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预防复发,观察组患者在米非司酮预防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化瘀方预防复发。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中医体征积分、痛经评分和CA125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33%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SH、E_2及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SH和L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E_2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H和LH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低,E_2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体征积分、痛经评分及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体征积分、痛经评分及CA12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体征积分、痛经评分及CA125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低(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8.6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提高妊娠率和生活质量,调节患者体内性激素和CA125水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3.
4.
化瘀补肾方提取物干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化瘀补肾方 (TCTS)提取物对内异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 :在手术造成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上 ,观察异位内膜组织的重量、病理变化及血清卵巢激素和垂体激素的变化。结果 :TCTS 11.2 g·kg-1,2 2 .5 g·kg-1能明显减小异位内移植物重量 (抑制率分别为 5 0 .9% ,5 3 .7% ) ,内膜移植物腔内面上皮不发达、固有膜变薄、固有膜的基质细胞、腺体样结构减少或消失。同时TCTS能使模型大鼠升高的血清E2 ,FSH ,LH降低。结论 :表明TCTS提取物能够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 ,使其退化、缩小。并且这种作用与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清热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EM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41例予清热化瘀方(红藤,赤芍,桃仁,蒲黄,延胡索,生地黄,木香,甘草)口服,西药组予达那唑口服,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在总体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对痛经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清热化瘀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是治疗EM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7.
曹怀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8):75-7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其引起的盆腔疼痛,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采用血竭化瘀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消癥汤加减治疗。结果: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结论:补肾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补肾化瘀方加减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与机制。[方法] 选择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常规西医组160例,给予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补肾化瘀方组16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补肾化瘀方加减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雌激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通过语言描述评分法(VRS)评价患者痛经及非经期盆腔痛情况,给予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2年复发率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补肾化瘀方组患者痛经及非经期盆腔痛评分低于常规西医组(P<0.05),补肾化瘀方组TNF-α、VEGF、EMAb水平较常规西医组低(P<0.05),补肾化瘀方组患者LH、P、E2含量较常规西医组明显低(P<0.05),补肾化瘀方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常规西医组明显降低(P<0.05),补肾化瘀方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较常规西医组(88.13%)高(P<0.05),常规西医组2年复发率为12.90%,补肾化瘀方组2年复发率为3.21%,两组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化瘀方组开始复发时间长于常规西医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补肾化瘀方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痛经及非经期盆腔痛,降低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机体炎症,降低VEGF、EMAb水平,改善性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温阳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自拟温阳化瘀消异汤治疗内膜异位症63例,并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痊愈38例,占60.3%;显效13例,占20.7%;有效8例,占12.7%;总有效率93.6%。结论:温阳化瘀法治疗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益气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理冲汤加减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06例,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痊愈42例,占39.6%;显效31例,占29.2%;有效27例,占25.5%;总有效率94.3%.结论:益气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3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红藤方治疗内异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内异症术后复发患者,用红藤方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巧克力囊肿体积的变化。结果: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显示少腹胀、腰酸、肛坠、乳胀、月经量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冷汗、恶心症状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藤方对术后复发巧克力囊肿体积的改变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7,(10):1343-1344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盆腔包块大小变化、血清免疫学指标含量及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试验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盆腔包块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降低CA12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MAB转阴率为69.23%,对照组为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各项安全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可明显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患者盆腔包块大小,降低肿瘤相关免疫学指标,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4.
杭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87-8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复发率较高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尤其是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率高达50%,因此,手术后的药物治疗是提高疗效和预防复发的关键。笔者以中药周期调治法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患者,并与西药孕三烯酮相对照,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益气化瘀法治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渐进行痛经、月经失调、不孕为主症。治疗组用益气化瘀法,拟Ⅰ、Ⅱ号方:Ⅰ号由黄芪15g,党参15g,赤芍10g,三棱10g,莪术10g,蒲黄10g,灵脂10g,坤草12g,石见穿15g,琥珀粉(分冲)3g组成;Ⅱ号由黄芪15g,党参15g,赤芍12g,三棱15g,莪术15g,穿山甲15g,桃仁10g,煅牡蛎30g,红藤20g,败酱草20g组成。经前7d服Ⅰ号方,经停后服Ⅱ号方。日1剂,水煎分2次,每次250mL饭后温服。兼肝郁气滞,加香附、柴胡;兼热郁,加黄芩、黄柏;兼寒凝,加艾叶… 相似文献
16.
《四川中医》2017,(12)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盆腔包块大小变化、血清免疫学指标含量及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有效率(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周期同时期盆腔包块大小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盆腔包块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降低CA12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降低患者血清中TNF-a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EMAB转阴率为69.23%,对照组为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各项安全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可明显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患者盆腔包块大小,降低肿瘤相关免疫学指标,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益气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超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种植于子宫腔以外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具有侵袭性、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性。EM发病年龄在15~50岁,发病率为10%;合并不孕的发病率为40%。EM严重者影响了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已成为当今妇科界研 相似文献
18.
俞超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3):168-169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种植于子宫腔以外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具有侵袭性、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性.EM发病年龄在15~50岁,发病率为10%;合并不孕的发病率为40%.EM严重者影响了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已成为当今妇科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VEGF、MV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及意义,探索补肾温阳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VEGF、MVD在内异症在位、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采用补肾温阳化瘀方治疗内异症患者5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CA125的变化。结果:内异症中VEGF、MVD的表达较正常组内膜明显增高(均为P<0.01),中药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82.00%,并且能降低内异症患者血清中VEGF、CA125的含量。结论:VEGF、MVD在内异症中过度表达,提示血管生成是内异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补肾温阳化瘀方可降低内异症患者血清中VEGF、CA125的含量,阻断内异症的血管生成,促使病灶消散、吸收,并可调节患者紊乱的免疫功能,为治疗内异症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复发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秦皇岛市工人医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244例住院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按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与否分组。分析复发与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与否的关系。结果Ⅰ~Ⅱ期与Ⅲ期、Ⅳ期患者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辅助用药与未用药对比,可以降低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异症术后的复发率与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与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