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试图全面探析张锡纯大气理论的源流及运用价值。笔者对张锡纯大气理论的来源进行考证,分析,并对其具体病症治疗方法从理论理论和临床两方面进行详实剖析,以期对同道运用大气理论处理临病症有所的助益。  相似文献   

2.
参考大量中医学的古代和现代文献,并结合现代功能解剖学知识和多年的针灸临床体会,从病位选穴、辨证选穴、伴随症状及体征选穴、经验选穴4个方面阐述针灸治疗的选穴思路,为临床针灸医师制定针灸处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基于失眠症病机多样性的针灸临床选穴思路。方法: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阿普唑仑片治疗方案,观察组施行针刺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25.85±7.44)分、(24.46±6.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3±6.88)分、(36.84±6.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指数(9.33±3.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2±3.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宁心安神法以四肢腧穴为主穴,开展针灸治疗用于失眠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4):724-725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清末民初医学大家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其为实用之学,文辞简易,易于为临床医家所学习,故被尊为中医第一可法之书。张锡纯所论,引经据典,联系临床,故多有思想深度,启迪后人。对其著作进行深入研究,有很大必要性。文章通过分析张锡纯对大气源流、所主功用、致病机理、所主疾病、治疗大法及兼证认识,以期为临床遇此类疾病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中医将其辨证分为“实秘”和“虚秘”。现代医学则有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之分,临床将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现代针灸临床治疗的便秘以功能性便秘为主。因便秘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其治疗也莫衷一是,针灸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只是现有的临床研究缺乏统一公认的适应症、取穴、操作方法[1]。就其选穴而言,各家思路各不相同。笔者基于文献对针灸临床选穴思路进行整理,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7.
近部选穴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最基本的取穴方法。该文阐述了近部穴位治疗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总结了近部取穴的运用特点。近部选穴在应对痹症、五官科疾病、局限性皮疹或是其他发病具有局灶性特征的疾病时,方法简易直观。但是临床上还存在着大量疾病,其症状表现不具有上述局灶性的特点,而相关疾病的近部穴位依然被高频地应用于针灸治疗。总结这类临床背景的近部用穴,其共同点是基于西医的病理解剖位置,即西医诊断所提示的信息。该文意在对近部取穴的应用进行适当的补充,以拓宽传统的近部取穴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讲过一个医案.患者48岁,平素就有喘病.每年因为反复外感发作两三次,医者以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即有效.有一次发作,喘息持续不止.医者按照之前的经验予以小青龙加石膏汤2剂,但是分毫无效,于是请张锡纯先生治疗.患者此时脉一息六至,兼有沉濡之象.张先生怀疑是阴虚不能纳气而喘.又考虑到他的脉又有沉濡之...  相似文献   

9.
李洲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6):139-142
中风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老龄化加快,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中风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临床未达到治愈的患者均带有后遗症生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多年临床面对这些中风后遗症患者,笔者切身感受到对中风病的治疗挽救生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从治愈率的角度对近年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针法和取穴思路进行了对比分析,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临床实践和文献分析,探讨针灸治疗化疗脑(CICI)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针灸治疗化疗脑提供参考。从传统中医角度,CICI属于健忘类病证,其病位在脑,与心肾关系最密切,病机为肾虚髓空,常兼有肝郁气滞,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从现代研究而言,CICI属于认知功能障碍疾病,与大脑皮层及海马区密切相关,针灸能通过调控多种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由此确定针灸处方,以疏肝益肾为治则,兼配以健脑益智的头部腧穴,可采用电针等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心力衰竭主要症状的选穴规律。方法:以《博览医书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62部针灸推拿类古籍为检索工具,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的针灸腧穴,建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针灸处方中的腧穴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探明选穴规律。结果:共收录治疗心力衰竭主要症状的针灸处方854个,涉及穴位共计200个,穴位使用总频次为1399次。在纳入的腧穴中使用频率排于前五位的腧穴为足三里、天突、膻中、水分、肺俞。腧穴所归经脉以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等为主。五腧穴为使用频次最高和包含穴位个数最多的特定穴。对针灸复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置信度为100%的腧穴配伍有璇玑-气海;曲池-合谷;曲池、足三里-合谷;俞府、膻中-足三里;俞府、足三里-膻中;三阴交、合谷-足三里;天突、足三里-肺俞。结论:古代针灸治疗心衰主要症状经脉的选择多与其循行所过部位和联络脏腑密切相关,腧穴配伍以本经、同名经、远近配穴法为主。  相似文献   

12.
郁证病因复杂多样,疏肝理气,从肝治疗为主。郁证不独是肝,五脏病皆能产生郁证,七情皆能产生郁证;肝致郁,肝气郁结为本,精神抑郁、胁肋胀痛、痛无定处、善太息为标;心致郁,心神失养为本,精神恍惚、多疑易惊;脾致郁,脾虚血亏为本,多思善疑,纳差,面色不华为标;肺致郁,以肺失宣发为本,胸部胀满为标;肾致郁,阴精亏虚,阴不涵阳为本,情绪不宁,健忘,五心烦热,盗汗为标。七情也是郁证根本因素,经脉病候多表现出"标证"如:胸满、肋痛等。治病必求其本,从标本着手,"本"在疾病中占主导地位,"标"是由疾病根本病因产生或次于主要表现的症状;针灸治疗安全、方便、费用低,涵盖面广,恰当选穴可覆盖各种病因,明确治疗方向和目标,丰富治疗思路,找到根本原因,结合自觉症状,全面寻找病因;本证选穴,证治分类,以脏腑、七情选穴,按病因论治本证,经脉选穴及耳针治疗;标证选穴,根据症状选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找到针灸临床RCT治疗肩周炎研究中的用穴规律。方法:查阅网上文献,并依据其中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腧穴数据建立数据库,从选经、用穴、特定穴3个角度对用穴规律进行了分析。结论:十四经均与本病相关。腧穴应用上以阳经为多,阴经较少,经外奇穴也有较多的应用。腧穴选取上,局部取穴是主流的思路。另外,尚可根据受累经脉、辨证、解剖学特点及临床经验选用不同的穴位。特定穴应用较多,其中交会穴、合穴、原穴应用最多;八脉交会穴、八会穴、输穴应用其次;背俞穴、井穴、募穴、经穴、郄穴、荥穴的应用则很少,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经穴关系的层面来分类选穴的方法。先概述最基础的选穴方法,即所谓识穴知经,有经有穴,再阐述有经无穴、有穴无经的临床应用与理论概述,指出针灸选穴的方法虽然多样,在经穴取舍方面不论是"舍经求穴"还是"舍穴求经",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终究都要回归经穴互参,有经有穴。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穴用穴规律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过对 1 981~ 1 998年公开发表在 2 0 0余种刊物有关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和实验报道的论文 2 40余篇进行分析 ,拟从选穴、用穴规律角度出发 ,探讨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规律。结果显示 ,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选用经络多取任脉、督脉、膀胱经、肺经、胃经、大肠经 ,取穴多在胸背部 ,十二经脉中均有取穴 ,治疗以灸法、穴位敷贴、刺络拔罐等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此文以卒中后常见并发症痉挛为着眼点,对中医学关于痉挛病因的认识进行了分析,认为阴阳失衡、湿邪侵袭及阴虚血虚是痉挛的主要病机;在痉挛的针刺治疗方面,从针刺取穴的以痛为腧、特定穴、张力平衡针法及关键点区域取穴等角度,在经脉的整体性、联络性等方面,探讨了针灸缓解痉挛的选穴思路及理论依据,对于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对腧穴的选择,明.高武《针灸聚英.百症赋》曰:"百症腧穴,再三用心。"《席弘赋》云:"凡欲行针须审穴。"就是强调临症选穴的重要性。通常选穴方法包括有: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随症选穴等。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临床研究不断地深入,针灸选穴的内容也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反复研读中国针灸学会更新的两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的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后续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搜集整理针灸防治疫病的相关文献和古文经典,初步探讨此次抗疫过程中针灸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简称新冠肺炎)的诊...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PD提供参考。检索近5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针灸治疗PD的临床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23.0、SPSS Modeler 18.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性分析。筛选出24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提取出33组穴位处方。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关元、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地机和中极是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使用频次排名前6的穴位;最常选取的经脉为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就特定穴方面而言,主要选取募穴、交会穴、合穴;腧穴分布情况主要以胸腹和下肢为主。关联性分析结果提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核心腧穴处方为“关元、三阴交、气海、足三里、中极、地机”,核心穴对为“关元-三阴交”。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瘰疬的选穴规律。检索《中华医典》中针灸治疗瘰疬相关条文,筛选和提取条文原文、腧穴名称、腧穴特性、腧穴归经等,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腧穴处方数据库,对腧穴及其归经和特性进行频次分析;应用SPSS21.0软件对针灸复方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18.0软件分别对颈项部和胸腋部复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针灸处方314条,单穴处方236条;复方78条,其中颈项部复方53条,胸腋部复方25条。共涉及腧穴54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530次。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为天井、足临泣、太冲;最常涉及的经脉为手足少阳、阳明经;特定穴以合穴、输穴使用最多。聚类分析获得6个聚类群。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颈项部核心处方为曲池、肩髃、天井、肩井;胸腋部核心处方为大陵、阳陵泉、膻中、肩井、外关、支沟、渊腋、章门。分部复方关联分析所得核心处方与总复方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