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I组32例)和全凭静脉麻醉(Ⅱ组30例),Ⅰ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维持麻醉,Ⅱ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切皮后即刻、拔管后即刻BIS、HR、MAP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术前1d和术后3d内苏醒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Ⅰ组循环指标较Ⅱ组稳定(P〈0.05),苏醒质量较Ⅱ组好(P〈0.01),且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更好。结论COPD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循环稳定,麻醉效果满意,其术后肺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模式对妇科腹腔镜病人术后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探讨此类手术舒芬太尼较佳给药模式。方法选择60例妇科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根据舒芬太尼给药模式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间断推注给药组,Ⅱ组为血浆靶控给药组。所有患者常规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电图(ECG)、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舒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手术时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结果Ⅰ组与Ⅱ组相比,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丙泊酚用量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Ⅰ组均明显缩短(P〈0.05),但出手术室时Ⅱ组Ramsay评分较高(P〈0.05),VAS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两种常用的给药模式均能较好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病人,间断推注给药病人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00例自2010年2月-2013年6月来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试验组患者使用丙泊酚静脉复合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静脉复合芬太尼实施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以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情况,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试验纽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流动力学较之于对照组变化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睁眼时间、且能有效地缩短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5,(4):24-26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静脉全麻对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VLC)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或Ⅱ级拟行TVLC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BIS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B组根据BIS值调整麻醉深度,C组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和麻醉医生经验调整麻醉深度。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药与血管活性药用量和拔管后不良反应(呛咳、躁动、寒战、恶心呕吐、苏醒延迟、术中知晓)发生率及诱导前(T0)、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5 min(T2)、气腹后5min(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后5 min(T5)BP、HR、BIS值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B组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药与血管活性药用量以及拔管后不良反应(躁动、呛咳、寒战、恶心呕吐、苏醒延迟)明显减少(p<0.05);与T0比较,B组T1时,C组T1、T4、T5时BP、HR明显降低,C组T2、T3时BP、HR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术中各时点BP、HR、BIS值波动明显减小(p<0.05)。结论 BIS指导静脉全麻可有效减少高血压TVLC患者麻醉药用量和循环波动,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下静脉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11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行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对照组根据麻醉师经验监测麻醉深度,比较两组麻醉药用量、术后恢复指标、POD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D总发生率为14.55%,低于对照组的3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在BIS监测下麻醉可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提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缩短拔管时间,还可降低POD发生率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PR组)、芬太尼丙泊酚组(PF组),每组20例。患者行全麻诱导,术中分别以瑞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切皮时、切皮后5min、手术1h、手术结束时、睁眼时等各时点的SBP、DBP、HR,观察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4h随访患者有无术中知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加(P〈0.05),但PF组插管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R组(P〈0.05)。PR组切皮时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于切皮后5min缓慢升至麻醉诱导前的水平。结论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手术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麻醉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老年人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7.
华丽  魏江涛  何斌 《工企医刊》2007,20(3):34-35
目的:对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苏醒、拔管时间进行比较.方法:30例声带息肉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F组),每组15例.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R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较短,麻醉苏醒快,与F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无显著意义.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安全、有效,患者术中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8.
刘彬 《现代医院》2011,11(1):40-42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Ⅱ或Ⅲ级行腹腔镜手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采用全凭静脉麻联合硬膜外阻滞;Ⅱ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每组40例。观察两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气腹后(T3)、拔管时(T4)及离室时(T5)SBP、DBP、HR、SpO2以及两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如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恶心、呕吐、肩背痛等)。结果两组SBP、DBP、HRT1较T0时均有所降低(p<0.05);Ⅱ组T2时HR明显增快(p<0.05),T3时SBP、DBP、HR和T4、T5时SBP、DBP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Ⅰ组较Ⅱ组明显缩短(p<0.01);Ⅰ组有2例发生术中知晓,Ⅱ组有3例拔管时发生躁动。结论全凭静脉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可为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提供更加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和更短的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和静吸复合两种全麻方法,在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探讨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合适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 前、气腹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15min、停气腹后5min、拔管后5min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同、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手术室停留时间.术后随访患者有无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AP、HR、SpO2、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和疼痛,麻醉效果均较满意.术后麻醉恢复时间Ⅰ组患者明显短于Ⅱ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患者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教,全凭静脉麻醉是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合适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支撑喉镜手术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苏醒期特点。方法:选择40例行小儿支撑喉镜手术的患儿,年龄4~12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Ⅱ)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Ⅰ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Ⅱ组采用吸入异氟烷及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立即停止所有药物的输入,记录术中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患儿拔管后即刻、1h、3h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以及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Ⅱ组术中的HR较Ⅰ组明显增快,并且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也较Ⅰ组高。两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Ⅰ组拔管后即刻、1h的OAA/S评分高于Ⅱ组。结论:靶控输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术中的HR较低、苏醒质量较优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2006年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年龄19~57岁,体重40~75kg。随机分为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组(Ⅰ组,60例)和芬太尼异氟醚组(Ⅱ组,60例)。术中连接多功能监护仪,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入室至麻醉苏醒期间持续监测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中T1、T2和T3的SBp、DBp、HR值与基础值(T0)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气腹后10min(T2)Ⅱ组SBp、DBp、HR值均高于Ⅰ组,Ⅱ组气腹毕(T3)SBp、DBp高于Ⅰ组(P〈0.05),Ⅰ组术中各时段血压与诱导前相比低且平稳;Ⅰ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诱导更加平稳,苏醒迅速,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周海  张腾云  吴娴  王建华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712-1714
目的比较氯胺酮、七氟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头颈部手术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质量。方法选择择期头颈手术小儿100例,随机分为A组:氯胺酮;B组:氯胺酮、瑞芬太尼;C组:七氟醚;D组:舒芬太尼、丙泊酚;E组:瑞芬太尼、丙泊酚(n=20)。记录插管前、插管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和清醒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手术结束至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躁动情况。结果插管时和清醒拔管时的MAP和HR,B、C、D、E组低于A组(P<0.0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C、E组短于A组(P<0.01),B、D组也短于A组(P<0.05)。结论与氯胺酮比较,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缩短苏醒时间,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氯胺酮+咪唑安定,B组氯胺酮和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术中严密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及SpO2和BIS,并记录氯胺酮的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A、B两组患儿血压和SpO2均较平稳,但B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而A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B组术后麻醉苏醒明显快于A组(p<0.05),且术中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全麻既满足手术需要,又减少各自用药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更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微量泵持续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以咪唑安定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丙泊酚1.5 mg/kg、瑞芬太尼1.5 μ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n=15)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设定靶浓度2.0~2.5 μg/ml;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n=15),吸入七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为1.3%左右;瑞芬太尼两组输注方法相同,微量泵持续注入0.25 μg/ (kg·min).所有药物术毕停用.记录诱导前、CO2气腹前、CO2气腹后10 min、30min、苏醒期血压、心率.观察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1)A组CO2气腹前后相比较及苏醒期与诱导前相比较,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变化;B组气腹后10 min SBP、DBP较气腹前有显著升高(P<0.05),苏醒期血压、心率较诱导前有显著升高(P<0.01).(2)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间A组显著快于B组(P<0.05).(3)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输注全凭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迅速、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5.
冯嘉宝  沈宁  刘辉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7):1012-1014
目的研究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妇科腹腔镜的应用。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三组: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和I组(异氟醚+瑞芬太尼),三组年龄、体质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维持:P组使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S组吸入七氟醚,I组吸入异氟醚,三组均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观察呼吸恢复、拔管、离室时间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三组病人呼吸恢复、拔管、离室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异氟醚+瑞芬太尼)的苏醒期躁动评分要优于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组和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P〈0.05)。结论异氟醚+瑞芬太尼可作为快通道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且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老年患者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声带息肉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ev组)和丙泊酚组(Pro组),每组45例。Sev组给予4%七氟醚吸入联合瑞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七氟醚吸入联合瑞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维持麻醉。Pro组给予丙泊酚1mg/kg联合瑞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维持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前、插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的差异。结果:麻醉前、插管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前Pro组MAP、HR显著低于Sev组(P〈0.05);Sev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Pro组(P〈0.05)。结论:七氟醚用于支撑喉镜老年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能显著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小儿斜疝手术的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评估镇静恢复程度并为安全返回病房提供指导。方法接受小儿斜疝手术患儿40例,按学龄前期(3~5岁)和学龄期(·5~12岁)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20例。术中用丙泊酚微泵注射保持镇静,行小儿骶管阻滞之前调整注射速度直到警觉Ⅰ镇静(OAA/S)评分≤1分。术后重点监测恢复过程中生命体征和BIS,同时由专人评估OAA/S评分。结果Ⅰ组和Ⅱ组患儿从意识消失到清醒期间BIS的中位数逐渐增大,BIS〉76时预测患儿镇静恢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I组94%和50%,Ⅱ组100%和100%。Ⅰ组和Ⅱ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007和0.955±0.004。结论BIS是监测小儿麻醉镇静深度的良好指标,在判断小儿镇静恢复程度方面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普鲁泊福全麻诱导在困难气管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插管时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困难气管患者34例,随机分成E组和P组,每组各17例。利多卡因行鼻至气管表面麻醉,静脉推注芬太尼和依托咪酯(E组)或普鲁泊福(P组),意识消失后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查动脉血气。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BIS、达到最低BIS时间及动脉血气、乳酸和PETCO2。结果两组皆完成气管插管,意识消失时间、BIS、乳酸及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达到最低BIS时间[(48.3±10.7)、(36.7±9.3)s]显著短于P组[(98.7±11.3)、(68.5±12.1)s](P〈0.01)。结论困难气管纤支镜引导插管时使用依托咪酯诱导,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快于使用普鲁泊福,故使用依托咪酯比普鲁泊福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后应用亚麻醉剂量丙泊酚预防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均为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1.0mg/kg、芬太尼2μg/ks、维库溴铵0.15mg/kg;麻醉维持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均于手术结束前约15min停用肌松剂维库溴铵。手术结束进入复苏室后试验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0.5mg/kg,对照组缓慢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0.05ml/kg。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EA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5.6±4.5)min和(13.2±5.4)min]、呼之睁眼时间[(18.2±6.5)min和(15.7±6.2)min]、拔管时间[(22.6±5.5)min和(18.4±6.8)min]均显著延长;试验组EA发生率[5%(1/20)]显著低于对照组[30%(6/20)30结论复苏期预防性应用亚麻醉剂量的丙泊酚能显著降低E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