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颈部“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抽样取51具较新鲜成年人尸体,其中男尸21具,女尸30具,定穴、冰冻后,用解剖学断面方法切割,然后等化冻后,测量穴位皮肤浅点至引起危险的深点之间的距离,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经研究,最后得到的安全深度是,风府穴40.08mm;哑门穴38.10mm;风池穴39.7mm;睛明穴34.25mm  相似文献   

2.
从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手法及治疗目的等方面进行针刺的规范化研究,认为膝周穴位针刺多宜直刺,针刺深度宜为1~1.5寸,刺激量以放射1~3次为宜。  相似文献   

3.
胸部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抽样取51具较新鲜成年人尸体,其中男尸21具,女尸30具,定穴、冰冻后,用解剖学断面方法切割,然后等化冻后,测量穴位皮肤浅点至引起危险的深点之间的距离,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经研究,得到胸部23个危险穴位引起危险的平均深度,并对胸部23个危险穴位提出了针刺安全深度。  相似文献   

4.
针刺意外穴位的安全深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机取 5 1具较新鲜成年人尸体 ,男尸 2 1具 ,女尸 30具 ,定穴 ,冰冻后 ,用解剖学断面方法切割成穴位断面标本 ,待自然化冻后 ,测量穴位皮肤浅点至脏器深点间的距离 ,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 ,得到 70个易出现针刺意外穴位的安全深度 ,供针灸临床医生针刺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肖淑华  魏连海  郭义 《中国针灸》2012,32(3):261-263
对针刺穴位组学的研究进行探讨.首先要明确针刺穴位组学的概念,可以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上去理解.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模式和分析方法,充分发挥我国古典针灸医籍、医案及各大医家临床经验的优势,只有这样我国针刺穴位组学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近年来应用影像学技术研究的危险穴位针刺深度情况进行总结综述。方法:将应用传统尸体解剖法与现代影像技术法对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不同学者对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计算标准不统一;被试者选取范围过于局限,BMI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研究对减少针刺意外、提高针刺安全性有重要意义,但是进一步研究需要统一计算标准并扩大实验样本和选取范围,制定更加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 一、针刺“得气”的临床意义‘得气”一词,渊源于《黄帝内经》“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什么是针刺之“气”呢?《灵枢》曰:“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说:刺中穴位以后,针下就好像有一条巷道、通路一样,往来窜行,这与针刺的感传现象相仿佛。此外,“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为实;觉酸为虚。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后用弹努循扪引之,引之气犹不至,针如插豆腐者死”等,针刺过程中病人的各种感觉如酸、痛或医生感觉针下沉重、紧满等都是“得气”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针灸作用的基本原理,笔者从针刺信息的角度,认为穴位是针刺信息传递的"放大器",穴位局部作为针刺刺激的初始应答部位,是针刺起效的源头环节,穴位可使针刺物理信号转化为生物信息,使针刺信号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等不同系统得到响应,从而放大了针刺信息,起到"小刺激、大反应"的作用。在整体认识、系统把握针刺作用途径的基础上,从针刺穴位的初始环节认识穴位的基本功能,为解释复杂的针灸作用原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沈龙媞  沈克非 《针刺研究》1989,14(1):292-293
为探索针刺镇痛效应,我们分别以中枢和命门为主穴观察电针刺激两组穴位对体表痛觉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穴位特异性,提高针刺的镇痛效应,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针刺的安全性,如针刺体位、深度、方向、针具等,这些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和《针灸甲乙经》中均有丰富的论述,但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本研究通过对《黄帝内经》和《针灸甲乙经》分析、总结,归纳、提出与针刺操作安全性有紧密联系的各种要素,以期为临床安全针刺操作提供借鉴,保障安全针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局部TOLL样受体4(TLR4)在针刺后穴位局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40只。每组的40只大鼠再随机分8个时点(即刻、15 min、30 min、1 h、2 h、4 h、8 h、24 h),每个时点5只。采用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穴区皮肤肌肉组织中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空白对照组,各指标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针刺组针刺后TLR4、HMGB1、IL-6、TNF-α浓度升高,而IL-1β浓度无明显变化。对每只大鼠穴位局部TLR4与其他指标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针刺后HMGB1、TNF-α与TLR4的相关性增强,IL-6与TLR4的相关性减弱,IL-1β与TLR4的相关性针刺前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穴位局部TLR4介导的通路可能是针刺后穴位局部炎症反应产生的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2.
穴位针刺三叉神经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CT定位下风池穴安全针刺角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初步研究了风池穴CT定位下拟刺向3个方向(鼻尖、对侧内眦和对侧眼球)的安全进针空间角度和危险角度。结果刺后对侧眼球危险怀最大,将伤及延髓;刺向鼻尖方向危险性最小,只会伤及椎动脉;刺向对侧眼内眦时,将伤及椎动脉,少数可损伤延髓。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风池、扶突穴位采用MRI和尸体断层解剖测量出针刺危险深度,计算出安全深度,为临床医生针灸操作提供安全参考指标.方法:(1)选取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筛选出研究对象30例;(2)用同身寸法取穴定位和标记,穴位进针点用医用胶布贴上鱼肝油;(3)在MRI断面上测量体表鱼肝油影像至危险点解剖结构的直线距离;(4)筛选10例适中体型男性尸体,体表穴位定位,低温冷冻后用高速带锯切割,在断面上用游标卡尺测量穴位体表至危险点解剖结构的直线距离;(5)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斜刺风池、扶突穴的危险深度和安全深度 MRI组与尸体组比较,P<0.05,具有差异.结论:适中体型男性斜刺以下穴位的平均安全深度的最大值为:风池36 mm,扶突14 mm.  相似文献   

15.
针刺穴位的组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1975,(6)
色觉障碍,在眼科临床上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后天性常见的原因为视神经萎缩、烟酒中毒弱视或某些眼底疾病所引起。一般所称“色盲”乃指先天性色觉障碍。1798年英国Dalton本人和其弟均有“色盲”,他并首先记录和报告“色盲”。“色盲”与遗传有关,为双眼性,男较女  相似文献   

17.
家兔针刺“得气”与穴位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针刺麻醉与针灸临床实践中,针刺“得气”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得气”的穴位结构基础是什么?有关这个问题争论很多。据报导,在人体“得气”实验中,受试者针感(包括酸、胀、重等感觉)、医生手下沉紧感以及穴位肌电的发放三者有密切的关系。以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无法获得针刺时动物的感觉,而只能借助于针刺过程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和穴位肌电的发放两项指标来观察“得气”与穴位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定穴位针刺的减肥功效。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非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营养肥胖造模方法复制肥胖模型大鼠,实验第4周行干预治疗,13周结束,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肥胖lee’s指数,并采用酶法检测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清HDL、TG、TC水平。结果治疗前,模型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体质量、Lee’s指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非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P<0.05或P<0.01);治疗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脂TG、T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G、TC含量降低,HDL含量上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模型对照组与非特定穴位针刺治疗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定穴位针刺治疗可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以及提升血浆HDL水平,降低血浆TG、TC水平,具有较好的减肥效应。  相似文献   

19.
背腰部穴位针刺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建华 《中国针灸》1998,18(7):403-404
通过解剖学方法 ,研究了 5 1具成年人尸体背腰部腧穴的安全针刺深度 ,以对这些穴位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电针针刺“曲池”“外关”穴位促进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确诊为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电针针刺治疗,穴位选择“曲池”和“外关”两穴;对照组加用假针刺治疗,1次/d,30min/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所有患者均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功能评价表(FMU)、改良Barthel评定指数(MBI)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FMU评分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U和MBI评分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患者FMU和MBI评分进步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针刺“曲池”“外关”穴位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