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恰当的压迫止血方式,为减少皮下渗血和血肿、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分别采用透明胶带纸卷压迫止血法与指压纱布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进行压迫止血,并对两种不同压迫止血方法的止血时间、出血量及皮下渗血和血肿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指压纱布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止血时间、穿刺...  相似文献   

2.
两种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压迫止血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锐 《天津护理》1999,7(6):230-232
将我中心的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手指压迫止血法和弹性绷带压迫止血法,并观察了6个月1560例次内瘘压迫止血所用的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手指压迫止血法所用的时间(10.98±3.82min)明显短于弹性绷带压迫止血所用的时问(49.67±19.98mm),P<0.01。且穿刺部位的出血、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指压迫止血法(2.38%、0.71%)明显低于弹性绷带压迫止血法(5.43%、2.51%),P<0.01。其结果显示,就减少内瘘的并发症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而言,手指压迫止血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动静脉内瘘不同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共11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55例对照组和58例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区域穿刺法,实验组接受钝针扣眼穿刺法。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4%(P0.05),实验组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钝针扣眼穿刺法能够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止血时间短,患者的痛苦更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方法.方法:为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两种方法止血,分别为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纱球直接指压法,为每位患者连续采用每种方法10次,共520次.比较两种方法的压迫止血效果.结果:两种压迫止血方法止血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2,P<0.01;χ2=6.24,P<0.05).结论:纱球直接指压法止血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简单、安全、有效的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5.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HD)最常用的血管通道,被视为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每次血液透析须使用16G穿刺针,体外循环使用抗凝剂透析后穿刺点止血较困难,如局部反复出血肿胀,将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由于针头较粗,留置时间长以及血管、肌肉、皮肤对针头的黏附作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后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老年病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多皱褶、皮下脂肪及肌肉层变薄、皮下组织松弛、血管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瘘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使用新内瘘终末期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逆血流方向和顺血流方向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管瘤、内瘘狭窄、闭塞、皮下血肿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进穿刺方法,可以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延长内瘘使用效率和时间.  相似文献   

7.
两种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损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中两种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局部的损伤情况,探讨对血管损伤小、延长内瘘寿命更为科学的穿刺方法.方法 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剂量为2~3次/周,当前内瘘使用年限为3~40个月,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透析穿刺用传统的针头斜面向上方法进行,第二组用针头斜面向下的方法进行穿刺,穿刺由固定的经验丰富的4名护士随机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在穿刺10次及50次后进行观察,在观察前、穿刺10次及50次后对两组血管进行评估,包括穿刺成功率,内瘘并发症(狭窄、动脉瘤),血管彩超.结果 根据两组的评估比较出更合理的穿刺方法.结论 血液透析中采用针尖斜面向下穿刺法,对血管损伤小,可延长血管使用寿命,是更为科学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穿刺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内瘘侧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头静脉距瘘口近侧5~10 cm处离心方向穿刺法.结果:观察组穿刺324次,一次穿刺成功317例,成功率为97.8%;发生皮下血肿15次,发生率为4.6%.对照组穿刺315次,一次穿刺成功为260例,成功率为82.5%;发生皮下血肿30次,发生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发生动脉瘤1例;对照组发生内瘘堵塞5例,内瘘狭窄6例,动脉瘤9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出路采取动静脉内瘘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可使血流量得到保障,减少对内瘘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是一种安全且能长久使用的永久性通路,主要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是大多数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对内瘘的保护和护理外,护士对患者内瘘的穿刺方法尤为重要,正确的内瘘穿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中两种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局部的损伤情况,探讨对血管损伤小、延长内瘘寿命更为科学的穿刺方法.方法 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剂量为2~3次/周,当前内瘘使用年限为3~40个月,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透析穿刺用传统的针头斜面向上方法进行,第二组用针头斜面向下的方法进行穿刺,穿刺由固定的经验丰富的4名护士随机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在穿刺10次及50次后进行观察,在观察前、穿刺10次及50次后对两组血管进行评估,包括穿刺成功率,内瘘并发症(狭窄、动脉瘤),血管彩超.结果 根据两组的评估比较出更合理的穿刺方法.结论 血液透析中采用针尖斜面向下穿刺法,对血管损伤小,可延长血管使用寿命,是更为科学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穿刺方式对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能清醒合作的60例患者,同一患者按隔次交替使用两种穿刺法分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观察,记录进针时疼痛、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自穿刺皮肤开始到见回血固定针头前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内瘘穿刺时实验组疼痛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成功率也较高(P<0.05)。结论优化组合式穿刺法不仅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也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和缩短动静脉内瘘穿刺时间。  相似文献   

12.
欧娅 《全科护理》2013,11(21):1996-1997
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的有效方法,而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动静脉内瘘也是血液透析的最佳选择。如何正确使用、维护内瘘血管是从事血液透析医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保护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提高透析病人生命质量,延长透析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速度对疼痛、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按穿刺速度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行慢穿刺速度,从内瘘针针尖接触皮肤开始至停止进针止,穿刺速度为(1.48±0.39)s,动作轻柔,力度适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快穿刺速度,从内瘘针针尖接触皮肤开始至停止进针止,穿刺速度为(0.77±0.26)s,动作较重,力度较大。结果慢穿刺速度在疼痛程度及内瘘穿刺失败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穿刺速度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日常维护及如何避免和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总结58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过程。结果47例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正常,而11例出现了内瘘闭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内瘘锻炼方法、穿刺方法、按压方法及合理控制血糖、血压和严格无菌操作是保护动静脉内瘘,避免内瘘闭塞、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分阶段延续性护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1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105)和研究组(n=105).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分阶段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估动静脉内瘘(AVF)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内瘘成熟程度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于本院首次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14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手术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桡动脉和头静脉血流量、血管直径。术后6周,观察患者成熟情况并分析与头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结果  术后1、3、6周,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术前(P < 0.05),阻力指数明显低于术前(P < 0.05),桡动脉和头静脉的血流量和血管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前(P < 0.05);且术后1、3、6周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及桡动脉和头静脉的血流量、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在术后1、3、6相邻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周,143例患者AVF成熟度为69.23%(99/143),成熟组头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血管直径和血流量均明显大于未成熟组(P < 0.05),阻力指数明显小于未成熟组(P < 0.05);术后6周头静脉血流量预测AVF成熟的ROC曲线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预测AVF成熟的临界值为387.98 mL/min。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反应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内瘘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木瓜酒湿敷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维持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流量下降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木瓜酒湿敷法)34例与对照组(喜疗妥热敷法)31例。治疗1周后通过内瘘物理检查方法和超声多普勒检测患者血流改善、血管杂音增强及血管狭窄、硬结软化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改善瘘管狭窄、血流量、增强血管杂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木瓜酒湿敷法对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泵控血流量不足效果优于喜疗妥热敷法,而且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行、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人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后围介入治疗期间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造血液透析瘘管血栓阻塞后经肱动脉顺行介入置管溶栓期间的护理措旋及临床价值。方法经同侧肱动脉顺行穿刺插管,先以导丝、导管松解、碎裂血栓,再留置导管持续溶栓,术中团注10万U尿激酶,随后微泵2万U/h维持溶栓,部分狭窄段行球囊成形术,分析围手术不同时期的护理实践及效果。结果19例经介入置管溶栓及球囊成形后18例开通,开通率达94.7%,血栓形成时间〈72h为17例,24h内溶栓再通17例(100%),尿激酶用量在30-80万U;血栓形成时间〉72h为2例,1例部分溶栓再通,以球囊扩张后开通,1例溶栓超过48h后出现局部血肿,放弃溶栓。结论经肱动脉介入顺行碎栓、溶栓在维持血液透析管通畅方面安全、有效、简便而且微创。围介入治疗期间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肾病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管腔及血流通畅情况,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38例肾病患者中30例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4例为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3例动静脉内瘘狭窄,1例人工动静脉内瘘皮下周围血肿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检查动静脉内瘘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发现并发症,是检测人工动静脉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