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提出临床预防和护理对策,减少体位性低血压以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先测卧位上肢血压,然后请患者直立3 min后,测同侧肢体立位血压,记录血压值、患者的主诉,合并基础疾病、联合用药(降压药)等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6%;年龄>70岁、合并基础疾病、联合用药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年龄<70岁、无合并基础疾病、无联合用药患者(P<0.05)。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年龄增长发生生理、病理性改变,合并基础疾病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联合用药致血容量变化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护理的关键是明确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吴晓萍  何方 《护理与康复》2007,6(9):614-615
目的 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提出临床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服药情况、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的活动状态等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处于卧位、坐位变立位时,与老年患者血管硬化、静脉回流机能障碍、服用药物、血容量变化等因素有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护理的关键是明确病因,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32例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病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干预。 结果 32例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发生晕厥、跌倒、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血管意外。 讨论 通过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和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者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调节功能存在障碍,除血压波动明显外,有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独特临床表现。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不在于血压本身,而在于低血压造成的晕厥、跌倒、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等,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本文回顾了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的病因及护理措施,并查阅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多华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0例服用可多华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 10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仅有1例发生晕倒,无1例摔伤。结论评估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对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体位改变时血压异常波动的一种临床表现,临床上多见于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糖尿病患者群中,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预示着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增加。本文就糖尿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护理干预方法(体位性低血压的筛查、体位管理、容量与饮食管理、药物管理、容量床加压、物理对抗、安全指导)等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认识,采取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严重颈脊髓损伤致尿崩症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严重颈脊髓损伤致尿崩症、低钠血症的机理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11例严重颈脊髓损伤致呼吸困难、低血压而收入ICU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民政部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出现多尿及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9例出现低氯血症,6例患者的低钠血症自入院持续至出院。4例经高血压氧治疗后多尿及低钠血症明显得到缓解。结论 严重颈脊髓损伤致尿崩症及低钠血症的机理认为是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治疗应以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调节功能存在障碍,除血压波动明显外,有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独特临床表现[1].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不在于血压本身,而在于低血压造成的晕厥、跌倒、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等,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本文回顾了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的病因及护理措施,并查阅相关文献,现对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和患病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以及高血压的临床特征,总结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该院住院部老年高血压患者512例,通过测量立位以及卧位的心率以及血压,分别对体位性低血压、非体位性高血压以及非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高血压患者对比血糖、冠心病等结果。结果131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66例患者出现体位性高血压。80岁及以上患者合并脑卒中、血糖异常、冠心病、血脂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60~<80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血脂异常总发生率60.94%,80岁及以上发生率72.34%;冠心病总发生率46.88%,80岁及以上发生率60.99%,相对突出;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血压患者发病率均高于非体位性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体位性低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较多,加强相应护理风险防范,避免出现护理风险事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致晕厥(OHS)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老年患者12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OHS发生情况及原因,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本组31例(25.20%)患者发生OHS,多见于高龄(70岁)、联合用药、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结论:老年OHS发生率较高,发生原因复杂,明确病因并积极采取护理干预可降低OHS及其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防控效果。方法对334例老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是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将其分为体位性低血压组和非体位性低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合并的临床疾病的情况。对97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和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体位性低血压知晓率、测量立卧位血压频率及症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BMI、腰臀比、立位心率、CHO、TG、LDL-C、HDL—C、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比较,年龄大、卧位心率慢、卧位血压高、立位血压低、肌酐高,同时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干预后体位性低血压知晓率、测量立卧位血压频率分为别81.4%,47.4%,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的3.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22.01,44.72;P〈0.01);干预后症状发生率为5.2%,低于干预前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P〈0.05)。结论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生率高,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体位性低血压的知晓率,降低症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脏穿刺术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安全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进行经皮肾活检穿刺的肾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知识掌握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各项相关知识掌握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及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预防肾活检穿刺术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提高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合并疾病进行调查,分析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立式水银血压计,对1174例65~85岁门诊体检老年人的血压,由坐位、卧位变为立位后,即刻或2min进行监测,同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5.6%,8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80岁以下老年人(P<0.05),直立后即刻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立位后2min体位性低血压(P<0.05),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中,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比例高于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人(P<0.05).结论 80岁以上合并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危人群,护理的关键是明确危险因素,采用相应的措施,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1 000例,按照年龄将其分为≤75岁组455例和75岁组545例。对两组病人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结果]≤75岁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体位性低血压、直立后即刻体位性低血压、直立后2min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75岁组(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的低血压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5)。老年高血压病人餐后低血压危险因素有进餐时间、进餐体位、进餐内容、药物使用、合并疾病等。[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容易发生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慢性肾衰并发高钾血症致心跳骤停的抢救护理250031山东济南军区总医院冯君,潘继军,杨军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老年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常见病,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可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高钾血症最为严重,常导致严重的心跳缓慢,以至骤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血液透析(HD)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7例HD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雎的患者,对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发因素进行相关护理干预,诱发因素包括透析超滤的速率与容量、药物因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生理改变。结果17例HD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1年内共行2650次HD,经护理干预后,均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结论通过对诱发因素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HD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改变与护理风险防范。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2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测定患者卧位、立位状态下的血压、心率,并根据测定结果,分成体位性血压正常组(n=155例)、体位性低血压组(n=68例)、体位性高血压组(n=33例)。对比3组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情况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以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风险防范。结果:年龄≥80岁的患者并发冠心病、脑卒中、血脂以及血糖异常的比例较60~79岁的患者更高(P0.05)。120例(46.88%)患者并发冠心病,其中43例(60.56%)≥80岁;156例(60.94%)并发血脂异常,其中51例(71.83%)≥80岁;体位性高血压组、体位性低血压组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血压正常组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性低于体位性高血压组、体位性低血压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体位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发病率,多数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临床应当从生活照顾、用药干预、健康教育等方式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故事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在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以故事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体位性低血压自我管理水平、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位性低血压自我管理评分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故事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帕金森患者并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3月—6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诊断、统计并发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例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帕金森患者并发体位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确定预防护理对策。结果 结果显示,并发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患者共22例,发生率为18.33%;单因素分析显示,帕金森患者并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因素有年龄、病程、BMI、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伴有心房颤动、Hoehn-Yahr分期、LED、服用抗抑郁药物、OH预防宣教、营养状况(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帕金森患者并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伴有心房颤动、Hoehn-Yahr分期≥Ⅱ期、未接受OH预防宣教(P<0.05)。结论 帕金森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体位性低血压风险,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应加强护理宣教、强化护理干预,以降低帕金森患者并发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总结102例老年肾脏病患者经皮自体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注重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及屏气练习,术中重视操作者与患者的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出血并发症和舒适度的改变,加强针对性护理措施的落实。102例老年肾脏病患者均顺利完成肾穿刺活检术,术后发生肉眼血尿3例、肾周血肿12例、体位性低血压13例、尿潴留14例及腰酸腰痛、腹胀、恶心呕吐不适56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