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常用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定位移动依靠传统光学导航,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逐渐向协作机器人系统方向发展,协作机器人系统可配合术者操作,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手术操作更准确、更安全。相比监视控制系统和主从系统,协作机器人系统构造和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与人类感知觉的联合更紧密,可直接整合入手术场景。本文综述Evolution 1、ROVOT-m、RoboticScope、iArmS、Craniostar原型机和基于3D机器视觉的新型手术协作机器人共6种用于稳定操作和辅助术野观察的手术协作机器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促进其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是机器人外科最早涉及的领域之一,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手术系统已从立体定向手术发展到开颅显微外科手术甚至远程手术。本文就神经外科机器人的发展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深部病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深部病变相关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术。方法 根据高分辨诊断影像结果,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手术经由头皮小切口,作直径约2cm的骨窗开颅,在充分释放脑脊液令脑组织自动回缩后,从脑外间隙抵达深部病变;通过有序地解剖相关神经、血管间隙的蛛网膜下腔,作无创伤通道,完成对病变的显露。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手术技术治疗了颅内深部病变51例。结果 本组51例颅内深部病变,经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手术技术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较常规显微手术入路更为微创、精细、准确、安全,是一种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神经外科微创显微手术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由章翔、王守森教授主编的《计算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学》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阐述了当代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及其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包括神经导航技术、脑功能成像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导航技术、神经导航的术中影像更新、机器人手术。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神经内窥镜手术219例,内窥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72例,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24例。结果:单纯神经内窥镜手术的219例中201例(91.8%)有效;内窥镜辅助手术的72例,术中均明显改善暴露,减少正常神经组织的牵拉,降低手术并发症;内窥镜控制手术的24例,均取得满意治疗结果。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神经内窥镜手术,适用于脑积水,颅内各种囊性病变、体积较小的脑室内肿瘤、肿瘤活检等,内窥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利用内窥镜辅助观察显微镜直视术野以外的死角。主要适用于颅底及脑深部病变的各种显微手术,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内窥镜的监视系统,应用显微外科器械进行手术操作,主要适用于经蝶入路的鞍区手术,颅内显微手术中直视术野以外的操作等。  相似文献   

6.
神经介入手术是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与治疗及相关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机器人辅助神经介入手术可以提高介入操作的微创性和精准性,是目前重要研究方向。神经介入手术的导航技术逐渐从传统的光学导航向MRI导航发展,介入材料从刚性针向主动式柔性针发展,手术路径规划与导航技术及手术机器人控制技术也不断发展。本文总结上述四方面关键技术,综述机器人辅助神经介入手术研究进展,以促进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由章翔、王守森教授主编的《计算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学》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阐述了当代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及其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包括神经导航技术、脑功能成像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导航技术、神经导航的术中影像更新、机器人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神经影像导航技术、超声波手术刀(CUSA)、激光技术、术中超声导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与神经内镜技术相结合以及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相结合,使神经内镜在临床应用的范围和适应症不断扩大,临床应用方式已由单纯内镜神经外科发展为内镜神经外科、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和内镜引导下的显微神经外科,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代表了神经外科微创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同时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逐渐在临床应用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内镜及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的青睐。锁孔手术不仅是切口小,更重要的是根据每个病人的病变部位和性质,进行准确的个体化设计开颅部位,并充分利用脑组织的自然间隙,使手术路径最短或损伤最小。因动脉瘤有特定的解剖部位及特性,更适于行“锁孔”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人体腰椎模型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准性.方法 利用0型臂影像系统对模型进行正侧位扫描,并三维重建,获取3D-CT数据,传入手术机器人系统,规划椎弓根螺钉的最佳进钉点和进钉方向.手术机器人系统利用3D-CT数据自动注册后,置入椎弓根螺钉.应用置钉前后的3D融合图像,按照Gertzbein-R...  相似文献   

11.
积极开展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20世纪60年代,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开展成为传统神经外科向现代神经外科发展的里程碑,其手术的微创性得到公认,并形成了各种显微手术标准入路。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神经影像学的极大发展,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日益改进,以及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微创神经外科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丰富,手术观念及方法较以往又有了巨大的改变,本世纪已成为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的新纪元。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是显微手术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经十余年的发展,锁孔显微手术已从初始不断受到质疑和不理解,到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各个领域,成为现代微创神经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ROSA机器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9月至10月行ROSA机器人手术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脑出血、脑干出血、帕金森病、颅内肿瘤及脑积水等,均有精准靶点的需求,均采用ROSA机器人辅助手术,术后分别评估其应用ROSA手术机器人的可行性、注册方式以及最终治疗靶点的准确度。 结果3例脑出血穿刺引流患者采用面部激光扫描注册,平均误差0.8 mm;1例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患者采用头皮Mark注册,误差1.0 mm;2例复发胶质瘤射频热凝术患者以及3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患者采用面部激光扫描注册,平均误差0.7 mm;2例颅内病变活检患者与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采用骨性Mark注册,平均误差0.3 mm;1例脑深部电刺激术患者,采用骨性Mark注册,误差0.3 mm。本组患者术后均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ROSA机器人显著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适应症广,且操作简易,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细胞分子神经外科--神外科的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神经外科从只凭肉眼进行手术的大体神经外科(macroneurosurgery)发展到手术显微镜引进到手术中的显微神经外科(microneurosurgery)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高科技手段和设备相继被引进到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来,例如神经内窥镜、立体定向技术、微导管技术、立体定向放射、计算机科学以及这些技术的综合,如内窥镜辅助的显微外科、影像导航、机器人技术等,使神经外科发展到以显微外科为主线的微侵袭神经外科时代,使得神经外科医生有可能以对神经组织微小的损伤来治疗神经外科疾病。这一概念和内容意味着神经外科已发展…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随着先进影像技术的进步,现代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引人注目。各种立体定向设备正在不断创新,计算机和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发展脊柱脊髓神经外科是每位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发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脊柱脊髓应用解剖及相关技术,是拓展神经外科脊柱脊髓手术的关键,为此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拟定于2011年11月20—27日举办第六届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高级研修班。届时将邀请国内脊柱脊髓专家进行相关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6.
微侵袭技术是当今神经外科发展的主流,显微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技术、血管内治疗技术以及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内涵,近十多年来神经内窥镜的开发研制与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神经外科的手术方法和适应征进一步拓宽扩大。同时,内窥镜技术与立体定向、超声和激光等技术的结合使其临床应用更趋完善。内窥镜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内窥镜与显微外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的疗效。方法:本组共12例,均为颅内胆脂瘤,手术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在显微镜下切除大部分肿瘤后,再用神经内镜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结果: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或消失,均未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和迟发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告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脑干肿瘤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经验。方法 总结我院1998年2月~2001年2月间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的21例脑干肿瘤病例。结果15例肿瘤全切,6例大部或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脑干肿瘤,只要方法得当,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沿脑沟显微切除运动区海绵状血管瘤对癫痫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立体定向技术辅助的神经外科手术,沿脑沟显微切除6例运动区海绵状血管瘤。结果6例海绵状血管瘤均全切除,5例无功能障碍,1例有轻度的左手无力。术后随访0.5~3年无癫痫发作,复查脑电图无棘慢波。结论海绵状血管瘤行立体定向辅助,沿脑沟显微切除,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癫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立体定向治疗重度原发性性脑干出血(PB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4月湖州市南太湖医院经神经外科机器人立体定向下抽吸清除血肿的10例重度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分析脑干血肿分型与愈后的相关性。结果 术中无死亡病例,为期3个月的随访,存活6例,术后并发症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3例;根据改良Rankin评分,术后90 d内3分1例,4分3例,5分2例,死亡4例。结论 手术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清除引流重度脑干出血是有效的,明显降低死亡率,0型及1型血肿清除术后患者90 d内死亡率及改良Rankin评分均优于2型及3型血肿,基于立体定向为基础的脑干血肿分型,有利于术前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