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观察刺络针法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型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刺络针法联合服用通窍活血汤;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观察2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疼痛VAS评分、伴随症状的变化及脑血流速度。结果 2组临床疗效、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MCA、PCA、V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刺络针法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型无先兆性偏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刺络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刺络组采用太阳穴及其附近体表络脉刺络放血拔罐,西药组采用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完成后,对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头痛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综合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单次治疗结束后,刺络组有效率为60%,西药组有效率为73.3%,经检验,两组在单次治疗有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期结束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在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及综合计分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在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及综合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刺络组总有效率83.3%,西药组总有效率76.6%,经检验,两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刺络放血拔罐与西药治疗发作期偏头痛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两疗法效果相当,但刺络放血拔罐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偏低。  相似文献   

3.
刘岩  徐晔 《河南中医》2023,(4):598-602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鹤壁市中医院收治的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头痛症状控制情况、脑部血流情况[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平均血流速度]、偏头痛生活质量特异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评分、头痛程度评分、头痛持续时间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CA、MCA、PCA、VA、BA平...  相似文献   

4.
杨晶  马德元 《光明中医》2016,(14):2082-2083
目的观察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与常规针刺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分为综合组(80例)和针刺组(76例),综合组采用刺络配合养老穴针刺治疗;针刺组选用解溪、昆仑、申脉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每天1次,治疗5次。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综合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综合组治愈31例,显效42例,无效7例;针刺组分别为22例、40例、14例,综合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可明显缓解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刺睛通窍疗法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标准的瘀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刺睛通窍疗法;对照组: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86%)(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程度及发作天数均有明显改变,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并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治疗组血浆5-HT水平升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刺睛通窍疗法治疗瘀血阻络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辨经刺井结合“三风一针”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急性期即时镇痛及脑血流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辨经刺井穴结合“三风一针”透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值。对比分析两组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经络辨证分型头痛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时间节点VAS评分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BA)、双侧椎动脉颅内段(V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流速值(MFV)。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节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经头痛V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CA、PCA、BA、VA的MFV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ACA的MFV改善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经刺井结合“三风一针”透刺法对急性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有较好即时镇痛作用,并可改善患者脑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透刺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肝阳上亢型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取双侧外关、内关、太冲、涌泉,患侧丝竹空、率谷。治疗组采用透刺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头痛指数和临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和两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平均血流速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肝阳上亢型疗效较好,可改善MCA、ACA、PCA、BA和VA平均血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刺法针刺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短刺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结果:两组VAS、ADL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40例,显效率80.0%;对照组显效31例,显效率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刺法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常规针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53例紧张性头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1例、针刺组50例及中药组52例。中药组给予芎芷全蝎汤加味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联合组予以针刺联合芎芷全蝎汤加味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脑血流动力学[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心理状态[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WEMWBS)]、对周围刺激的相关反应的变化,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针刺组及中药组(P<0.05);针刺组及中药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低于针刺组及中药组(P<0.05),针刺组及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CA、MCA、P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低于针刺组及中药组...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偏头痛近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头面部刺络放血治疗偏头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7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取针刺配合痛侧头面部穴位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近期),第6个月(远期)进行2次随访,并分别比较随访时两组的各项镇痛效应指标评分(包括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伴随症状评分及综合评分)以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的各项镇痛效应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各项镇痛效应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评分及综合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结束后1、6个月观察组各项镇痛效应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3.7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9.4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偏头痛均有明显效果,但相比较而言,针刺配合头面部刺络放血治疗在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发作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近远期疗效也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叶巧红  朱慧梅  张丽丽 《新中医》2021,53(5):144-146
目的:观察足三阳经循经井穴刺血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足三阳经循经井穴刺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偏头痛综合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疼痛VAS评分、偏头痛综合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疼痛VAS评分、偏头痛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91.43%,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加用足三阳经循经井穴刺血治疗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血府逐瘀汤结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偏头痛瘀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4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结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伴随症状的证候疗效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伴随症状的证候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为81.13%,对照组临床总显效率为56.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瘀血证应用血府逐瘀汤结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抑制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刺络药罐法结合八珍汤治疗气血亏虚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7次;观察组予刺络药罐法联合八珍汤治疗,刺络药罐治疗每3日1次,每周2次,八珍汤口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周。记录治疗前、初次治疗后1 h、初次治疗后2 h、治疗2周后、出院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治疗2周后、出院后3个月偏头痛生活质量特异性问卷(MSQoL)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初次治疗后1 h、初次治疗后2 h、治疗2周后、出院后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在初次治疗后1 h、初次治疗后2 h及出院后3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周后、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MS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周后、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MS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周后及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7. 86%/62. 06%、57. 14%/51. 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刺络药罐法结合八珍汤能显著降低患者头痛强度、提高生活质量,且即刻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对偏头痛患者近期VAS评分及TCD的影响。方法:8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接受针刺和穴位注射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脑血流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MCA、ACA、PCA、VA和BA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两两对比,观察组的VAS评分、MCA、PCA和V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能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和脑血流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中医》2021,39(1):197-202
目的:观察调神针刺法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G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陕西省中医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2例,根据收治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23)、对照1组(n=23)、对照2组(n=23)、空白对照组(n=23)。治疗组给予调神针刺法联合假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1组给予调肝针刺法联合假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对照2组给予安慰针刺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针刺及药物预防性干预,8周后,观察4组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及频率、VAS评分、HAMA与HAMD评分、MSQ评分及血清CGRP水平。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VAS评分、HAMA与HAMD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MS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VAS评分、HAMA与HAMD评分、MSQ评分不等(P0.05),治疗组和对照1组、2组的干预措施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不同干预措施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VAS评分、HAMA与HAMD评分、MSQ评分不等(P0.05);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CGRP水平均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调神针刺法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控制疼痛发作次数及频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清CGRP水平,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柳城 《新中医》2014,46(8):151-152
目的:观察针刺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4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齐刺加刺络拔罐针刺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以5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78.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齐刺加刺络拔罐针刺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偏头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各项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强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时VAS评分、疼痛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1疗程、治疗结束时VAS评分、疼痛面积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针刺治疗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中治疗频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和甲钴胺,联合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试验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对照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每疗程末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前3个疗程末日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8.0%。结论西药口服联合每日2次的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