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浊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生理产物与病理产物两个方面,浊邪是多种疾病的病因,例如高血压。现从浊论治高血压的理论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巍  熊兴江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8):1251-1254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使高血压病的中医学病机演变规律也发生相应改变.研究发现,代谢紊乱是现代高血压病的重要特征,亦是导致高血压病发病的重要环节.补充替代医学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有显著治疗作用,中医药是其重要治法.浊邪(痰浊、瘀浊)内阻,肝阳上亢是以代谢紊乱为主高血压病的关键病机,临床上,运用化浊平肝治则治法治疗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从浊毒论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中医学、现代医学及当今环境、社会变迁探讨高血压病产生浊毒的机制及浊毒在本病中的演变规律,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阐明浊毒既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也是高血压病病变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并且指出适时运用芳香化浊、清热解毒之法清除体内浊毒,临床常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杨富荣 《吉林中医药》2012,32(5):437-438
眩晕的病机综诸家所论,不外虚实2端,或以虚证立论,或以有余为症.肺脏功能不全可致眩晕,治疗宗“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原则,温阳化饮.现代医家研究亦为高血压从肺论治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5.
从肝论治高血压病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病广泛,古人云“肝为万病之贼。”肝气虚.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在病理上对脏腑组织气血津液有着广泛的影响。高血压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因此,从肝调控脏腑气血津液论治高血压病是有其病理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徐静  孔令彪 《北京中医药》2017,36(10):923-925
从肺与现代医学高血压产生的病理机制的关系、肺的中医生理特性等方面,探讨高血压病从肺论治的理论依据。对于高血压伴有肥胖、肺功能降低或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单纯采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镇肝熄风等法治疗效果不佳。此类患者较胖,痰湿症状明显,临床从肺论治,予宣肃肺气、理气化痰、淡渗利水之法辨证加减,治疗效果较好,为此类高血压病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肝健脾化浊法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文 《广西中医药》2005,28(1):16-18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30%-40%,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性高血压病一般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升高,收缩压≥18.6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发病特点为血压波动性大,收缩压升高明显,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正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的心血管综合征,往往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没有高血压病病名的记载,高血压病在中医体系中,可以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流行病学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约3亿,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2])。  相似文献   

9.
10.
浊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引发多种的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从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有湿浊、脂浊、痰浊、瘀浊等致病因素。现对其辨证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三焦作为物质运行、代谢及化生的通路,是“癌浊”病机理论的核心。三焦气化失司,浊邪内生,是“癌浊”形成的重要环节。在“黜浊培本”学术思想指导下,临证时从三焦论治“癌浊”,提出“疏利三焦,治取中州”的治癌理念,截断病势,给浊以出路,并验之临床。  相似文献   

12.
心火亢盛是高血压病重要病机,治疗当以清心泻火为原则。且心火常与肝火、肾虚合并出现,形成心肝火旺证、心肾不交证。然而多年来清心泻火论治高血压病并未获得足够重视。文章在总结古今医家认识及现代研究的基础上,论述清心泻火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从瘀论治高血压病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既往多责于肝阳、肝风、痰浊为本病的病机,论治上则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豁痰化浊等为常规法则.随着有关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的进展,有的学者认为脉络瘀阻、血供失调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提出活血化瘀的新治法.但只限于活血方药的临床应用,鲜有致瘀理论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活血化瘀的角度论述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途径提供某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从络论治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其患病率高 ,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 ,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病愈来愈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 。建国以来 ,我国就一直很重视运用中医治疗高血压病 ,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应当看到 ,至今为止 ,我们仍未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较佳方法。因此 ,突破传统的理论束缚 ,探索一条治疗该病的新途…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古代文献关于饮病和现代医学关于高血压病的认识,饮病与高血压病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从发病机制上都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近年来,痰饮成为高血压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并贯穿于高血压病发病的始终。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具有化饮功效的方剂在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实践中已取得较好疗效,但始终缺乏从饮论治高血压病的辨治纲要。因此,将饮邪引入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之中,对其做系统性、理论性的探讨,并总结出一套治则治法,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王新陆血浊理论探讨化浊药物临床应用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前期血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王新陆教授临床辨证应用清化血浊功效药物进行总结,认为凡是在血浊理论指导下具有理血化浊,使血液恢复其清纯状态,或正常循行规律的一类药物,称为化浊药。对常用的化浊药荷叶、焦山楂、决明子、制水蛭、酒大黄、赤芍、路路通、虎杖、何首乌的临床应用规律进行总结,并在证效关系、量效关系、修制与配伍、援药理论应用思路四方面对化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7.
姜茜  王彦刚  周平平 《新中医》2019,51(1):265-267
<正>郁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胃脘胀满或易怒易哭等为主要表现~([1]),《中医大辞典》认为:"凡滞而不得发越之病,总称郁证,简称郁"。此病属于西医的焦虑抑郁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多动少的生活状态使得处在焦虑抑郁状态的人数逐年增多。研究表明,有长期胃炎病史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2]。王彦刚教授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诊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从痰浊瘀血理论论述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因、病机,确立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原则。文章通过研究名老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文献中关于痰浊瘀血与老年性痴呆的论述,运用中医学理论系统论述痰浊瘀血与老年性痴呆形成与发展的关系,指出脏腑气血阴阳俱虚是老年性痴呆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痰浊瘀血是老年性痴呆的直接原因。痰瘀之邪上蒙清窍、阻痹脑络,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神志方面的一系列疾病,故应重视痰瘀理论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从血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血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意义。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枢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导致血浊的发生,血浊是动脉粥样硬化诸病机产生的基础。清化血浊有助于祛痰、活血、清毒,是动脉粥样硬化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发现湿浊毒贯穿疫病全程,提出了从湿浊毒论治的观点。武汉地处长江边,湿润多阴雨,形成了湿浊毒疫疠之气致病的地域自然条件。COVID-19患者早期见发热、乏力、周身酸痛、纳呆、大便黏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苔白厚腐腻,脉濡或滑;疾病进一步发展后表现为低热、或身热不扬、或未热、脘痞呕恶、便溏,这一系列的症候群均是湿浊毒的临床表现。临床症候错综复杂,真假难辨,必须掌握见虚非虚、见实非实、见燥非燥、见热非热辨证四大要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将本病分为4期9个证型,其中有4个证型从湿浊毒论治。我院协定方"祛湿化浊排毒汤"具有祛湿化浊、保肺排毒之功,治疗COVID-19获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