep监控技术)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检查。A组选用非离子对比剂造影剂碘海醇370mgI/ml,剂量80ml,注射流率4ml/s。B组选用相同造影剂30ml,注射流率4ml/s。对比剂注射结束后,随即以相同速率注射40ml生理盐水,两组病例CT扫描参数相同。对两组不同剂量造影剂成像后的断面图像进行分析,影像评价标准按5级行盲法评价:1级2级为不合格,3级为合格,4级5级为优秀。结果:两组不同剂量造影剂CTPA影像质量评价显示,图像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内浓度的测量CT值差异评价显示均良好,40ml低剂量组血管内浓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统计学上与80ml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图像都可达到诊断要求。结论:64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降低造影剂的注射量,对图像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与比较320排容积CT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和ECG管电流调制扫描技术的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9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常规组(A组)53例,采用ECG管电流调制扫描技术;②低剂量组(B组)4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采用4分法主观评价冠状动脉可评估率,通过对比两组的升主动脉根部的平均强化CT值(SI)、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客观评价冠状动脉。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可评估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A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8.66±3.67)mSv,B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3.99±2.42)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3,P<0.05)。A、B两组共1187段血管,A组中较为优秀(3分或4分)的血管段数占92.4%(599/648),B组占92.9%(501/539),A、B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0,P=0.631)。A、B两组的SI、SD、SNR、CNR分别为(433.4±82.5) HU、22.1±6.2、20.7±5.7、16.6±5.0和(436.1±94.7)HU、21.5±4.9、20.9±5.5、16.9±4.7,两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从客观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3、-0.522、0.240、0.311,均P>0.05)。结论: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低剂量技术可以减少54%的辐射剂量,又可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数字化X线摄影在下颌磨牙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6例患者433张下颌磨牙DR影像,摄取时X线管分别倾斜5°、6°、7°、8°、9°、10°。根据X线管倾斜角度不同分为6组,并根据影像的清晰度、牙根长度和重叠情况,将影像质量诊断标准分为A、B、C三个等级,比较其影像质量。结果:386例患者433张下磨牙DR影像中,A级232张,B级174张,C级27张。其中5°组与6°组,6°组与8°、9°、10°组,7°组与8°、9°、10°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倾斜6°-7°角进行下颌磨牙摄影,较其他角度方法获得更好的DR图像质量。X线管倾斜角度越大,斜射效应越严重,X线倾斜角度不易超过10°。数字化X线摄影提高了下颌磨牙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 T 大螺距扫描模式在儿童胸部成像中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行双源C T胸部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0例,行大螺距模式扫描,螺距3.0;B组40例,行常规模式扫描,螺距1.2。对A、B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值及有效剂量 E)及扫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均获得了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5,P=0.08);A、B两组患儿的CTDIvol值分别平均为1.82 mGy、4.50 mGy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0,P=0.00),A组患儿较B组患儿下降59.56%。A、B两组患儿的DLP值分别平均为38.41 mGy/cm、82.74 mGy/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0), A组患儿的DLP值较B组患儿下降53.58%。A组患儿的平均扫描时间(0.27 s)明显短于B组患儿(2.6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1,P=0.00),A组扫描时间仅为B组的10.38%。结论双源CT 大螺距扫描模式具有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在儿童胸部低剂量扫描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技术在胸部 CT 平扫中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图像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0例胸部 CT 平扫患者按扫描时间分为 A、B、C 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开启智能毫安技术(CARE Dose 4D)模式,A 组采用120 kV、B 组采用100 kV、C 组采用 CARE kV 技术。使用 PACS 工作站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测量胸廓入口层面脊柱旁肌肉、肺动脉干层面及右下肺静脉层面的降主动脉 CT 值、噪声等,记录扫描参数等。对组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扫描时自动选择管电压及管电流,其中包括13例100 kV、47例120 kV、10例140 kV。B 组与 A 组比较,有效毫安秒(the effective mAs)、CT 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吸收剂量(ED)分别降低10.35%、46.69%、46.26%;C 组与 A 组比较,分别降低35.08%、35.34%、33.48%,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胸廓入口层面组间两两比较,C 组和 A 组间的噪声( SD)、信噪比(S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 组和 B 组比较,C 组的 SD 显著低于 B 组,而 SNR 和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的条状伪影及伪影严重程度明显少于(轻于)A 组和 B 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低剂量 B 组。中下肺层面图像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RE kV 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体型和解剖部位自动地选择管电压和调整管电流,提高工作效率,在显著降低胸部 CT 平扫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胸廓入口层面的噪声,减少图像伪影,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28层双源CT大螺距扫描模式下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准确性及辐射剂量。 方法: 123例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技术(序列扫描组,n=58)与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技术(大螺距扫描组,n=65);2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利用双盲法、以5分法评定系统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进行评分,计算2名医师评价图像质量的一致性,并对辐射剂量进行分析。以DSA为金标准,评价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123例患者,1 920段(97.6%)冠状动脉节段可满足影像学评价;序列扫描组和大螺距扫描组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分别为98.1%(910/928)和97.1%(1 010/1 0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7);123例患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均分为(4.7±0.8)分;其中序列扫描组冠状动脉均分(4.7±0.7)与大螺距扫描组冠状动脉均分(4.6±0.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3,P=0.548);2名评价者之间的Kappa值为0.799(P<0.01)。大螺距扫描组的有效剂量为(1.08±0.11)mSv,明显低于序列扫描组(2.26±0.49)mSv,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2,P=0.000);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序列扫描组:97.6%、97.5%,大螺距扫描组:98.1%、96.5%。 结论: 在低心率及律齐人群中,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及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均较高,但大螺距扫描技术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