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临床化学室间质评能力比对检验评分结果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采用PT(能力比对检验 )评分。其允许范围是参照美国CLIA 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标准确定的 ,方法是 :测定值如落在允许范围内 ,PT得分为10 0 % ,结果合格 ;超出允许范围 ,PT得分为 0 % ,结果不合格。参加质评的实验室常根据质评的成绩合格或不合格来确定对某一项目是否需要进行校正。临床化学PT评分允许范围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允许范围比较 ,笔者发现一些项目范围过大 ,而且同一项目不同靶值允许范围差异也较大。为了使室间质评结果能正确指导实验室的工作 ,我们对临床化学 11个常规项目PT的允许…  相似文献   

2.
参加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始于1992年,四年的实践证明室间质评有助于改进日常工作,提高检验质量。现加以回顾小结.一、质评项目有Hb、WBC、Plt、Ret,95年始增加凝血酶原(PT)。每季末进行一次测评,每项目提供二份质控品(PT为一份质控品).二、届评方法及标准Hb、WBC、Plt、Ret采用改良偏离指数法(DI)进行评分.该法将原先偏离指数计算中参考实验室S,分别改为参考实验室加权均值的5%、10%、15%及25%进行计算,仍以DI大小评价成绩优异,避免以S为衡量尺度之不足.改良DI值计算如下:评分标难:DI≤…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全国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了解凝血试验室间质评的状况,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定期向参加凝血试验室间质评的实验室发放质评物,参评实验室对质评物进行检测,并回报结果,按照不同检测水平和仪器试剂分组后,计算加权均值、变异系数和及格率,并对及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各项目(包括PT、INR、APTT和Fbg)在正常水平内的及格率较高(89.O%~99.oN),在高度异常水平(除Fbg外)及格率较低(74.3%~84.0%)。各水平组不同年度间及格率经x^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每年每个项目3种水平(除Fbg外)的及格率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仪器试剂分组后,各项目变异系数较大组的及格率较低。结论 异常水平样本的PT和APTT质评结果变异较大,非配套系统的PT、INR、APTT和Fbg的质评结果变异较大,建议选择配套系统,定期校准仪器,并开展异常水平的室内质控,使用非配套系统的实验室应与配套系统进行结果比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生化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组织2次全省常规化学室间质评,用两种评价方法对所检测的项目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检测的项目PT和VIS两种评价方法的合格率基本相同。结论:PT评分能真正体现以临床允许误差来衡量测定结果,在今后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中将采用PT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CAP输血能力拓展(ETME)这类全新的能力验证(PT)。方法整理分析本实验室自2012年CAP PT ETME开展以来连续7次参加该类PT的上报结果及CAP的反馈报告,并将CAP每次考核的主题和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学习,以此提升本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临床思维及应变能力。结果本实验室连续7次参加CAP PT的教育项目ETME,考察内容覆盖本实验开展的所有检测项目,并包括了临床病例的学习。CAP PT ETME为不评分项目,每次成绩回报后结合CAP提供的总结进行分析、自评,部分项目因延期收到,标本溶血无法完成检测,已上报结果的项目自评结果大多数与主流结果一致。结论在参加CAP PT ETME的过程中,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病例的学习,不断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提升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我省1984年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来,临床化学专业一直采用VIS评分,2000年卫生部室间质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及近两年的试用,向全国推荐PT(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检验)评分,我省于2001年初购进CLInetEQA系统投入使用,同时采用两种评分方法即VIS和PT进行评分,现将两种评分方法的评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室间质评项目钾(K)、钠(Na)、氯(Cl)、钙(Ca)、磷(Pi)、糖(Glu)、尿素(BUN)、尿酸(UA)、肌酐(Cre)、总蛋白(TP)、白蛋白(Alb)。1.2室间质评物全年十个批号分两次进行测…  相似文献   

7.
自我省1984年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来,临床化学专业一直采用VIS评分,2000年卫生部室间质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及近两年的试用,向全国推荐PT(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检验)评分,我省于2001年初购进CLInetEQA系统投入使用,同时采用两种评分方法即VIS和PT进行评分,现将两种评分方法的评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真实的检测质量。方法在2009年和2015年,对怀化地区28家医疗机构实验室进行现场调查,发送双盲常规化学标本,要求当场回报检测结果;在2009年和2015年发放2次常规化学室间质评标本,比较两次现场调查和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的差异。结果现场调查结果的PT成绩低于室间质评成绩,但2015年现场调查的成绩要好于2009年现场调查成绩(P<0.05),PT合格率明显提升。结论怀化地区实验室2015年检测成绩较2009年有较大提升;要得到能真实准确反映实验室检测水平的PT成绩,需要室间质评组织者与实验室长期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东省计划生育机构实验室血清肌酐的检测质量现状。方法将肌酐室间质评(EQA)的质控品以邮寄的方式发放到各实验室,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把检测数据、检测方法网告研究所。第一次室间质评有71家实验室使用苦味酸法,52家实验室使用酶法;第二次室间质评有37家实验室使用苦味酸法,64家实验室使用酶法,分析不同方法检测肌酐的数据结果。结果第一次室间质评苦味酸法组和酶法组能力比对检验(PT)合格率分别为57.46%和83.85%;第二次室间质评苦味酸法组和酶法组PT合格率分别为83.78%和97.19%。第二次室间质评使用苦味酸法检测肌酐的变异系数在6.67%~19.26%之间;酶法的变异系数在3.78%~11.43%之间,五个批号的质控品使用苦味酸法检测肌酐的结果与酶法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低值质控苦味酸法检测结果高于酶法,偏差在9.82%~66.31%之间;高值质控苦味酸法检测结果低于酶法,偏差在4.30%~10.66%之间。结论酶法检测肌酐的质量明显优于苦味酸法。广东省计划生育机构实验室血清肌酐的检测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湖北省临床实验室开展血液流变学测定室间质量评价(ExtermalQualityAssessment,EQA)活动,了解全省血液流变学测定项目(全血黏度)的现状,提出改进的措施,促进检测质量,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2009年第一次对全省36个临床实验室发放5个批号室间质量评价质评物,收集各检测数据,对参加实验室和仪器的方法进行分组,采用美国PT评分方法进行统计评价,计算各组的加权均值作为靶值,以靶值±2s为控制线计算各组可接受范围.各批号各项目的 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分为100%,不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分为0%.总成绩≥80%为本次EQA活动合格,总成绩<80%为本次EQA活动不合格.结果 收到32个实验室回报结果,全省各参控实验室合格率为87.5%.分析各项目各组变异系数(CV%),发现两组低切变率的黏度的靶值差别较大,毛细管压力传感式测定组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旋转式测定组,发放的质评物适合旋转法仪器,旋转式测定组所测得值相对准确.结论 血液流变学实验室通过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及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06/2004-05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格列齐特,80mg,3次/d),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和个人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给予综合心理干预,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且要求家属参加,1次/周,1h/次,疗程6周,由心理医师进行实施。干预内容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采用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第6周末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问卷测量,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干预前两组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项目评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组干预后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湖南省临床实验室开展红细胞(RBC)和红细胞比容(HCT)测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了解湖南省RBC和HCT检测现状,探讨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2011年对全省398个临床实验室发放10种批号室间质量评价质评物,收集检测数据,对参评实验室仪器进行分组,采用美国CLIA′88能力比对试验方案(PT)评分方法进行统计评价,以各组计算的加权均值作为靶值,以靶值土6%计算各组可接受范围。PT成绩大于或等于80%为合格,PT成绩小于80%为不合格。结果收到390个实验室回报结果,RBC成绩稳定,2次质评PT得分和PT合格率均达90%以上;HCT第1次质评5个批号PT得分73,PT合格率67%,第2次质评5个批号PT得分80,PT合格率77%。RBC实验室间变异系数(CV)值较稳定,分布范围(1.87%~5.49%),6个组中除Other组CV值偏高外,其他5组CV值平稳、较低;HCT的CV值偏高,最低3.68%,最高13.10%,各组间波动较大,Sysmex组、Mindray组CV值相对平稳,其他4组均有部分批号CV值超过美国CLIA′88的可接受范围(6%)。结论临床检验中心和各级实验室应对HCT的检测质量引起重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亦称为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简称室间质评,是指多个标本周期性地发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或鉴定,将每一实验室的结果与同组的其他实验室的结果或指定值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报告给参与的实验室。各临床实验室参与室间质评有助于发现实验室可能存在的误差,通过与其他实验室测定的结果相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及时改正,提高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给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依据。医院检验科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有助于加强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检验整体水平,开展实验室认可并实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我省乙肝免疫学检验的质量,保证各实验室室间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贵州省自1992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几年来,某些项目的检测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将1995年~1997年质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1.11992年、1995年、1996年、1997年全省乙肝质评活动各参控实验室分布情况如表1。1.21995年~1997年实验室检测方法情况如表人1.3对检测结果的判读情况如表3:2评分方法:我中心每年发放12个批号的血清,定为每季度回报一次,进行3个批号,评分采用部临检中心统一SI评分法。SI二(您室得分一全省均分)/%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承担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项目单位临检实验室进行临床血液学检验随机盲样考核,有效促进项目单位临床血液学检验水平和质量。方法制备高、中、低三个等级的5个不同浓度的盲样样本,采用统一编号(2013~2014年每年2次常规室间质评)和随机编号(2014年第1次常规室间质评同时进行1次随机盲样检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控品样本发放。项目单位临检实验室收到盲样样本后按要求进行检测。室间质评组织者对回报结果进行评分。结果 134家参评单位在4次临床血液学常规室间质评中合格率分别为72.4%、97.8%、97.0%和98.5%,后3次均较第1次有较大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机盲样检测考核的合格率(84.3%)较同时进行的质评批次的合格率(97.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机盲样检测考核可以帮助室间质评组织者及时发现实验室存在问题,有效促进参评实验室检验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血站采用的得分比值(SI)评分法,虽然能较好地反映参评实验室成绩在该次血站间质量评价(EQA)中的相对位置,但也只能反映参评实验室在当次质评中的相对水平,不能确切反映该室符合率和可信限.笔者提出一种血站EQA的新的评分法,即百分制评分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2-06/2004-05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格列齐特,80mg,3次/d),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和个人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给予综合心理干预,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且要求家属参加,1次/周,1h/次,疗程6周,由心理医师进行实施。干预内容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采用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第6周末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实验室检查。 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问卷测量,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干预前两组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项目评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组干预后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目前国内临床实验室TORCH血清学检测情况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室间质量评价的方式:每年进行2次室间质评,每次发放5支质评样本;要求各临床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回报检测结果、所用的检测方法、仪器和试剂;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对各实验室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反馈给各实验室,同时对检测结果、试剂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07年单纯疱疹病毒(HSV)IgM、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IgM和巨细胞病毒(CMV)lgM 3个项目临床实验室检测合格率均达到了80%以上,弓形虫(Toxo)IgM符合率较低,仅53.1%.试剂的使用评价分析显示,不同试剂各个项目的 阳性符合率均较低(均小于80%).相同的试剂在不同的实验室检测得到的样本吸光度(A)值与阳性结果判定值的比值(S/CO值)有很大差异.结论 TORCH血清学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反映出多数实验室得到了满意的成绩(PT≥80),但阳性样本的检出率较低,除试剂的原因,也有实验室工作人员操作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临床实验室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状况及影响PT测定室间可比性的因素.方法 通过每年两次定期向全省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每次5个样品),然后对其回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的评价.结果 近年来全省实验室间PT(INR)测定结果的CV值尽管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室间变异仍然相当高.同一凝血活酶试剂的测定结果,PT(INR)的CV明显大于PT(sec)的CV,特别是对异常水平质评物的测定.结论 凝血活酶试剂敏感度指数(ISI)值标定的不准确性和INR计算不正确的是引起广东省临床实验室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变异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3指南对该科室2台不同凝血检测仪进行检测结果比对。方法以STAGO-Evlution凝血分析仪为参照系统(X),STAGO-Compact凝血分析仪为实验系统(Y),依据CLSI EP9-A3文件要求,分别测定40例标本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应用ESD法进行离群值检验,选用最佳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方程,计算各检测项目95%置信区间(CI)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1/2 TEa为可接受标准。结果 ESD法未发现离群值点。PT、FIB差值具有恒定CV变化,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回归分析;APTT差值为混合变化,使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应用回归方程直接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及回归各项目可信区间,其偏倚均小于可接受标准。结论 STAGO-Evlution与STAGO-Compact 2台凝血仪检测PT、APTT、FIB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