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脑电地形图可以诊断棘波和尖波,可利用“时域分析地形图”来诊断棘波或尖波,棘波周期为20—80毫秒,尖波周期为80—200毫秒,凡在时域分析地形图中发现周期为20—80毫秒的异常波即为棘波,周期为80—200毫秒的异常波则为尖波,性能较好的脑电  相似文献   

2.
81例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地形图(BEAM)结果显示:继发性全身性发作,BEAM显示较高的异常检测率和定位率,病变部位δ、θ频率的能量值增高,α频率显示低能量功率值。原发性癫痫发作的间歇期,棘、尖波与背景脑电活动相比,发放能量较弱,背景活动能量掩盖了真实性棘、尖波能量,计算机很难准确作出异常放电的定位诊断。故4例常规EEG背景中显示棘、尖波发放,而BEAM未能显示棘、尖波地形图.癫痫小发作,BEAM不能反映特异性异常脑波的棘波成份,仅能反映与棘波共同发放的慢波频率范围的能量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45例腹型癫痫患者的脑电图(EEG),结果异常率为100.0%。异常脑波为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27例(60%),阵发或爆发高幅同步δ活动者36例(80%),其中既有爆发性慢活动又有棘(尖)波者17例(37.7%)。经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44例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EEG恢复正常。最后,讨论了腹型癫痫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4.
癫痫波(尖波、棘波、棘慢综合波等)是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癫痫的重要依据。临床许多主诉有抽搐等发作性症状的病人,多次常规脑电图检查均未查到痫性波形,使其难于得到正确的诊治。剥夺睡眠可以有效地诱发痫性放电,睡眠时易出现异常波形。本组采用剥夺睡眠——睡眠联合法检查53例常规脑电图检查阴性,但临床诊断为癫痫或可疑癫痫的病人,阳性率达77%。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棘波脑电地形图的最新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棘波测定软件检测,二是利用诱发电位的时间分析脑电地形图的棘波成分进行检测。同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棘波分析地形图是提高癫痫诊断率的先进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它是通过时域分析地形图的方法显示癫痫的起源、电位分布及传播。比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更为优越,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癫痫和癔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癫痫50例,癔病30例进行EEG描记分析。结果:癔痫组异常发生率76%,癔病组异常发生率3.33%,癫痫病人EEG有明显的特异波形,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癔病组EEG无明显改变。结论:EEG对于癫痫与癔病的鉴别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14例BECT的临床和同步录像脑电图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同步录像脑电图监测(V-EEG)在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V-EE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组发病年龄为3~10岁。14例发病均与睡眠密切相关。14例发作间期脑电图(EEG)均有一侧或双侧中央、顶区和(或)中、后颞区棘波或棘慢复合波发放。结论:BECT的临床发作和睡眠密切相关,发病年龄尤以学龄儿童为多见,发作间期EEG均有一侧或双侧中央、顶区和(或)中、后颞区棘波或棘慢复合波发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晕厥病人行脑电图(EEG)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癫(痫)与晕厥的重要诊断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300例晕厥者中27例(痫)样放电的EE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晕厥中误诊的27例患者的EEG显示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慢波,异常放电检出率为9%,因晕厥来就诊的人群中有些存在(痫)样放电.对这部分病人的病史进行回顾并追踪确定为癫(痫).结论:癫(痫)的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惊厥,也有不典型的表现如晕厥样的发作,EEG检查可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植物神经发作性疾病与癫样异常放电的关系。方法:对167例临床诊断为植物神经性发作儿童的24h动态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到69例患儿临床发作,样放电(棘波、尖波、棘慢、尖慢波综合)11例,间期6例,样放电率为10.2%,腹痛性发作样放电率较高(X2=9.35,P<0.01)。结论: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儿童植物神经性发作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的临床特点与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对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4月确诊的19例额叶癫痫患儿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例患儿共监测到83次临床发作,平均每例4.4次。其中7例仅出现于清醒期,9例仅出现于睡眠期,1例清醒睡眠期均有发作。发作持续时间3s至105s,平均32s。主要发作类型有:过度运动性自动症、姿势性强直、偏转性强直、局部阵挛运动、发声、情绪症状、额叶失神等,其中发作例数最多的前3位分别是:过度运动性自动症、姿势性强直和偏转性强直;发作间期脑电图18例监测到癫痫样放电,以额区为主的尖波、棘波、尖(棘)慢波最为常见。发作期脑电图: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部导联的爆发性活动,通常有演变过程。以最开始出现的异常波为依据,主要有低波幅快波节律和爆发性尖波、棘波、尖(棘)慢波。结论额叶癫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部分性癫痫,发作形式复杂多变。额叶癫痫诊断主要依据视频脑电图监测到发作期临床及脑电图表现等,目前视频脑电图是额叶癫痫有效、非损伤性临床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癫痫患儿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小儿癫痫脑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癫痫患儿120例,采用脑电图仪对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对不同年龄段脑电图异常率、波形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癫痫患儿的慢波增多、尖波、棘波、尖(棘)慢综合波、双侧显著不对称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爆发性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年龄越小,脑电图爆发性抑制发生率越高,不同年龄段癫痫患儿的其他各种脑电图异常波形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临床中对小儿癫痫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为癫痫患儿的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加心脏导联监测对晕厥与癫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以昏倒就诊,但常规脑电图(REEG)和心电图(ECG)均阴性的患者做24小时AEEG加心脏导联监测,并结合临床进行观察。结果:46例AEEG检测到多次阵发性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等样放电而诊断为癫,24例诊断为晕厥(心源性晕厥占58.3%,脑源性晕厥占25%,反射性晕厥占16.7%),6例不能定性,16例正常,总阳性率为82.6%。结论:24小时AEEG加心脏导联监测能帮助鉴别临床以昏倒发作的晕厥与癫,并能区分晕厥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300例临床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在本院描记过脑电图,其中7例伴有自发尖、棘波及棘尖—慢综合波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phantom spike-and-slow-waves幻影式棘慢波即波幅较低的6 Hz的棘慢波,因波型与失神发作时的3 Hz的棘慢波类似,故Marshall(1995)称为幻影式棘慢波,但不推荐用此术语,直书为6 Hz的棘慢波为妥。此波临床  相似文献   

16.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癎(BECT)患儿的脑电图表现。方法:对52例临床明确诊断的BECT患儿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52例患者中,癫癎样波形出现在清醒描记时39例,出现在NREMⅠ—Ⅱ期13例。其中仅出现棘波者31例,尖波者16例,棘、尖波均出现者5例。癫癎样波形仅出现在中央和(或)颞区者43例,除见于中央、颞区外亦散在性出现于其他脑区者9例,其中双额区明显者1例,一侧枕区明显者1例。有2例在清醒描记时出现典型中央颞区棘波,过度换气时出现广泛性双侧同步性3~4 Hz棘慢波综合。结论:大多数BECT患儿有典型的特征性脑电图表现,但少数患儿可出现其它脑电图异常,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儿EEG的改变。结果:本组103例中EEG正常3例(2.9%),异常100例(97.1%),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部分出现阵发性尖(棘)波或尖(棘)慢波。结论:EEG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诊断及判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EEG的动态监测对判断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临床病情转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focus灶指脑电图上某种特定的波局限出现于头皮上、皮质或脑深部的某个部位,这个部位就称为这种特定波的灶。form波形指脑电图的波形。α波多为正弦样波,β波、θ波、δ波有时也为正弦样波,在描述时勿需特别说明。不过与背景波有显著区别的特殊波形,如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以及三相波、多形性波、手套形波、青少年枕三角波等,就要说明特  相似文献   

19.
报告33例癫痫患者三维脑电地形图的检查结果,并与普通脑电图和二维脑电地形图对比。三种检查结果一致者为16例(48.5%)。仅三维脑电地形图与普通脑电图一致者为17例(51.5%),二维与普通脑电图不一致是因其显示范围扩大或不清7例(21.2%),无法显示脑底地形图10例(30.3%)。三维脑电地形图利用计算机重组的仿真大脑模型,可向任意方向转动,提供了显示脑底地形图的可能。有外侧裂和中央沟作标志线,大脑各区分界清楚。利用时域分析对100ms的数据作16幅连续地形图显示尖波或棘波的发生与演变,有助于致痫灶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正典型病例介绍:病例1:右颞占位病灶、癫癎发作脑电地形图时域分析上显示这一癫癎病例在右中颞区局限棘波病灶(图7-7、7-8),而且未见明显移动活动区域和范围的变化,较为固定,与MR显示右颞占位性病变(图7-6)一致。这对颞叶性癫癎的定位诊断及治疗起到极大的帮助。病例2:左枕肿瘤、癫癎发作脑电地形图时域分析上显示这一癫癎病例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