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失眠证治心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经验及临证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2.
慢性咳嗽中医证治探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咳嗽在中医学上属"久咳"久嗽"顽固性咳嗽"范畴,病位在肺,与胃、肝、脾、肾、心等脏腑内伤功能失调相关。临证时医家多辨其病机,审因论治,总体上多以脏腑为纲,以阴阳虚实为本,治疗时在辨证基础上施治以相应方药,而各家又有不同侧重与经验,在临床施治中亦多有其成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食管癌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心得、用药特色等方面总结了刘华为教授运用"脏腑气机气化理论"治疗食管癌的证治经验。刘华为教授认为虚、痰、气、瘀相互交结是食管癌发病的病理特点。临证主张详辨虚实,因证施治、重视脾胃、强调疏肝、注重气机调畅,重视中药对放、化疗及手术后患者的治疗。经长期临床实践,在食管癌的辨证施治方面独具特色,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胡希恕先生认为咳嗽与痰饮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咳嗽多从痰施治,部分干咳患者未必是痰饮作祟,亦可考虑痰饮致咳。然咳嗽一病,临证之时仍需辨证施治,最终落实到方证相合,方能效果出奇。  相似文献   

5.
薛艳  张炜 《江苏中医药》2020,52(2):14-17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咳嗽的关键病机,气病生痰、痰阻气机常致肺失宣肃发为咳嗽。止咳化痰为咳嗽的重要治法,再论止咳、化痰之法,则以"治气"为要——或益气、温气、纳气以复肺脾肾之机能而化痰止咳,抑或理气、降气、清气以调肝胃肺(大肠)之气机进而止咳化痰。临证宜深谙"治咳先治气"的中医机理,重视治气在咳嗽治疗中的关键作用,灵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介绍天津市已故名医任宝成治疗咳嗽的经验。从辨证和施治两方面列举咳嗽的主要证型和理法方药,并进一步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别阐述感冒咳嗽、肺炎咳嗽、哮喘、百日咳的临床治疗经验,概括性总结任老对各种咳嗽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以及对各种咳嗽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临证力倡辨证,注重审因求机、方证相应;主张辨证分层次,擅于把握主证与兼证;证候辨轻重,避免机械地见是证而用是方;施治按阶段,主张扶正祛邪先后相宜等四个方面结合具体病案,介绍徐珊临证灵活辨证论治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其病机复杂繁多,有外感与内伤之分。李灿东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经验丰富,临证中结合福建的地域气候特点,认为本地域咳嗽的发生不离痰与湿。治疗上常以化痰为主,此外,临证时还强调"辨证,辨人,辨病,辨机,辨症"相结合,即"五辨"。  相似文献   

9.
临床常见导致不孕症的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炎性不孕、卵巢早衰及免疫性不孕等。李祥云教授认为"肾虚血瘀"为不同原因不孕症的主要病机,以"补肾祛瘀"法为主辨证施治,临证中针对不同原因不孕症又各有侧重,有所增补。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建林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2):766-767
通过总结江苏省名老中医黄树纲教授的多年临证思想,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前列腺炎的常见病因、病机、病理基础及辨治原则,旨在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邵朝娣教授辨治慢性肾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珍  邵朝娣 《新中医》2001,33(4):9-10
邵朝娣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证侯关系密切,病机正虚邪实,在脏与肺、脾、肝、肾相关,治疗推崇谨守病机,辨证施治,临证中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虚实,重祛邪,重祛邪,辨证侯,重调肝,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素领临证善于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合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强调紧抓"胸满烦惊"的主症,重视"少阳枢机不利"的病机特点,将辨病和辨证有机结合,兼顾对症处理,推崇合方应用,临证多合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百合地黄汤等。其病机认识、临床药理研究、用药规律与特色、辨治施治等方面,对临床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飞  韩洁茹  姜德友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409-1411
基于中医临床思维研究,方剂分为经方、时方和经验方三类.经方普简效廉,时方审机立法施方,经验方为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或民间验方之精粹.临证之时优先选择经方,方证相应;次选时方,辨证施治;经时方无方可选,考虑经验方;疑难杂症、复合病症,四诊合参,自创新方,病证相合,审机参变.方无优劣,疗效至尚,四诊相参,辨证施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4.
正曾定伦主任中医师治疗咳嗽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喜用宣上、化中、泻下三法施治,辨证兼予驱邪、补虚、滋阴兼泻下之法,现将其临证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素问·咳论》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所致,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引发咳嗽。肺主气,司呼吸,上连咽部,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华  相似文献   

15.
问题提出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辨证施治的原则集中体现在临证过程中证法方药的有机统一,即辨明病证、确立相应治法、选择体现此治法的成方,进一步根据病证特点,确定对所选成方进行化裁的必要性:或直接用全方,或增减方中药味、调整剂量,务使方中的全部药味及其相互关系与病证(主要是病机)高度吻合。这是中医临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玉香  翁梅芬 《新中医》2004,36(1):63-64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为主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笔者临证中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以贝母瓜蒌散为主方辨证施治,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疸的辨证施治,当以罗天益《卫生宝鉴》的阳、阴两大证型为纲,以《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等九疸三十六黄适当取舍为目,结合天人合一、脏腑经络、天时地利、素体禀赋、病因病机、脉象舌苔等辨证施治,以求切合临证之实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通过对鼻衄临床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辨证施治,应用固冲降逆之治法,采用耳针治疗,效果满意,故报道体会,以供临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陆石俊  赖祥林 《新中医》2014,46(4):18-19
赖祥林主任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以中医为主治疗脾胃病、肾脏疾病及老年病,尤其对治疗老年性胃脘痛颇有见解,认为老年性胃脘痛病机以偏虚居多,肝气犯胃为次,临证辨证施治,衷中参西,重视"衡"法,注重生活饮食调养。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鼻痒、喷嚏频频、流清鼻涕、鼻塞、咳嗽、胸闷、喘息)同时兼有鼻、支气管(肺)特征,本人认为外感风邪、痰阻气痹、肺气失宣为共性病机,提出祛风宣痹、疏肝化痰是其基本治法,但临证时仍需要辨证施治,灵活化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