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常也是导致许多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脾胃气虚、热毒炽盛、食滞胃脘是肠道菌群失调辨证的主要证型。因此,在治疗上针对不同证型的表现,分别以补虚药,清热药,消食导滞药予以治疗,往往可以有效地调节肠道的菌群,对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病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与宿主共生,既可看作一个整体,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从整体角度出发,肠道菌群与人类共生可视为人体特殊的"器官"。笔者认为肠道菌群及人体内其他部位的菌群失调可视为中医"外毒"的范畴,而因菌群失调导致的脂代谢及代谢产物异常和促炎因子释放增加可视为"内毒"的范畴。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深化瘀毒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失调是内湿致病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因素,而同样在内湿致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会出现明显紊乱。运用清热燥湿运脾法及温中燥湿运脾法可明显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修复失衡的肠道菌群,进而有效地扭转内湿致病局面。通过研究内湿致病机理与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揭示内湿致病的本质,阐明肠道菌群失调在内湿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拓展临床疾病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作为当前常见慢性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并影响着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目前许多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中药微生态制剂改变肠道的微环境以及肠促胰岛激素成为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新突破口,祖国医学对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不断涌现,本文将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和肠促胰岛素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发病常伴随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参与人体营养物质的转化吸收,构成生物屏障防止致病菌定植并协调肠道免疫平衡。菌群失调所致的胃肠症状及菌群易位引发“菌血症”至“败血症”的疾病发展趋势与急性胰腺炎中医不同证候所含诸症及证候传变过程有较多类同,因而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参与急性胰腺炎证候演变。本研究从肠道菌群角度分析,并探索菌群失调与急性胰腺炎证候传变之间的联系,为急性胰腺炎证治方药提供靶向于肠道菌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何佳美  银子涵  梁繁荣 《陕西中医》2021,(11):1581-1585
“心合小肠”理论主要是指心与小肠通过经络系统发挥“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它们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经络上相互联系。肠道菌群与中医理论中的小肠功能相似,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吸收营养,它还能充当内分泌器官,起着调节机体生理、病理及免疫应答的作用,与宿主之间有着密切的信息交换,参与神经系统调节,形成肠道的生物学屏障。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了肠道菌群失调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这使“心合小肠”理论更受到认可和深化。同时,针灸作为传统治疗手段,对肠道菌群紊乱及心血管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拟从肠道菌群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与心合小肠理论的相关性探讨针灸改善肠道菌群的微生态从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7.
人体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其所寄居的肠道环境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共生菌群参与调控宿主的营养消化吸收、免疫应答、生物拮抗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宿主的生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后,肠道菌群使其代谢产物更易被吸收,甚至有减毒或增毒作用,进而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同时,中药也能调节肠道菌组成,保护肠黏膜屏障,从而恢复肠道稳态。作者检索了近15年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了肠道菌群的分类,肠道菌群失调与疾病的关系,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及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等方面,并对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当人体因某些原因致病而不得不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时,由于其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相似文献   

9.
刘力  张欢 《现代中医药》2010,30(2):45-47
介绍肠道菌群的基本情况及其生理作用,以充足的资料分析菌群失调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振宇  钱祥  石磊  张爱琴 《新中医》2017,49(2):147-149
肠道菌群在人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人体生理与病理息息相关。中医学对肠道菌群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所含整体观、天人相应、藏相理论、扶正祛邪、阴阳学说等基础理论与肠道菌群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笔者就中医学辨证论治、方证对应的治疗模式在治疗肠道菌群失调上的特点、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脾胃化生的气血津液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脾胃功能正常,则邪无所伤,诸脏安和。近年来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包括神经、精神等多系统疾病。通过阐述脾胃与其他四脏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相关性,分析中医"脾胃"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系,结合现代"微生物-肠-脑轴"理论进一步探讨"脾胃为后天之本",为从脾胃论治调节肠道菌群,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21,36(19)
微生态在人体中广泛存在,而肠道微生态是最大的、微生物最多、功能多样的一个生态群落,以肠道菌占主要成分。其功能正常的发挥对人体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如果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各项功能的异常,而诱发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有益菌的种类、数量变化起着显著作用。在疾病治疗方面可以根据肠道菌群的变化,给予补充有益菌,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草药口服,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抑制致病菌的繁殖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糖尿病患者存在菌群失调,T2DM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在肠道菌群的组成、种类方面存在差异,并且与血糖有一定的关系~([1])。研究~([2-4])表明,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可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群的数量,改善肠道内环境,因此,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T2DM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降糖药物可能通过调节肠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DM)是临床常见慢性病,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并影响着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目前许多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中药微生态制剂改变肠道的微环境,成为糖尿病临床治疗新的突破口。随着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验研究的开展,近年来大量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俞宏燕  熊焰 《光明中医》2021,(2):204-20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类代谢相关疾病,临床上本病患者多伴有肠道菌群失调,可出现便秘或泄泻,西医对于本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包括微生态制剂、益生元、合生元以及粪菌移植等,作用局部,短期疗效可观,但费用较昂贵;同时中医认为治疗肝病可从疏通大肠入手,现代很多学者将这一理念运用于临床,均获得了不错疗效。故治疗本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中医可采用"通"法,包括疏通气机和通达肠腑气血阴阳。"肝与大肠相通"理论首见于明代李梴所写的《医学入门》,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后人分别从气机开阖、生理、病理等方面展开论述肝与大肠二者的关系;同时现代医学也提出过与"肝与大肠相通"类似的学说,即"肠-肝轴",它是构建人类机体肝脏与肠道微生物联系的重要系统,同时肠道内微生物及其含有的内毒素是参与"肠-肝轴"的主要部分,人类肠道是体内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内含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处于共生及竞争状态。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生理功能方面有着很大作用,同时它们还参与机体营养物质(糖类、脂肪等)的吸收、消化、代谢等过程。因此,基于"肝与大肠相通"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失调的病机及治疗,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787-1788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肠道菌群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业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概述了肠道菌群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对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调控。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GFR降低,表现为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或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表现.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人体存在共生关系,通过代谢、免疫保护,屏障保护等功能维护着人体的生理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便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肠内外疾病.CKD即是肠外疾病的一种,其机制可能是消化道细菌感染及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免疫紊乱导致CKD发生发展.同时,CKD的发展又伴发肠道微生态失衡.  相似文献   

18.
抗复感合剂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复感合剂对实验性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影响。方法:将40只清洁级小鼠分为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3组均予氨苄青霉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然后分别给予无菌生理盐水、抗复感合剂和丽珠肠乐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液灌胃,每天2次。分别观察各造模组与正常组肠道菌群的变化,各组小鼠粪便变化情况及盲肠内容物直接涂片结果。结果:各组造模成功。治疗后(第11天),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四种肠道正常生理菌数呈水平逐渐递升,但仍较正常健康小鼠肠道生理菌数水平明显偏低(P<0·01);丽珠肠乐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的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加均为非常显著(P<0·01),肠杆菌为增加显著(P<0·05),已无中、重度腹泻,盲肠内容物直接涂片结果示已无Ⅲ度肠道菌群失调症。结论:抗复感合剂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的肠道菌群有着和丽珠肠乐类似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失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其中产后抑郁症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基于产后"气血亏虚"的病理特点及肠道菌群归属中医脾胃系统,从中医气血理论入手,调节肠道菌群失调,防治产后抑郁症,不仅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亦可调理产后气血亏虚状态.本文阐述采用益气补血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以防治产后抑郁症,为临床...  相似文献   

20.
从肠道菌群与腹泻的关系、脾虚与慢性腹泻、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入手探讨从脾论治肠道菌群失调型慢性腹泻,指出腹泻多以脾虚为病理基础,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健脾祛湿类方剂是否是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靶点中药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