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基于易经河洛象数理论及内经对脾土的"中央"之用、四时主事时间(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四时生四脏"的认识,在李东垣《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所构架的"以脾胃为枢的天-地-人"诊治模式启发下,构建了四象脾土模型并提出"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同时,基于中医"藏象"、"时补"理论提出四象脾土"以象补藏"及时补防治观(包括:一年四季月末一十八日脾主令之时"以枢调枢"、一日之丑辰未戌时脾土的欲解及欲剧时的"以时调衡"),对"四象脾土四时六气以枢调枢和五脏"这一观点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的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刘园园  谢胜 《陕西中医》2019,(3):378-380
三九治疗作为传统特色的治疗项目,由于缺乏规范和科学的内涵,且治疗手段单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疗效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负面作用。我们在治未病实践中基于对"九"之象数理、"四象脾土"、"枢机"等认识基础上,提出"乾土建中三九治疗",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这一理论方法的构建是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天人合一等中医科学思维的指导,依据"脏气法时,应时而调"的原则,重视后天脾胃枢机和四时调五脏,赋予三九治疗更加科学的内涵,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理论,指出了五脏相通、五脏与自然、五脏与情志、五脏与人生长衰老的关系。我们从"五脏相通""四时五脏""五脏连七情"和"五脏系长衰"等理论重新理解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导四时季节调理,正确运用中医干预方法去协调五脏功能,使得五脏和则百病不生,从而达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的文化特征,中医文化的治未病思想,治未病的4个状态,治未病的整体观念及中西医的健康状态几方面阐述了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倡导珍惜生命,重视养生,防患于未然。中医治未病思想不但与21世纪医学发展方向一致,而且为解决当前"看病贵、看病难"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脾主四时"是《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整体观念,强调以"脾土"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注重"脾"与四脏的相互关联。肠道菌群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与中医"脾"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通过阐述"脾土"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基于"脾主四时"理论浅析五脏与肠道菌群生理、病理的相关性,以期从肠道菌群方面探析该理论的运用,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符合社会与医学的发展。"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诸多论述反映了肝脾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肝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调和肝脾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预防疾病发生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治则。肝脾相关理论已在亚健康状态、脾胃疾病、高血压病、中风、乳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多系统治未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谢胜是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博士生导师。谢教授行医30余载,力倡东垣之学,博采众长,经验丰富。临证上处处顾护中州,基于《脾胃论》"四时生四脏"的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了四象脾土模型(四象启、承两态之土),并提出"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即依据每年气、运变化下的四时脾主令之特性,结合经络红外热像图即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调整脾土枢机的失衡之象,以调人体肝肺、心肾、肺肾等枢机和脏腑气血、阴阳、体用之神机~[1]。这一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脾胃病常可见超出脾胃病象以外的"复杂病象",若单纯从脾胃论治,疗效多不佳。梁超教授深入挖掘《内经》"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等相关经文,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脾主五脏"理论,并整理出一套较为完整、便于初学的辨治方案,名之曰"五脏评估法",临床应用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脾不主时"源于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其本质是脾在五行中属土,居中央,长养万物,一年四季无明显的季节归属,所主时令孕育于四时之中,为后天之本。在一年四季中,若脾的功能旺盛,人体就不容易受到病邪侵害,即"四季脾旺不受邪"。因此中医在"治未病"过程中强调养脾为先,未病先防,若已病则实脾防变,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从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阅读、整理相关文献,对"五行"的理解当与"天地"连为一体,将"天地"纳入到五行范畴之中,可以更好地突出"尚土"观念中"土"的重要性,体现脾土在五脏中的重要位置,为临床确立充养脾土"后天之本"的养生法则、运用脾胃理论治疗和预防五脏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揭示了五行之间"四行主土"的非常生、常克模式在机体脏腑间的作用机制,一方面说明在生理情况下,机体脾胃之气的升降与自然界四时的更替变化相呼应,因此重视四时春、夏、秋、冬对脾胃之气升降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在病理情况下,四脏功能异常都会影响脾土的运化功能,所以在治疗脏病的时候要时时注意顾护脾土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46-1347
涎液是唾液中清稀的部分。现代医学表明,唾液与中医脾脏密切相关,唾液中相关物质为研究"脾主四时"季节性免疫调控机制提供了免疫学和时间生物学依据。探讨"脾主涎"与"脾主四时"的相关性不仅有助于还原中医脾藏象的原貌,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测定依据,有利于充实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前期的病机以脾气虚为主,治疗高血压前期符合中医治未病理论,且足三里穴具有健脾益气之功,为治未病之首选穴位。文章首先介绍了足三里穴与治未病理论的相关性研究,包括足三里穴的起源和足三里穴防治高血压前期与中医治未病理论方面的古代认识,然后阐述足三里穴对高血压前期的现代研究,包括提高高血压前期患者免疫功能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倡导广大医学者应重视足三里穴,并加以深入探讨与研究,为今后临床治疗高血压前期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作为预防保健的重要理念和手段,成为健康医学关注的焦点,"治未病"离不开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内涵、中医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和行业对"治未病"人才的需求,提出:根据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内涵,培养符合学科特点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遵循中医教育模式特点,构建全方位中医治未病人才培养体系;争取国家和行业、社会的支持,搭建多维度的人才队伍平台。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中具有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中医历来倡导"治未病"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未病态、前病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四个方面,贯穿健康、疾病、康复、保健等方方面面。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逐步向预防疾病的方向转移,例如:新兴的全科医学以及慢病管理医疗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学习中医"治未病"思想精髓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5.
杨肖  王小宁  朱方石  陈炯华 《中医杂志》2012,53(23):1987-1990
“治未病”理念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冬季是四时阴气盛极之时,六淫之中以寒邪最易伤人,对其万物蛰伏、养藏养阴、蓄势待发的特性,以冬季为例探讨中医治未病之四时养生法,深刻理解中医药学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月,云南省被列为"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的地区,与中日友好医院合作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文章从阐述政策方向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出发,引入基于云平台的现代健康管理疾病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中医治未病的临床应用途径。通过云平台与治未病相结合的创新管理模式,以深入提示其中的前瞻性临床本质,提升中医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实现有特色的滇中地区"互联网+"中医治未病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藏象理论以象测藏取象比类及五行制化的认识,我们提出以象补藏的观点,以五行互藏理论为指导,对中医外治疗法的五行象属性(金、木、水、火、土)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了五行藏象系列疗法。基于前期对四象脾土模型特点的认识,提出了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针对四时六气脾胃枢机主事阶段不同体质状态人群的五行偏颇,依据五行之人应五象疗法的原则,选择相应方案实施治疗,达到以象补藏和五脏防治疾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孙思邈是唐代名医,又名药王,不仅治病疗效高,用药精当,而且养生有道,本文从中医治未病观引出孙思邈的治未病观,进而阐释孙思邈的养生理论,孙氏认为中医治未病观点的源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养生与“四时五行”养生的精神是想通的,这说明养生与治未病的思想也是遥相呼应的。总体来讲,孙思邈的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对于现代养生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应当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不谋而合。针对糖尿病肾病高发人群,采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方法,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以期在控制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转归、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不谋而合。针对糖尿病肾病高发人群,采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方法,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以期在控制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转归、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