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泉丸和梅苏丸均为治疗消渴病的古方。由于古今医藉对于两方的方源记载不一,为此作者进行了考证。结果认为玉泉丸源于宋代杨仁斋《仁斋直指》一书:梅苏丸则最早记载于宋代《圣济总录》一书。玉泉丸和梅苏丸是治疗消渴病的两首临床效方,古今医籍曾多有记载。但因历史沿革的变故,以致近代方书对于两方方源的论述却互见出入,其间并存有一些较混乱的认识,为此,笔者特将两方作一考证,兹加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莹 《西部中医药》2010,23(5):55-56
通过驻景丸、加减驻景丸、驻景丸加减方的溯源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认为加减驻景丸和驻景丸加减方在驻景丸治疗肝肾俱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临床上只有掌握各方的用药特点,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姜洁  黄海龙 《中成药》2003,25(11):U008-U009
浓缩丸的丸重差异是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工序一次合格率 ,而筛丸是保证丸形外观及丸重差异的唯一解决办法。目前国内采用工艺为 :制丸→手工初筛→烘干→筛丸。其缺点是 :经过烘干后再筛丸、筛出的不合格丸剂 (丸形及丸重差异不合格 )占用了一部分成本 ,主要表现在 :不合格品与合格品一样经过烘干、筛选 ,等重复消耗电力、蒸汽、人工等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及成本增加。所以 ,研制湿丸选丸机对降低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湿丸选丸机的设计方案基本原理及要求。原理 :通过湿丸选丸机将合格品筛出、不合格品剔…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将六神九、麝香喉症丸、喉症丸三种在外形相同的中成药微丸一一鉴别,此法简易,操作快速,结果准确,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散、丸剂仍是目前中药制剂的主要剂型,散剂为药材经粉碎而制成的粉末状的制剂。丸剂为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辅料制成球状或类球状的制剂。传统中药散剂制法除常用粉碎法以外,还有灰化、取烟、制霜、澄粉、风化等。施用,口服包括直接口服、煮后服、冲服、醮服。外用吹(鼻、耳),还作塞鼻、耳、肛门、阴道、疮孔和揩牙等。传统的中药丸剂,以辅料分类除蜜丸、糊丸、水丸外还有糖(饴红糖)丸、油丸、脂丸、腊丸、乳丸、胆汁丸、尿丸、血丸、唾涎丸、蛋清丸及复合辅料丸等60多种。按制法分类,除塑制丸、泛制丸、浓缩丸外,还有捣合丸(不少为不…  相似文献   

6.
肾阳虚患者常具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男性),月经紊乱(女性)等症状,是引起多种老年性疾患的重要原因之一。雄狮丸、嫦娥加丽丸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药物。雄狮丸、嫦娥加丽丸是清代宫廷秘方,经长期临床实践衍化而成。雄狮丸经183例临床证明,治疗肾阳虚,性功能减退等症总有效率为92.8%。嫦娥加丽丸在治疗妇女肾阳虚,月经紊乱,性欲减退等症  相似文献   

7.
王志秀  陈新 《中成药》1998,20(2):43-43
浓缩丸是我厂的传统剂型,其质量标准至今规定了住状、鉴别、水分、崩解度、丸重差异等项目.在实践中发现,浓缩丸泛丸时湿丸烘干后的九重标准难以掌握,长期以来凭经验估计,成品的质量波动性较大,成品率偏低.为寻找其原因,将凭经验估计改为计算法,为此,对湿克水分与湿九丸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11湿丸水分与湿丸丸重的相关分析取连续生产的14批次鼻渊丸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湿丸水分X为自变量,湿丸丸重Y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见表1。表1X与Y相关分析数据表经过计算处理,由表1得r=0.762.当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  相似文献   

8.
男性不育症是临床常见病。我们从1987年~1988年运用中医理论对该病辨证论治,自制了“益精丸”、“强肾丸”运用于临床,收到满意效果,现述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治疗100例,年龄在23~33岁之间,其中精液异常者88例,合并性机能障碍者10例,生殖器发育差者2例。治疗方法1.凡精液异常,即精液量少或精子计数少、成活率低者可用益精丸:黄芪、党参、首乌、寸云、熟地、白术、枸杞子、山萸肉、车前子、芡实、五味子、山药、菟丝子等。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日服3次,每次服1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直丸的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为II缶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检测曲直丸对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影响;采用大鼠肉芽肿试验,观测曲直丸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疼痛模型试验和热板试验,观测曲直丸的镇痛作用。结果曲直丸可显著降低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能明显抑制药敏纸片植入法诱导的大鼠肉芽肿的增生,对化学刺激和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曲直丸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参麝活络丸与大活络丸对脑血管、兔耳血管均有扩张作用,能使血流量显著增加;并能加强蟾蜍腓肠肌的收缩力;且无毒性。临床治疗脑血管偏瘫,基本痊愈率分别为45.6%和46.3%,而总有效率则分别为93.1%和91.6%。根据湖北省参麝活络丸科研成果鉴定会的建议,我们选用家兔作成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模型,观察了参麝活络丸及大活络丸对模型的防治作用。现将前一项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消渴丸中药组分与消渴丸、消渴丸化药组分(格列本脲)对GK大鼠心、肾的影响,探索消渴丸中药组分在消渴丸中的作用。方法:消渴丸中药组分、消渴丸、格列本脲连续给药24周后观察心脏、肾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消渴丸中药组分、消渴丸均能够明显改善GK大鼠心脏和肾脏的组织形态学以及超微结构,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消渴丸中药组分在消渴丸处方中的作用可能与预防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消渴丸是由中药复方与化学药格列本脲组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应用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时,要掌握药物的"脾性",从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消渴丸的治疗效果。在此向读者介绍一些正确使用消渴丸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对二妙丸、三妙丸与四妙丸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单味雷丸、梹榔及雷丸梹榔合剂,分成三组进行观察,另以四氯乙烯组作为对照。单味雷丸组:每日早晨空腹服3c.c.(相当生药一钱五分),连服三天。单味梹榔组:每日早晨空腹服16c.c.(相当生药八钱),连服三天。雷丸梹榔组:雷丸2c.c.梹榔16c.c.于每日早晨空腹服,连服三天。四氯乙烯对照组:于早晨空腹服3c.c.至12时服白色合剂30c.c,只服一天。以上四组均于七天后复查大便,进行观察,比较疗  相似文献   

15.
黄贵荣 《陕西中医》1993,14(5):203-203
自拟鼻炎丸(黄芩、苍耳子、白芷、蚤休、秦艽、瓜蒌、地龙等)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174例,总有效率94.8%。提示鼻炎丸有抗感染及抗过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薯蓣丸     
<正>薯蓣丸临床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著名经方大家黄煌教授对薯蓣丸的应用有独到见解,他坦言:"薯蓣丸很奇特,适应面宽广,我多用薯蓣丸治疗肿瘤,因为肿瘤是消耗性疾病,患者多有虚劳的表现,薯蓣丸由八珍汤、炙甘草汤、半个小柴胡汤以及杏仁、桔梗、防风、神曲、豆卷、白蔹组成,其中大枣和甘草的用量都比较大,且方中山药和红枣都是食物,没有有  相似文献   

17.
消渴丸制丸,干燥工序的质量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肖婷 《中药材》1999,22(10):530-532
采用LJ16型水分测定仪,对消渴丸制丸、干燥工序进行质量监控。对照药典法,用正交试验优选出LJ16型水分测定仪对消渴丸湿丸、干丸水分测定的最佳检测条件,提高消渴丸工艺制备监控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蒙成药行气止痛丸的止痛、消肿、平喘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今后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为空白组,阳性组(五风丸),蒙成药行气止痛丸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评价对热板仪上小鼠舔前后脚时间的影响;评价对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影响;评价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对镇痛、止咳、消炎等作用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镇痛作用实验,蒙成药行气止痛丸不同浓度组和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中浓度组最明显。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实验中,蒙成药行气止痛丸不同浓度组2 min内咳嗽次数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初次咳嗽时间明显往后推迟;蒙成药行气止痛丸不同浓度组和阳性组(五风丸)无明显差异。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廓肿胀实验中,蒙成药行气止痛丸不同浓度组跟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蒙成药行气止痛丸对小鼠止痛、消肿、平喘作用试验,止痛试验中中浓度组最明显;蒙成药行气止痛丸对氨水引起小鼠咳嗽有明显抑制作用;蒙成药行气止痛丸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作用。本文为蒙成药行气止痛丸临床应用及今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金匮肾气丸与济生肾气丸的处方来源、组成、功能主治等方面,分析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传统金匮肾气丸重在补肾助阳;济生肾气丸因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牛膝、车前子,以加强利水消肿的作用。但《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制剂第20册》的金匮肾气丸也含有牛膝、车前子,不但与原方不符,却与《中国药典》济生肾气丸处方及功能主治基本相同,形成同方异名,为避免混淆,建议成方金匮肾气丸改名为济生肾气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肾通痹丸、清热通痹丸两种中药丸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沙利度胺片、洛索洛芬钠胶囊治疗,治疗组分为肾虚督寒和湿热痹阻两型,分别予口服补肾通痹丸、清热通痹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和高敏C反应蛋白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补肾通痹丸、清热通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可靠、安全性好、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