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华 《河南中医》2016,(3):513-5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口服,治疗组给予中医疏肝健脾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含量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有效率为59.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四神丸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四神丸加味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配合使用复方地芬诺脂片,疗程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与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腹痛、腹泻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在改善腹痛腹泻症状和中医证候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较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理肠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腹泻型肠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理肠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理肠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和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分析80例患者的证候特征,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主要有脾虚湿热型、脾肾阳虚型以及肝脾不和型;经治疗,实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对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思密达口服,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颗粒。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疾病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疾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脐舒散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脐舒散外敷脐部神阙穴,同时给予TDP理疗仪照射神阙穴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蒙脱石散、匹维溴铵治疗。观察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92. 86%(39/42)、85. 71%(36/42),对照组分别为85. 00(34/40)、70. 00%(28/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 2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脐舒散外敷联合TDP治疗仪照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痛泻药方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痛泻药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并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舌象、脉象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与对照组的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痛泻药方,能进一步提高中医证候疗效,促进症状缓解,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术芍药散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白术芍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芍药散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鍉圆针定量痧疗术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胃动力剂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鍉圆针定量痧疗术治疗,14 d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鍉圆针定量痧疗术治疗后14 d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65.00%(P0.05);2组治疗后14 d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4 d大便干结、脘腹胀满、排便困难、四肢不温及腹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鍉圆针定量痧疗术用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能改善患者证候积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合并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8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合并肠易激综合征小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皆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推拿疗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IBS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哮喘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最大呼气流量(PEF)、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哮喘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IBS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和呼吸道感染次数低于对照组患儿,C-ACT评分和P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哮喘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推拿疗法及配合科学护理对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中医脾胃学说结合伍德娜主任经验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患者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患者显效113例,有效4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3%;治疗后患者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上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脾胃学说结合伍德娜主任经验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110例IBS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柴胡桂枝汤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积分(IBS-SSS)、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血清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数量)。结果:对照组使用其他药物退出1例,治疗组自行退出1例,两组均54例完成研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42/5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BS-SS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BSS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IP、S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MO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VIP、SS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睥疏肝方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曲美布汀片和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治疗组予健脾疏肝方汤剂。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85.00%,组问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及各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除食后腹胀外,其余次要症状积分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积分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口苦口黏、精神疲乏、四肢无力、畏寒怕冷、烦躁易急等次要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能有效改善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时间穴位为公孙、内关;空间穴位为九宫穴组(腰背九宫穴组+头手九宫穴组+腹足九宫穴组);靶向穴位为足三里、阴陵泉。对照组取大肠俞、天枢、上巨虚、丰隆、脾俞、足三里。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IBS-QOL)为观察指标,观察评价两组间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主要、次要证候积分及IBS-QOL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主要、次要证候积分及IBS-QOL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穴位埋线结合太极拳运动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匹维溴铵;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异常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大便性状异常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太极拳运动治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患者均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证。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vs 76.9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大便急迫、倦怠乏力、食少纳差、口干口苦、肛门灼热、排便不尽感及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大便急迫、食少纳差及中医泄泻证总积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随机原则将59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本研究通过中医证候量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积分的改善来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温针灸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积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温针灸治疗组改善率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温针灸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其中痊愈率为20.7%;而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2.1%,痊愈率为14.3%。结论:温针灸能有效的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不适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康复,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予自拟疏肝健脾汤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总有效率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