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总结徐景藩教授分三型治疗胃病的经验。方法:搜集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病病案,归纳、分析其证治规律,并举三个典型病例进行详述。结果:徐景藩对脾胃病强调定病、定位、定性,重视腹诊,并将胃脘痛分为中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和胃阴不足证三个主要证型,善于发挥升、降、消、补、润、燥、清、化八法的运用经验,其处方往往是集药治、食疗为一体。结论:徐景藩教授的治脾胃病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景藩教授诊治脾胃病用药经验拾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景藩教授从医近60年.学验俱丰.尤其在诊治脾胃病方面经验独到.归纳出杏蔻橘桔开泄法、养血柔肝用归芍、疏养和中麦谷芽这三条基本用药经验.徐老认为开泄法也属于“苦辛通降”之范畴,既有通降中焦胃府之功,又兼宣畅上焦肺气之效;而对于肝胃阴血亏虚者,常以当归、白芍同用,二药合用,养血柔肝.滋润胃腑,辛而不过散,酸而不过收;对于胃炎、胃溃疡辨证属脾胃气虚证或胃阴不足证者,临床当选用补益脾胃或滋阴养胃剂,并配麦芽、谷芽使补中寓消,补而防滞.符合“通补”的原则临床验之多获佳效。 相似文献
3.
周玉杰叶斌缪文学梁雅琪 《中医临床研究》2023,(26):93-9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总结何晓晖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选取何晓晖教授治疗脾胃病的门诊医案1 191例,建立中药数据库,统计药物频次,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何晓晖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中药有168味,高频中药(≥160次)有29味,单味药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半夏(1 063次)。最常用的药物有半夏、蒲公英、黄连等。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半夏-海螵蛸、半夏-白术、半夏-黄连、半夏-蒲公英等关联较高。聚类分析显示,厚朴、莱菔子等常搭配使用。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包括半夏、北沙参、丹参等。结论:何晓晖认为脾胃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实以湿、瘀、食积为主;虚以阴虚、气虚为主。治疗强调标本同治,以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消食导滞为主。 相似文献
4.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575-157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来探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遣方用药的规律。方法:将李东垣创立的74首方剂分为脾胃虚损、饮食内伤、饮酒损伤3组,并运用数据处理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对其进行整理和挖掘,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结果:李东垣论治脾胃病以虚损为本,以调畅气机和祛除湿浊为治;病机方面,脾胃虚损组以虚损为主,饮食内伤组虚实并举,饮酒损伤组以邪实为重,各不相同。治疗方面,脾胃虚损组以甘温补中法为主,食饮损伤组则以辛开苦降法为治。其外,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食饮损伤而致的痞痛积聚。结论:李东垣擅长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以食饮损伤为主的脾胃病,甘温补中法则多用于以脾胃虚损为主的脾胃病,并且从血证角度论治痞痛积聚丰富了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内服方药的性能,探讨何老治疗脾胃病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老2013~2014年治疗脾胃病的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何老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前20味按频次大小依次为炒神曲、炒鸡内金、薏苡仁、法半夏、藿香、紫苏梗、桂枝、大腹皮、山楂、黄连、砂仁、厚朴、枳壳、甘草、竹茹、鹿茸、瓜蒌、佩兰、巴戟天、黄芩等;使用最多为补益药,其次为清热药;入脾胃经和肝胆经药物最多;药味多为甘、辛,药性以温、寒为主。结论:何老治疗脾胃病以健脾益气、消食化滞、祛湿化浊为治疗总则,临床辨病、辨证、辨状态相结合,处方配伍寒温并用和其阴阳,辛开苦降调畅气机,补泻兼施顾其虚实,其用药灵活,传统药物辨治与现代中药特异性辨治相结合,标本兼顾,使脾气升,胃气降,气机通,中气旺。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软件,分析民国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经验及规律,在传承与发扬经典的同时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疗脾胃病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通过软件中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熵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并通过高频药物的提取挖掘出新的处方。结果: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61首处方,涉及中药69味,用药频次以平性药居多,药味以甘、苦味为主,主归脾、肺、胃经,高频(频次≥7)药物18味,高频(≥12)药物组合11组,新处方6首。结论: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张锡纯治疗脾胃病注重平补,善用肺脾同补、肝脾同治和升降气机之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脾胃病之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之功能。由于两者因经脉互络属而成表里,生理上协调为用,病理情况下彼此影响。因此,若脾胃运化失常,升降之机紊乱,病邪则乘虚作乱,并影响他脏,故调理脾胃在临床上十分重要。常常脾胃并论,脾胃并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系统整理《兰室秘藏》中治疗脾胃病的相关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药物组合频次、关联度、药物核心组合及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方剂60首,中药95味。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陈皮、当归、升麻、炙甘草、柴胡、半夏、人参、白术、黄芪、神曲;药性多属温、寒、平,药味多为辛、苦、甘,归经以脾、胃、肺、肝、心经为主。药物组合频次排前3位的依次是当归-升麻、升麻-柴胡、当归-柴胡;药物组合关联度排前3位的依次是当归-白芍、熟地黄-生姜、当归-大黄;药物核心组合排前3位的依次是青皮-神曲-泽泻、半夏-神曲-草豆蔻、陈皮-人参-熟地黄。得到新处方4首:青皮-神曲-泽泻-茯苓-熟地黄、半夏-神曲-草豆蔻-茯苓-熟地黄、陈皮-人参-熟地黄-火麻仁、柴胡-当归-枳实-黄芪-草豆蔻。结论:《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强调补益元气、升发脾阳,辨证以脏腑辨证为主,治以脾胃为关键,兼顾其他脏腑,用药以辛温升阳、分经论治为主。 相似文献
14.
李继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6):4-4
徐景藩诊治脾胃病之经验李继英(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10001)关键词脾胃病治则徐景藩教授业医40余载,造诣精深,辨证细心,方药轻灵,尤擅长脾胃病的治疗。笔者有幸侍诊徐老之侧,略有心得,现初步总结如下:现代医学将慢性胃病分为:粘膜层病变,包括各种病因所致... 相似文献
15.
李振华教授调理脾胃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振华教授,生于1924年,河南省洛宁县人。著名中医脾胃学专家,全国片批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六十余载,长于内科杂病,晚年潜心于脾胃学说研究,著有《中国传统脾胃病学》等,并负责研究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的研究”及“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且均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奖。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李老整理总结出调理脾胃的用药规律。提出通过药物件味归经,以及药效应用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的川药大法。 相似文献
16.
徐景藩教授是国医大师,从医六十余载,中西并融,学验俱丰,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诊治方法。徐老治疗脾胃病常采用外治疗法,如中药足疗、灌肠、外敷等,灌肠主要用于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等,外敷多用于腹胀、腹痛等症,而中药泡脚则运用非常广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吾师单兆伟教授,博士生导师,业医3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脾胃病诊治,用药配伍,独具匠心,每起沉疴,学生有幸随诊左右,深得教诲,铭记于心而不敢私藏,今择录一二,以飨同道.1 莱菔子配决明子《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说明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吾师认为,大肠的传导功能是胃降浊功能的延续,其正常功能的维系尚有赖于肾元的充足,肺气的肃降,古云:“肾主五液,开窍于 相似文献
18.
19.
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原则,健脾为主,兼顾他法。临床治疗注意时时顾护胃气;健脾不忘疏肝;重视中焦气机升降;选药精当,一药多用。选方用药灵活化裁,注重整体调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