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刘园  曹雅俊  田杰 《中国卫生产业》2013,(23):99-99,10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痔疮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收治的痔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一系列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和疼痛评分(VAS)、术后康复指标及出院时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生命体征指标变化不大,保持稳定水平,而对照组术后2、12、24、48 h的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幅度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逐渐下降,但观察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康复指标观察比较,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间卷调查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尽早调整机体的适应状态,缓解痔疮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程国玲 《现代保健》2011,(36):74-75
目的探讨预防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1年6月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术患者6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重症急性胆管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记录患者术后允许进食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实施预防并发症护理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设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明显高于观察组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胸心外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手术患者,按照住院顺序编码,使用抛硬币法简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频率降低、血氧饱和度升高、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14/6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建 《时尚育儿》2016,(4):111-11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倒.其中观察组针对常见并发症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相对于对照组的40.00%有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8周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王换术后并发症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本院因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术口感染、假体脱出、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0±1.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5.5±3.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积极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术口感染、假体脱出、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素君 《现代保健》2013,(20):74-76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髋关节人工置换术疗效的影响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4.7%(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2±1.4)d,低于对照组的(41.9±1.5)d(P〈0.05),观察组髋关节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其他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护理疗效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94.2±1.3)分,对照组Harris评分为(82.5±1.6)分,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护理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在髋关节人工置换术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cous kyphoplasty,PK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SAS、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8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24.9±4.5)分、(14.8±5.6)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预防和降低PKP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0.
陈香  张耿红 《现代保健》2011,(15):100-102
目的 探讨早期下床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符合条件的单纯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脱离助行器行走的时间、药物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早期下床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外伤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秋季腹泻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7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菌、止泻、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在腹泻、呕吐、退热等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有效率为9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9%,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小儿秋季腹泻治疗疗效,在积极改善患儿症状的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73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低血压发生率2.55%,低于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9.6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4.
黄玲 《现代保健》2014,(17):76-78
目的:总结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中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肿瘤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4、48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SAS和HAMA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4、48 h VAS评分分别为(3.6±0.8)分、(2.2±0.7)分、(1.9±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1.0)分、(4.9±1.3)分、(5.3±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5±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45.18±3.06)分、(14.12±2.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34±3.24)分、(17.45±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情绪,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为(36.81±10.14)分、(34.39±9.28)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了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DM)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09年6月问我院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观察纽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纽(P〈0.05)。观察纽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对照纽为27.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100%,对照组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不采用其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22%、0.00%,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78%、13.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4例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由主管护师与责任护士组成护理干预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予以认知、行为与心理干预等措施,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6个月,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分别比护理干预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1),且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