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菌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1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观察组90例。其中对照Ⅰ组45例给予头孢噻肟钠50~100mg/(kg·d)静脉点滴治疗,对照Ⅱ组50例给予美洛西林100~200mg/(kg·d)静脉点滴,观察Ⅰ组45例在对照Ⅰ组的基础上加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观察Ⅱ组在对照Ⅱ组的基础上加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连用3~5d。结果:观察Ⅰ组总有效率97.8%,观察Ⅱ组总有效率95.6%,对照Ⅰ组总有效率84.4%,对照Ⅱ组总有效率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退热、肺部罗音和症状消失及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全球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是导致各年龄段人群死亡和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极大地消耗了卫生、社会和经济资源.及时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对改善CAP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CAP的临床获益仍存争议.本研究对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成人CAP的进展进行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中应值得大家关注的几个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中多年来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出现的事项进行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中易出现的几个事项。结论;医师在使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药物的过敏吏,严格掌握适应症,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0~1岁婴儿,应用16S rRNA 荧光定量 PCR技术,分别测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前,使用第3 d、5天时,及治愈后第7天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的水平。结果使用过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者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与未使用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恢复明显快于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婴儿肠道菌群有普遍的杀灭作用,对婴儿肠道菌群改变的影响是轻微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延迟患儿肠道微生态的恢复,但若合理使用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一和二联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单一、二联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CAP患儿274例(单一抗菌药物组)和应用二联抗菌药物治疗271例患儿(二联抗菌药物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比、年龄分布以及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痰培养送检率均超过90%,检测阳性率和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45%(267/274)和98.15%(266/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76±1.75)d和(8.66±1.6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热、皮疹、恶心、腹泻、溶血性贫血等,其中单一抗菌药物组的药热、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例数(50例,32例)显著少于二联抗菌药物组(72例,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4、x2=5.381,P均<0.05).结论 单一抗菌药物治疗轻症CAP与二联抗菌药物治疗轻症CAP的效果相同,提倡首先考虑单一抗菌药物治疗轻症CAP,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方法:用12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临床各科标本中分离出的1241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9.92%、14.85%、7.94%:亚胺培南为27.33%、38.59%、43.6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36.12%、50.52%、52.12%:头孢他啶为42.33%、70.33%、41.87%;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达85%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目前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应该适当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β-内酰胺联合大环内酯对住院治疗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是否优于β-内酰胺单药。方法将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3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55例,研究组193例,分别给予β-内酰胺单药及联合大环内酯治疗,观察临床稳定时间、住院时间、总病死率及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稳定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临床稳定率却高于对照组(P<0.01),而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1)。CURB-65、多肺叶病变及单药治疗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β-内酰胺联合大环内酯对住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优于单药,推荐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的相关证据进行最佳总结。方法 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皮肤试验”为主题词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lsevier、PubMed、SpringerLink、Wiley InterScienc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并对国际指南网、美国国家指南网、英国国家指南中心网、欧洲指南网、澳大利亚临床指南网和新西兰指南网等指南网站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结果 共纳入证据8篇,其中7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总结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适应证、操作基本原则和结果判读、过敏史的甄别与过敏反应的救治4个方面的证据。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按照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临床实践,有助于提升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的认知和操作规范,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 )联合标准方法在指导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菌药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90例可疑合并细菌感染的小儿非重症病毒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联合方法组和标准治疗组,联合方法组为101例,按PCT浓度监测联合我国目前儿童CAP管理指南的方法指导使用抗菌药物,当P CT<0.25μg/L且临床可疑细菌感染及PC T>0.25μg/L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当PC T小于0.25μg/L且临床无伴细菌感染者予停药。标准治疗组89例,单独按CAP指南标准使用抗菌药物。两组均至少使用抗菌药物3 d后再次评估。最终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标准治疗组比较,联合方法组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明显降低[(4.9&#177;1.4)dvs.(6.8&#177;2.8)d],并且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少(2.0% vs.20.0%),以上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呼吸道症状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联合标准方法能明显减少儿童CAP抗菌药物的使用而未影响临床疗效,有助于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特点,为预防其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82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各种细菌学标本和病历资料.结果 282株鲍曼不动杆菌大多数来自于痰液,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为主,主要以住院时间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应用及辅助治疗技术为院内诱发因素,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高.结论 根据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特点,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预防该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超敏反应是指人体对某种药物的免疫反应,药物引起免疫或炎症细胞刺激的结果包括药物变态反应、过度药理学反应及假性变态反应,源于免疫或炎症反应增强。根据出现症状或体征的时间来大致分为速发型反应和迟发型反应。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常见的导致全身过敏的药物,喹诺酮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等非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通常是安全的抗菌药物,但它们也可以发生速发型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该文通过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超敏反应综述,加强临床对此类抗菌药物超敏反应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超敏反应的潜在风险意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临床安全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抗菌药物中品种最多、应用最广泛的重要抗菌药物之一,合理的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挥其强大杀菌作用,防止细菌耐药、二重感染及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我省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谱和细菌药敏谱,为CAP的抗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采用常规法和仪器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非典型病原体中的肺炎支原体采用微量颗粒凝集(MAG)法,肺炎衣原体采用微量免疫荧光(MIF)法,军团菌采用间接荧光免疫(IFA)法和酶免疫测定(EIA)法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明显占第一、第二位,然后是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细菌的MIC是随着病原体和药物的不同而不同.结论 细菌引起的CAP可先行经验治疗,待病原学和药敏报告后视情况进行调整;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CAP主要靠经验治疗,但药物的选择应安全、有效并能覆盖所有非典型病原体和常见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临床分离的β-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对2009-2011年我院分离的2448株G-杆菌进行鉴定分析和药敏试验(MIC法)。采用Whonet5.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菌株数在前4位的C-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2.8%),铜绿假单胞菌(18.9%),鲍曼不动杆菌(14.1%)和肺炎克雷伯菌(12-3%)。科室分布以神经内科(14.1%)、呼吸内科(13.2%)、肾内科(12.7%)和[CU病房(10.5%)最多;其中神经内科和ICU病房分离最多的病原菌均为鲍曼不动杆菌(28.4%和32.2%)、呼吸内科分离最多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8.0%)、肾内科分离最多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65.0%)。β-内酰胺类药物对大多数G-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主要G-杆菌中,大肠杆菌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耐药率90.6%),最敏感的是亚胺培南(敏感率99.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呋辛酯,耐药率均为98.8%,敏感率最高的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78.7%):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替坦(耐药率为97.8%),敏感率最高的亚胺培南(敏感率为47.8%):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耐药率86.2%),敏感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敏感率98.9%)。结论G-杆菌仍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主要致病菌,且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尤以鲍曼不动杆菌最为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避免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分子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结构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生素,碳青霉烯类由于突出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耐酶特性,对某些耐药、重症感染的治疗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石岩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标本中分离的肺炎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集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石岩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病例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共426例;咽拭子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血清标本使用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者采用支原体专用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与药敏检测。结果 426例儿童患者中确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9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为76.8%(53/69),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65.2%(45/69),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8.8%(13/69),对四环素耐药率为4.3%(3/69),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为4.3%(3/69),对庆大霉素耐药率24.6%(17/69)。结论肺炎支原体是石岩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较为严重,治疗时可选择敏感药物作为治疗药物,但是务必考虑这几种药物对儿童的毒性和造成的不良反应,切忌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注射液抗感染,对照组患者单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除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注射液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虽然不能提高药物疗效,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陈慧莉  范红  李囡  康梅  简君  过孝静 《华西医学》2007,22(4):821-822
目的:了解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部分常见病原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1.-2006.9.由呼吸道分离的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共71株,其中肺炎链球菌23株、流感嗜血杆菌20株、卡它莫拉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MR-SA11株、MSSA5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对该71株细菌,克林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共39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SPSS15.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卡它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及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00%和90%,肺炎链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为48%;肺炎链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和73%,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为60%,而对头孢哌酮100%敏感;头孢哌酮对流感嗜血杆菌的MIC90为0.125μg/mL,对卡它莫拉菌为1μg/mL,对肺炎链球菌为4μg/mL。结论:卡它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及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9月.本院在输液中发生β-内酰胺类药物(美洛西林钠、头孢曲松钠)与沐舒坦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都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已成为急诊重要就诊人群,比重不断攀升,与其相关CAP也成为常见急症。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变化的特殊性,成为罹患CAP的重要人群,有研究[1-2]显示,老年CAP 发病率为每年15.8/1000人,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CAP病死率也明显增加。由于老年CAP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漏诊、误诊,急诊科医师应提高识别老年CAP的能力,掌握合理的抗感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