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改善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炎性因子水平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重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和IVIG组(n=60)。常规治疗组患儿给予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IVIG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IVIG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IVIG组患儿TNF-α、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G组与常规治疗组TNF-α、CRP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VIG组较常规治疗组TNF-α、CRP和IL-6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重症HFMD患儿静脉注射IVIG能够有效减少TNF-α、IL-6等炎性因子的生成,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IVIG治疗组,每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患儿给予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IVIG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IVIG组患儿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常规治疗组和IVIG组患儿血液中TNF-α、CRP和IL-6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VIG组血液中TNF-α、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静脉注射IVIG能够有效减少患儿炎症因子TNF-α、CRP、IL-6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龋病(ECC)口腔微生物群失调与唾液免疫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龋病患儿6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低龋组(n=267)和高龋组(n=333),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100例为对照组。记录各组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的菌落数,并检测各组唾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包括(MMP-2、MMP-3、MMP-9),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 A)及免疫球蛋白G(Ig G),补体C3、补体C4水平。结果高龋组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杆菌菌落数多于低龋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菌落数少于低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龋组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杆菌菌落数多于对照组,双歧杆菌菌落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龋组MMP-2、MMP-3、MMP-9、IL-8、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低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龋组MMP-2、MMP-3、MMP-9、IL-8、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龋组Ig A、Ig 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低于低龋组和对照组,且低龋组Ig A、Ig 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杆菌与MMP-2、MMP-3、MMP-9、IL-8、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与Ig A、Ig 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呈负相关(P 0.05);双歧杆菌与MMP-2、MMP-3、MMP-9、IL-8、IL-6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P 0.05),与Ig A、Ig 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龋病患儿口腔易发生微生物失调,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免疫保护机制状态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改善免疫功能可能对防治ECC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妊娠糖尿病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变化,分析其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健康妊娠妇女以及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以及粪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临床生化指标,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ELISA检测血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患者组(GDM组)的TG、TC、LDL、HDL以及FPG均高于NGT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GT组相比,GDM组肠道双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的数量均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DM患者组CRP、TNF-α以及IL-6的含量均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炎症因子、空腹血糖浓度具有密切的负相关性,和CRP浓度没有相关性。结论 GDM患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总菌数量减少,推测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总菌在GDM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作用,该作用可能和降低炎症因子TNF-α以及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强化营养联合双歧杆菌对腹型过敏性紫癜(AP)患儿症状、肠道功能及血清转铁蛋白(TRF)、前清蛋白(PA)等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腹型AP患儿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症状反复比例、住院天数、静脉激素使用比例及时间、体质量情况,禁食5d的比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LPS)、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水平,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RBP)、TRF、PA、血红蛋白(Hb)和血清清蛋白(ALB)水平,16SrDNA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B/E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D-L、DAO、LPS、RBP、TRF、PA、ALB水平、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B/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住院天数、腹痛天数、皮疹天数、静脉激素使用时间、静脉激素使用比例和体质量降低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L、DAO和LPS水平均降低,观察组D-L和DA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RBP、TRF、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及B/E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营养联合双歧杆菌较单独强化营养更能改善腹型AP患儿症状,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获得更好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在胃肠功能障碍危重患儿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重症患儿69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机械通气、维持内环境、保护胃肠道黏膜、营养支持等治疗),入院后采集静脉血检测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胃肠功能评分(SNGF)评价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并将患儿分为轻度组(SNGF 2分)、中度组(SNGF 2~4分)和重度组(SNGF4分)。结果轻度组各胃肠激素水平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GAS、MOT水平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SS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组IL-6、TNF-α水平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组IL-6、TNF-α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组CRP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CRP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6、TNF-α、CRP与SS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GAS、MOT呈显著负相关(P 0.05)。存活患儿GAS、MOT水平高于死亡患儿,SS水平低于死亡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肠激素水平能一定程度反映胃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尤其对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预后具有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疗效、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粪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UC 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及粪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钙卫蛋白(Cal)、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肠道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粪便中MMP-9、Cal、M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活菌可提高UC患者疗效,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且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李有平  郑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1981-1983,1987
目的观察骨盆骨折患者应用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8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Majeed评分),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活性(CK)、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1.18%vs.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RP、CK、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RP、CK、IL-6、TNF-α水平均比术前升高,但术后观察组CRP、CK、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65%vs.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有效减轻患者应激损伤,且术后并发症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进一步分析实验组不同DS分期及治疗前后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TNF-α水平呈明显递减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8周、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8周,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8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APE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可作为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的可靠指标;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APE1的表达情况,可指示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两百色市人民医院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稳定MHD患者48例,随机分为HD组16例、HFD组16例和HD+HP组16例.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t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含量,同时测定20例健康志愿者CRP、IL-6、TNF-α血清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3组MHD患者共48例治疗前的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均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其中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HD+HP组的CRP、IL-6、TNF-α值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下降百分比高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FD和HP可以降低CRP、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HP可能优于HFD.3个月治疗并不能完全纠正微炎症状态,需进一步观察更长时间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79-580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对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环境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102例。所有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治疗后,所有患儿TNF-α、hs-CRP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肠杆菌明显高于治疗前,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治疗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但可对肠道微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谨慎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可使用相关生物制剂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的效果及对机体炎性因子、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伴痛风12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43例、高剂量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予非布司他40和8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予别嘌呤醇治疗,3组疗程均为24周。治疗后比较3组疗效;3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氧化物酶(MPO)]和血清血管内皮损伤因子[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一氧化氮(NO)]水平;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IL-6、TNF-α、MPO水平均降低,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IL-6、TNF-α、MPO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IL-6、TNF-α、M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ET-1、sICAM-1水平均降低,NO水平均升高,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ET-1、sICAM-1降低程度及NO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ET-1、sICAM-1、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低剂量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mg/d非布司他能有效提高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疗效,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鼻饲联合推拿治疗小儿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不全性肠梗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儿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25例患儿接受中药鼻饲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各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24例(占96.0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17例(占68.0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各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6、TNF-α及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鼻饲联合推拿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疗效确切,对促进不全性肠梗阻患儿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74-3975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干预前后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加速症状消失,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27-4429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治疗的UC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8、IL-10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8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6.8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患者接受双歧三联活菌、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有助于下调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年内收治的共160例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纳入该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透析治疗外,给予规律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清蛋白(AL)、前清蛋白(PA)、血清转铁蛋白(SF)、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AL、PA、S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及Scr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有效地保护残存肾脏功能、显著抑制体内微炎症状态,极大阻止或延缓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联合用药,观察两药联合应用与单一用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14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治疗,D组未用阿托伐他汀钙和缬沙坦及同类其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分别在用药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患者血清CRP、IL-1、IL-6及TNF-α水平。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A、B、C组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仅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清CRP、IL-1、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其中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1、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治疗后比较,炎症指标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阿托伐他汀钙与缬沙坦治疗均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水平,且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应用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与IL-17的水平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196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中IL-6、IL-17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止泻时间、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8.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IL-6、IL-1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2 h后研究组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应用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048-1050
研究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腹泻患儿血清CRP水平的影响。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单独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患儿50例,采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及血清CRP水平。对照组患儿止泻时间、高热消失时间、大便恢复至正常时间均高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64.0%)低于治疗组(86.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降低,但对照组患儿血清CRP水平高于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清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阿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对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症VE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血清NSE、sICAM-1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退热、惊厥控制、肢体瘫痪好转、颅内高压控制、昏迷转醒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sICAM-1、CRP、TNF-α、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