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分子影像学迅速发展,为分子生物学、临床靶向治疗学等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活体内监测手段.但目前多种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对大动物乃至人的研究工作受到极大限制,使得分子影像学仍处于小动物基础成像或临床前研究阶段.介入分子影像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优化分子探针导入方式、改良现有分子成像技术装置等,使分子影像学从小动物基础研究发展为大动物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成为可能,并最终成为临床转化的重要桥梁.同时,介入分子影像学融合了分子影像诊断学与临床靶向治疗学,这无疑将成为推动临床靶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力量,对未来临床诊治工作产生又一革命性影响,也是未来介入放射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纳米级超声造影剂是超声分子影像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肿瘤靶向性、可视化精准治疗及实现诊疗一体化的新方向。如何制备生物安全性、超声显影能力和靶向负载能力更高的超声造影剂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规范。为此制定了多功能纳米超声造影剂用于肿瘤分子成像和诊疗一体化的专家共识,以新型多功能壳聚糖纳米泡携载阿霉素,体内外实验证实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生物安全性、靶向性及较强的肿瘤杀伤能力,为规范多功能纳米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安全性评价及诊疗一体化应用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它可以作为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其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病人的预后直接相关。靶向CXCR4 PET/CT显像在疾病的诊断、CXCR4靶向治疗病例选择、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就靶向CXCR4 PET/CT分子探针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分析各种探针的特点及临床转化情况,为CXCR4临床应用转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MR分子影像学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借助MRI技术在活体状态下从分子、基因水平对肿瘤进行更早期、更特异性诊断与监测治疗效果。目前关于MR分子影像研究多集中于MR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制备、肿瘤血管形成显像、报告基因显像、波谱显像等方面,由于MR具有精确的空间定位及功能成像等优势,因此在肿瘤分子影像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在21世纪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MR分子影像学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借助MRI技术在活体状态下从分子、基因水平对肿瘤进行更早期、更特异性诊断与监测治疗效果。目前关于MR分子影像研究多集中于MR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制备、肿瘤血管形成显像、报告基因显像、波谱显像等方面,由于MR具有精确的空间定位及功能成像等优势,因此在肿瘤分子影像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在21世纪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袁亮  邹利光   《放射学实践》2012,27(3):353-355
分子影像学是指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1].肿瘤分子影像学的目标是检测癌前病变和微小肿瘤,发现癌前病变生物学特性,预测病变临床过程和评价疗效[2].在光学、核医学、超声、CT及MRI等影像技术中,MRI空间分辨力最高,可达到25~100 μm,且能多序列成像,同时获得解剖及生理信息,这是其它影像技术尚无法达到的优点[3].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作为分子探针的优点是体积小,具有出色的质子弛豫增强能力[4],对各种生物屏障有穿透作用,可提高靶向结合力[1];每个MNPs表面可能存在超过10万个的对比金属离子和归巢数百配体,这种表面积/体积比增强效应极大地提高了靶向亲和力和信号放大[5],在肿瘤血管生成、转移、细胞凋亡、酶活性研究方面潜力较大[6].  相似文献   

6.
MR分子影像学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借助MRI技术在活体状态下从分子、基因水平对肿瘤进行更早期、更特异性诊断与监测治疗效果。目前关于MR分子影像研究多集中于MR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制备、肿瘤血管形成显像、报告基因显像、波谱显像等方面,由于MR具有精确的空间定位及功能成像等优势,因此在肿瘤分子影像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在21世纪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子影像学是指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进而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等学科相结合的新方法。借助靶向性分子成像探针,分子成像技术能够特异性地揭示药物治疗关键分子靶点的表达状态及功能,并建立直观、高通量的影像定性、定量分析系统用于药物在体活性的评价,从而有益于我们对临床前应用药物的研发以及对临床阶段的药物活性分析。本文主要阐述分子影像技术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医学影像学检查是甲状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分子影像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活体状态下通过影像学手段定性和定量显示甲状腺癌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特定分子表达及其水平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甲状腺癌分子影像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生境成像作为一项以生物学环境为基础的影像组学技术,可通过定量影像学标志物聚类具有相似表征的肿瘤细胞群,从而显示和量化肿瘤内部异质性。生境成像可无创精准定位病灶、预测肿瘤分型及预后、表征肿瘤病理和分子特征、鉴别肿瘤进展与治疗反应等,在促进临床诊疗精准化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能。就肿瘤生境成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作为重要的分子影像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已逐步应用于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而且研究结果具有超高场强(7T)与高场强(1.5T,3T)的可重复性,和相同场强不同实验对象的较高重复性,这就为分子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为目标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平台。  相似文献   

11.
肿瘤的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演进、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新生血管生成过程进行分子影像学评价,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导抗血管药物治疗、估计预后等作用.本文主要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分子成像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子诊断是分子病理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和手段,对肿瘤病理学研究由形态学深入到分子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分子诊断在肿瘤研究中的意义和应用。基因过表达和基因突变的检测、等位基因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端粒酶检测等方面技术方法和应用作一介绍,包括PCR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比较基因组杂交,寡核苷酸引物原位DNA合成法(PRINS、DNA芯片技术等;并对分子诊断发展前景及标准化问题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13.
分子水平的影像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对疾病的认识已从细胞和大体组织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更体现了疾病诊治的标志性进展。依托电子学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医学与临床诊治已密不可分。因而,将影像医学与基因诊断和治疗相结合,不仅能促进影像医学向分子水平发展;同时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更深入、精确和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血管新生在肿瘤生长、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分子影像的出现为及早定量评价肿瘤血管新生提供了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分子影像在肿瘤血管新生中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近6年卵巢癌分子成像领域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卵巢癌分子成像研究文献,采用Bicomb2.0软件统计分析文献的发表年代、来源期刊及期刊所属国家、第一作者、高频主题词分布情况、不同分子成像技术及主要示踪剂的发文情况。将出现频次≥4次的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作为高频主题词,建立词篇矩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该领域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树图,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筛选出相关文章171篇,分别发表在88种期刊上,其中54篇(31.58%)发表在核心区的7种期刊上。有15人发表相关文献至少2篇。PET分子成像方面的文章共97篇(56.7%)。主要用于临床研究的分子示踪剂为~(18)F-FDG和~(99)Tc~m。高频主题词共37个,经聚类分析得出近6年卵巢癌的分子成像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卵巢癌的分子成像诊断、疗效监测及肿瘤代谢、肿瘤复发及转移灶的诊断、病理诊断4个方面。结论通过对卵巢癌分子成像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亲和体分子因具有对靶组织亲和力高、特异性强、分子量小、制备简单、生物动力学特征良好等特点, 近年来在肿瘤分子影像方面的研究中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放射性核素标记HER2亲和体分子探针不仅可以进行肿瘤受体显像及疗效评价, 还可以用于靶向治疗。笔者就目前放射性核素标记HER2亲和体分子探针精准诊疗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MR分子成像是在传统MR成像基础上引入相应的分子探针,从而将传统的非特异性物理成像转变为特异性分子成像,以同时获得被检对象的解剖及生物学信息。MR分子成像的出现为基础研究、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和检查方法,目前已成为分子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内容。针对MR分子成像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MR分子探针及成像研究的最新进展,对MR分子成像的新方法及最新成果进行简要综述,从而为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在90%上皮肿瘤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因此FAP是肿瘤诊疗的重要靶标。一系列靶向FAP的显像剂在临床前研究PET显像中展现出良好的成像结果,其表现为特异性高摄取和非靶向性低摄取。与氟脱氧葡萄糖显像相比,FAP显像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显示出更高的摄取值和灵敏性。大量的临床研究也逐步开展。靶向FAP的显像剂在多种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有研究证实FAP在部分非肿瘤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免疫球蛋白G亚型4、结核等)中也会有高表达,因此靶向FAP的显像剂也可用于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笔者就靶向FAP的PET新型分子探针及其临床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影响病人治疗方案选择和临床预后。相较于传统影像特征,动态增强MRI(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直方图可以深入挖掘肿瘤内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的信息,提供更多反映肿瘤异质性的量化指标,从而提供更多有价值、可靠的临床诊疗及决策信息。就DCE-MRI和DWI直方图分析应用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预后因素及新辅助治疗疗效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