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通穴妙用     
裴蕾  戴晓矞 《河南中医》2014,(6):1173-1174
肺、脾、肾之三脏功能失调为鼻鼽发作之内因,感受风邪异气为外因。治疗当扶正祛邪,即补益肺、脾、肾,祛风散邪通窍。针刺鼻通穴能通利鼻窍局部拘挛之经络气血,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周宜强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450002)笔者认为治疗慢支应重在肺、脾、肾三脏。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三脏受损则脾失健运,肺失治节,肾不纳气而成咳喘、痰饮诸症。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  相似文献   

3.
陈珂  何泽云 《中医药导报》2023,(4):206-208+212
总结何泽云从肺论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何泽云认为慢性肾脏病属中医学“虚劳”范畴,根本在于脾肾亏虚,湿浊内蕴,治疗当以补益脾肾为基础。而肺肾二脏协同调节水液代谢,金水相生,故何泽云主张从肺治肾,运用自拟二冬汤治疗慢性肾衰竭兼有气阴两虚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孝叁 《光明中医》2010,25(9):1705-1705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中医肺胀范畴,中医多从气、痰、瘀及肺、脾、肾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益气补中、升清降浊的重要。培土生金、补益宗气应作为重要的治疗法则。现从病机和治疗两方面分述之。中医理论认为肺居高位,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一  相似文献   

5.
李灿东教授认为“虚、气、痰、瘀”是肺结节的病机特点,病位在肺、脾、肝、肾,正虚为本,气滞、痰湿、瘀血为标。有症状患者证候多以肺脾气虚、肺肾两虚、气阴两虚、肝气郁滞、痰湿蕴肺、瘀血阻络为主,无症状者临证注重辨人论治、辨机论治、辨病论治相结合。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扶正以补益肺、脾、肾为主,祛邪则根据气、痰、瘀的兼杂特点,予理气、化痰、行瘀等治法,以达到散结之功。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最多发的精神性疾病之一,故对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的中医机理进行探讨,认为抑郁症是以心气不足、肝气不疏为主要病机,进而影响到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并可导致气血营卫不和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而甘麦大枣汤可补益心肝脾肺之气,调和气血而精神治、悲忧解。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家传承、创新历代中医特别是张锡纯胸中大气(宗气)理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在病机研究及临床治疗以中医宗气理论作为指导的医学流派——中医宗气学派。中医宗气学派临证善于使用调补大气治则:“调”即调节大气的气机,若大气郁滞者,通行之,通行即是要排除大气运行之障碍,如内舍于脏腑经络的瘀血、痰饮、滞气及其他内外邪气;“补”即补益大气,依其生成来源与布散动力,主要有补益肺、脾、肾精气及补益心、肝、肾阳气两端。大气虚损者以补益为主,若伴微邪,辅之以调;大气上逆者以调节为主,若伴气虚,辅之以补;大气下陷、涣散、郁滞者,调补结合。百病皆生于气也,笔者作为中医宗气学派传承人,运用调补大气治疗大法治疗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膀胱,以及全身肢体经络、气血津液的虚实夹杂性慢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脏腑辨证”是治疗血液病的“精髓”。患血液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贫血与脏腑关系密切。所谓“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肾主骨生髓造血”,对各种贫血多采用补脾益肾之法,其道理是:“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化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血之源在于肾,气之源在于脾,脾为肺之母,肺为气之宫,肺气伤必救于脾;而肾为肝  相似文献   

9.
石老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机以肺脾。肾不足,痰饮伏肺为主,应分期治疗,以补益脾肾、化痰蠲饮为治则。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认为,过敏性哮喘是由于肺、脾、肾三脏虚弱引起的,造成肺里始终有"一块痰",一旦感受外界邪气刺激,痰就会阻塞气道出现喘憋。治疗以补益肺、脾、肾为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单纯中医辨证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近10年中医药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治疗的文献进行总数分析,可以看出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补肾法、补脾法、肺脾同治法、肺肾同治法、肺脾肾三脏同治的补益法;扶正兼顾从痰从饮而治、扶正兼顾从痰从瘀而治的祛邪补益同治法.希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启发,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程度减轻,乃至不发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气虚宜掣引之"的理论阐述了"掣引"之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掣引"之法是指在本虚标实的情况下,采取挽回、导引阳气上升,补其气而升其阳的治法,以调畅气机令补而不滞。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腑,病因病机复杂,以脾肺肾三脏亏虚为本,肠腑湿瘀互结为标,认为脾失健运、水湿停聚为本病发生的始动因素,肺失治节、气血壅滞、久病及肾、关门不固是该病发展的关键。若单用补益之剂恐闭塞气机、有恋邪之弊,故治宜"掣引"之法。根据张景岳对"掣引"的释义,具体治疗通过温补脾气、益气升阳、提掣肺气、调和气血、摄纳肾气、平衡阴阳的方法掣引脾肺肾之气,以达到扶正祛邪、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气虚宜掣引之”的理论内涵阐述“掣引”之法治疗产后尿潴留。“掣引”之法是指在本虚标实的情况下,采取导引、升提阳气从而补气升阳、畅通气机,令其补而不滞。产后尿潴留病位在膀胱,总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肾失蒸化,肺失治节,脾失运化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若单用补益之剂恐有壅滞气机、助邪之弊,故治宜“掣引”之法。根据张景岳对“掣引”的释义,通过温补脾气、调畅气机、提掣肺气、温肾纳气、以补为通的方法掣引肺脾肾之气,以达到扶正祛邪、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小便排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气尤其脾肾之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又通过文献引证及临床研究,分别阐述了不同情况的气虚、阳虚,补益脾肾的原则、应用。认为益气、补阳在阴、血之先。强调了阳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人参配代赭石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一个经典药对,在治疗喘证的过程中有其独特效果。结合历代中医本草著作、经典条文及医案,探讨人参、代赭石治疗喘证的机理,认为人参可大补元气,补益肺脾肾气,使肺气宣降协调,肾正常纳气,脾气正常运化则喘证自止,主要应用于肺脾气虚之喘证;代赭石重镇降逆,重坠之性,驱浊下冲,主降肺胃之逆气,主要应用于胃气上冲犯肺之喘证。人参大补元气,补益太过可导致元气上逆,易加重喘咳;代赭石降逆配伍人参,可避免人参迫气上升太过。二药并用,一升一降,宣降相宜,以成安肺之功。通过探讨其性味及临床运用,发现二药配合对阴阳两虚型喘证的治疗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6.
王红  李志道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21-1122
人参历为大补元气之圣药,元气是根于肾的,但是参照归经理论,人参归为脾肺经或者脾肺心经,是不能直接补元气的。从元气补充理论着手,足三里作用提供佐证,以及今人提出的人参应归肾经学说,提出人参大补元气,其实为补益脾肺心之气,通过流通气化,起到滋补元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宗礼教授认为肾性血尿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外感风热、湿热蕴结、瘀血内阻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分肾阴亏虚、脾肾两虚、外感风热、湿热蕴结、气阴两虚、气滞血瘀6型。治疗上主张治病求本,补益脾肾;维护气阴,忌用温燥;活血化瘀,止血而不留瘀;注重湿热之邪致病;时时顾护胃气;注重饮食与调护。  相似文献   

18.
任脉是人体阴经脉气之总汇,为诸阴经之海.人体之气与肾、脾、肺密切相关,先天之精气,需依赖于肾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水谷之精气,需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物中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故肾、脾、肺的功能异常可直接影响气的生成及正常生理效应,从而出现一系列气的病理变化.肾、脾、肺三经均为阴经,而任脉为诸阴经之海,故调气的穴位多分部在任脉上,主要有膻中、中脘、气海穴等.此三穴都有调气的功能,但又各具特点,现予分叙之.  相似文献   

19.
任脉是人体阴经脉气之总汇,为诸阴经之海.人体之气与肾、脾、肺密切相关,先天之精气,需依赖于肾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水谷之精气,需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物中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故肾、脾、肺的功能异常可直接影响气的生成及正常生理效应,从而出现一系列气的病理变化.肾、脾、肺三经均为阴经,而任脉为诸阴经之海,故调气的穴位多分部在任脉上,主要有膻中、中脘、气海穴等.此三穴都有调气的功能,但又各具特点,现予分叙之.  相似文献   

20.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痴呆发病的高危因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早期防治十分重要。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从脾肾入手,脾肾同治,并相应的采用温补脾肾之阳、补益脾肾之气的治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