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衡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衡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8.0%,对照组有效率88.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组内与组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疼痛,从而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穴位注射Vit B_(12)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片,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及28 d时检测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疼痛发作频率与疼痛持续时间,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及PSQ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疼痛发作频率均少于治疗前,每次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或P0.01)。结论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改善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卡马西平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夹脊穴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或阿是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夹脊穴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SF-36评分、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对照组SF-36评分低于治疗组,VAS评分高于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86/93),高于对照组的79.6%(74/93)(P0.05)。结论:火针联合夹脊穴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电针夹脊穴或阿是穴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西药和电针作为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与穴位注射。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90.0%(27/3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90.0%(27/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疼痛情况,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电针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6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7例和对照组169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估指数(PRI)评分和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患者治疗期间服药次数和头痛发作次数,并分析影响偏头痛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1、2、3个月PRI评分和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2个月PRI评分和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各星期服药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3、4星期时头痛发作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2、3个月疗效与中医证型和VAS评分均有关。治疗组随访2个月疗效与性别有关。治疗组随访3个月疗效与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头针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30例、封闭组20例和电针组30例,分别于治疗1星期、2星期及1个月后进行VAS疼痛计分法评定;并对治疗后1个月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毫火针组、封闭组及电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0.0%、5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封闭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星期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毫火针组和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星期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VAS评分与封闭组、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毫火针疗法、局部药物封闭及电针治疗网球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毫火针疗法疗效显著,且优于封闭疗法及电针治疗。结论毫火针疗法是一种治疗网球肘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121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60),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采用纯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2%,治疗组平均听阈水平、中医证候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听阈水平及中医证候,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火针与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与电针组,分别采用火针和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及WOMAC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WOMAC量表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随访,火针组僵硬、关节功能评分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2.7%,电针组为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与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相当,火针在改善膝关节僵硬和关节功能的远期疗效上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辨证配合穴位磁贴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及中医证候疗效,为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将26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0例。对照组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辨证配合涌泉穴位磁贴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评价降压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耳穴辨证配合穴位磁贴可明显改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并具有协同增效降压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疗法。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2例)和药物组(12例)。电针组以针刺下关穴为主,配以翳风、风池、外关等穴位,并接电针。药物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1.7%和25%,优于药物组66.7%和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复发率低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暖宫化瘀汤联合止痛穴位贴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自拟暖宫化瘀汤联合止痛穴位贴的方法辨证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布洛芬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以及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经周期随访。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PGF2 a/PGE2、E2/P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近期和远期的VA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的痛经症状、中医证候评分积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暖宫汤联合止痛穴位贴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药物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血清P物质。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物质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P物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可降低患者血清P物质含量,可能为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火针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心俞(双)、脾俞(双)、足三里(双)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并联合火针点刺溃疡面进行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转移因子,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B2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及体征分值变化,以及治疗后溃疡愈合时间、溃疡复发情况,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溃疡数目、溃疡疼痛、烧灼感、口干口渴、大便、舌象分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与火针联合应用在改善口腔溃疡情况和相关症状、缓解疼痛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单用及联用预防化疗呕吐的疗效。方法将90例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Ⅱ/Ⅲ期TP方案化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穴位贴敷与穴位注射治疗;止吐膏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胃复安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呕吐控制效果、主症证候积分、5-羟色胺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止吐膏组、胃复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3.33%、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化疗后主症证候积分低于止吐膏组与胃复安组(P0.05);化疗后3组的5-羟色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止吐膏组、胃复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0、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中药穴位贴敷、单用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均具有明显的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减少化疗药物副作用、增强止吐疗效的作用,联用与单用相比,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证候积分状况,而单用穴位贴敷更加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火针与温针灸分别联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火针联合组和温针灸联合组。火针联合组32例,采用火针联合推拿治疗;温针灸联合组32例,采用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状况、视觉模拟疼痛(VAS)、膝关节JO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躯体活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关系、生存质量总分及屈曲、步行、上下楼、肿胀、JOA总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上升,而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火针联合组的躯体活动、生命活力、生存质量总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屈曲、步行、JOA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火针联合组的心理健康、社会关系、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温针灸联合组,而生理健康、情感职能、上下楼评分均明显高于温针灸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温针灸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推拿和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个中心的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西药组各228例,穴位注射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疗法,以患侧睛明、阳白、四白、瞳子髎、肝俞(双)为基础穴,复方当归注射液为主药,再据辨证分型配合相应的腧穴和注射药物;西药组常规西医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眼球运动度、眼裂和瞳孔大小.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91.7%(209/228),西药组总有效率73.6% (168/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穴位注射组的降低值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眼眼球运动度、眼裂均有增加,瞳孔均缩小(均P<0.05),穴位注射组眼球运动度内直肌的改善优于西药组,眼裂大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及加减通窍活血汤联合胞磷胆碱综合治疗轻度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入符合标准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盐酸多奈哌齐及胞磷胆碱治疗,治疗组予电针及加减通窍活血汤联合胞磷胆碱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简明智能状况检查表及中医气滞血瘀证分级量化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AMA评分、MMSE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HAMA评分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联合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程度、改善认知功能及中医临床证候,且对焦虑程度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康复训练分别联合火针与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火针组与电针组各41例,火针组采用康复训练加火针疗法,电针组采用康复训练加电针疗法,连续治疗8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痉挛分级,并根据痉挛分级情况判定疗效,同时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及综合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MAS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火针组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97.56%,电针组为92.68%,但两组MAS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FMA评分中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火针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 两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火针组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与电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治疗,对改善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及综合功能均有积极意义,但火针疗法在促进患者运动功能、躯体功能恢复上效果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气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78例和B组85例。A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B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6个月内感冒发作次数、生存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检测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内感冒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FS1、FS2、FS3、FS4及TM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FS1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检测各项指标(FEV1.0%、V50、V25、FVC、FEV1.0)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和穴位注射均能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证候、生存质量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5):101-104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敷贴法配合中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及最长R-R间期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6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中药饮片(益气温阳法)治疗,治疗组除使用中药饮片治疗外,另给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两组均观察4周。两组治疗前后均记录其24 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程度分级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平均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平均心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24 h平均心率提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最长R-R间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最长R-R间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长R-R间期差值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律失常程度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穴位敷贴配合中药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24 h平均心率、缩短最长R-R间期、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