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心疾病常伴有失眠,而失眠是加重双心疾病病情的重要因素。双心疾病伴失眠的基本病机为心"主神明"和"主血脉"功能的受损,一方面,正气不足,心神失其濡养而失眠;另一方面,气滞、痰浊、瘀血等病因阻塞脉道,阴阳不得相交而失眠,即"神明之心"和"血脉之心"同时受扰,故治疗上提倡以安神为要,双心同调。采用抗栓1号方补虚活血以安心神,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解郁化痰以通血脉,同时重视调和阴阳及情志疏导。  相似文献   

2.
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出入是形成正常睡眠一觉醒节律的生理基础,阴阳消长失常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结合脏腑虚实,从心肾阴阳水火不济、肝肾乙癸失涵、肝胆阴阳不和、脾胃阴阳升降失常、肾中阴阳失调等诸种阴阳失调来探讨失眠发生的机制,治疗失眠的原则是交泰阴阳。  相似文献   

3.
介绍郑爱华教授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气血阴阳俱虚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郑教授认为心悸之病,与脏腑关系密切,尤其是心脾,临床中尤以气血阴阳俱虚之证常见,注重从"虚"入手,运用炙甘草汤加味治之,以补气血而复脉通心,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炙甘草汤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方论解读、名医经验、研究设想三方面探讨了炙甘草汤,认为炙甘草汤通过补肾、肺之阴,益脾之气,以和调心之气血阴阳,故临床可用于潜在心主血脉功能不足者、与心有关的体华窍出现心阴血不足引起诸症者,以及与心阴虚有关的其他脏腑病变者。  相似文献   

5.
炙甘草汤证的核心应是"心动悸","心动悸"应解释为"心因运动而悸"较为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观点来看,仲景创炙甘草汤之治疗重点应为心功能不全,当然,"脉结代"(脉律、心律失常)在炙甘草汤证中亦不可或缺,炙甘草汤的确是治疗脉律、心律失常之良方,但其所治的脉律、心律失常应与心功能不全有密切联系。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应是心功能不全,并符合仲景所述的结或代脉象之一的脉律失常,且属于中医"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者。  相似文献   

6.
徐群明  余中方 《陕西中医》2003,24(3):287-288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最早体现双向调治的方书。究竞包含了哪些双向调治法 ?本文拟从众多的仲景方中 ,选《伤寒论》太阳病中的几个方剂为例 ,以中药方剂理论和现代研究资料为依据 ,作一探讨。   1 阴阳双向调治 炙甘草汤气血双补 ,阴阳同调。炙甘草汤所治脉结代 ,心动悸 ,气短 ,心烦等症 ,是由心之阴血亏虚与阳气不足这一对立病因所致。此为气血阴阳俱虚 ,实则阴阳两虚。治疗时若单补阴 ,则心气难旺 ,心阳更伤 ;若单补阳 ,则心血难复 ,心阴暗耗 ,故必须气血双补 ,阴阳双向调治。方中人参、炙甘草、大枣再现甘温大补心气 ;生地、阿胶…  相似文献   

7.
金晶  卢苏 《江苏中医药》2015,47(11):54-55
炙甘草汤作为阴阳并补的经方,主要用于治疗心性疾病。临床发现很多痛经患者通过炙甘草汤治疗疗效显著。进一步探讨表明,炙甘草汤在药理学研究上与痛经机理具有相关性,炙甘草汤适应证型与痛经的中医病机具有吻合性,"从心论治"思想与炙甘草汤治疗痛经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炙甘草汤为仲景千古名方,是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重要方剂之一。后世拘炙甘草汤为一隅,视其为主治"心"病之专方,殊不知峰回路转中另有乾坤。尊"损其心者调其荣卫"之旨,新议炙甘草汤的组方脉络及治疗根本,揭示其治不在"心",亦不在"调和荣卫",而在乎"脾胃"。  相似文献   

9.
从痰热论治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中医文献对失眠的论述主要有营卫阴阳、神主睡眠、脏腑失和三方面,以阴阳消长睡眠理论为指导,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痰为百病之母"、"人之诸疾悉出于痰",痰热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病机。痰热内扰、心神不安可致失眠,痰热致阳不入阴而失眠,痰热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失眠。故失眠均可从痰论治。温胆汤经历代医家临床应用及现代实验及药理研究也充分被证明了治疗失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正>失眠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心肾受伤而阴阳气血精神失调,水火不济阴阳失和常导致睡眠异常。《伤寒论》中有很多对失眠的描述,如"不得眠"、"不得卧"、"卧起不安"等[1]。孙立军主任医师从《伤寒论》少阴病的角度辨治失眠疗效较好,现报道验案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霞霜  张斌霞 《河南中医》2020,40(4):548-551
张斌霞教授治疗慢性失眠遵循平调阴阳,补虚泻实的总治法,认为慢性失眠发病多与心、肝、脾、肾四脏密切相关,以心肾为根本,肝胆为枢机,脾胃为通路,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辨证,侧重有所不同。张教授治疗失眠强调以阴阳为纲,认为不论采用何种治疗都应遵循"平调阴阳,引阳入阴"的治疗大法,不可忽视阴阳变化,而一味安神。张教授治疗慢性失眠,以疏利肝胆为法,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尤爱甘松一药,因其性甘温,除醒脾健胃外,还可理气开郁,有肝脾同调之功。张教授治疗慢性失眠避用破气消积药物,取厚朴花而非厚朴,因厚朴花理气化湿无厚朴燥湿下气之力,花类药物质轻升散,可更好助脾胃升发清阳。张教授认为,慢性失眠病程较长,具有久病多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久病致郁、久郁生痰特点,补虚多从肾入手,根据病邪性质,选择性配伍化瘀通络、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之品,常有良效。  相似文献   

12.
炙甘草汤为张仲景始创,后世对其的探讨研究一直延续至今,仍未定论。此文查阅和收集了古今关于炙甘草汤的相关文献,摘取自汉朝以来历代医家对炙甘草汤之组成、功用、配伍之论述,深入对比分析,认为其方证为"营卫气血皆虚,阴阳俱衰",治宜气血阴阳俱补。此外,参考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提出炙甘草为方中之君药,有助于指导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发挥更好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心阴阳两虚之心动悸、脉结代.笔者近年以该方为主治疗心律失常4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贾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0余年,擅长诊治内科疾病,尤其在治疗失眠有独到之处,现将其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贾斌教授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衡,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密切相关。表现为失眠健忘,心悸,烦躁易怒。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故失眠主要为心、肝、脾三脏之阴阳偏盛偏衰或其相互间功能失调。或郁怒所伤,肝郁化火,内扰心神;或思虑太  相似文献   

15.
“阳不入阴”理论源于《灵枢·大惑论》,创立之初即用来阐述失眠的发病原理。失眠是临床上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迁延难愈,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围绕“阳不入阴”理论,围绝经期失眠总病机可归纳为阴虚、阳亢、阴阳交互通路受阻三个方面:“阴虚”病机主要责之肝肾阴虚,“阳亢”病机主要责之心肝火旺,“阴阳交互通路受阻”病机则责之血瘀、痰浊阻滞阴阳之正常相交。针对不同病机,临证可采用补益肝肾、清肝降火、活血化瘀、祛痰化浊等方法,以使阴阳相交,夜能安寐。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曹理璞 《河北中医》2010,32(11):1648-1649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致病机制复杂多样,心肾不交为失眠常见致病机制之一。神发于心而交于肾,心与肾的关系,以五脏而言,心为阳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以五行属性而言,心属火,而藏神,肾属水,而藏志;从生理上,水升火降,坎离交泰,心火下降于肾以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升以滋心火,使心火不亢,心肾之间这种阴阳升降平衡、阴阳相交之关系称为心肾相交。  相似文献   

17.
更年期失眠是常见病症,属于中医学"绝经前后诸证"不寐"的范畴,多由心、脾、肝、肾等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引起。笔者试从养血安神、交通心肾、清宣郁热、和解少阳、补益心脾、调和营卫六个方面,详细探析经方治疗更年期失眠的理法方药,以期为临床更好的应用经方辨治更年期失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飞泽主任中医师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获益匪浅,现试述其从心论治口糜病经验。中医学认为,口糜病与五脏的气血阴阳失调关系密切。脾胃升降、肝之疏泄、肾之封藏出现异常都会导致口糜病。李师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又为君主之官,故口糜病的发生发展亦总关乎心,心的气血阴阳失调当为口糜病的最重要病机,治疗中也应执"心"之牛耳。同时临床中失眠、焦虑、心悸等心系疾病,患者常出现口糜,也印证其与心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失眠可归属"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范畴。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病机总署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涌泉穴为肾经之井穴,又是肾经经气始发之处,通过穴位本身及利用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起到滋阴降火,填精益髓,引火归元,使心肾交通,维持心肾正常生理功能,可调整肾经经气,还可激发全身正气,具有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平衡阴阳之功,使心肾交通,不仅治疗失眠,还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体现整体观、辨证观和治病求本,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成杰辉  范宇鹏  杨志敏 《新中医》2019,51(8):315-317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睡眠紊乱和相关日间症状持续3个月或以上者,则为慢性失眠。失眠日久伤及肾元,导致元阴元阳受损、阴阳失调,加重睡眠障碍,造成恶性循环。临床上治疗失眠常常疗效欠佳,特别是长期失眠的慢性患者,治疗起来更为棘手。笔者从肾与失眠的关系论治慢性失眠,据肾阴、肾阳、肾精之虚损情况,分别施以"滋阴安神,交通心肾""温阳补肾,潜阳安神""补益精血,固肾安神"之法,以提高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