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密集化护理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密集化护理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密集化护理组采用密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密集化护理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密集化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CHE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密集化护理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集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5月急诊严重创伤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整体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入院时体温、护理后体温和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整体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护理后体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实施价值高,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86例ICU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25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所有患者护理14 d后压疮的发生率、时间、严重程度和压疮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期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CU压疮的发生率,推延疾病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ID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路径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各护理项目时间、住院费用、预后情况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清洁肠道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达到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中间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可优化工作流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急护理流程优化(ECPO)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抢救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因心电图ST段抬高并急诊入院的AMI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将2013年1-5月入院的患者归入观察组(51例),将2012年7-12月入院的患者归入对照组(47例);观察组实施ECPO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应急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抢救效果指标水平、院内AMI的复发率以及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比率,以及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流程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留急诊室的时间及急诊球囊的扩张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7,t=2.928;P〈0.05)。观察组院内AMI的复发率与院内再行PCI治疗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06,x2=4.581;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流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x2=11.055,P〈0.05)。结论:以ECPO措施对AMI患者进行抢救,效果十分显著,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增加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和治疗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的效果,为降低肛周皮炎的发生率、缩短治愈时间提供护理方面的参考。方法:将2011年1-8月ICU收治的52例腹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4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肛周皮炎发生率为9.3%,低于对照组的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肛周皮炎愈合时间减少(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效果明显,值得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60例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6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阿托品化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 对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护理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经验和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8%(10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7/10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9%(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80/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抢救急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期望找到高效的护理方法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5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抢救护理,对照组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对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意义重大,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同时降低恢复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以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实验对象是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急诊抢救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抢救和护理,临床症状上两组患者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抢救有效时间、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数据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在准确诊断病情之后实施创伤急救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且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何芳  何慧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65-156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急救组分布据点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院方式分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我中心急救车送入医院)40例和对照组(家属直接送入医院)40例,通过对我中心院前急救组分布据点院前急救后预后情况跟踪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和抢救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韦笑云 《现代保健》2013,(23):60-62
目的:比较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在AMI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探讨AMI患者更好的院前急救方法。方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7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以2008年11月-2010年11月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护理。比较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何妙瑛 《现代保健》2014,(33):96-9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进行研究,统计两组28 d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和28 d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循证护理组28 d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93.4%vs70.0%,P=0.045)。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100%vs 80.0%,P=0.031)。两组28 d生存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8 d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瞻性管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重症手足口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110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前瞻性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96.4%,对照组为8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管理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提高了护士对手足口病抢救护理的整体水平,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程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和护理路径组B组,每组32例。A组按常规的抢救程序进行急救护理配合,B组则按预定好的临床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配合。结果:B组的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留观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素玲 《中国校医》2014,28(5):346-347
目的研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急诊常规护理,90例观察组使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比较抢救时间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完成CT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总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61、8.771、21.148、20.374,P〈0.01);观察组致残率37.8%、死亡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6、4.063,P〈0.01或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显著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重症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率,死亡率和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647,P〈0.05;χ2=4.485,P〈0.05;χ2=4.060,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胸外伤患者,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并评价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124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循证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为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各心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对健康知识的达标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率(66.13%)显著高于观察组(11.29%),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70.97%)显著低于观察组(95.16%),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功能分级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能够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利于病人的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