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常子宫内膜修复可为无瘢痕的完全愈合,而内膜再生障碍则可能导致女性宫腔粘连等问题。宫腔粘连临床处理棘手,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初见端倪。本文就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宫腔粘连发生机制及目前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宫腔粘连是指由于宫腔操作、炎症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子宫前后壁粘连、宫腔容积缩小等改变.任何可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均可导致宫腔粘连.目前,临床上重度宫腔粘连并不少见,宫腔镜下常表现为粘连带肥厚,部分宫腔及双侧宫角闭锁,甚至宫腔完全消失.该个案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子宫内膜呈现特殊形态,子宫表面弥漫性肌性条索状组织与其下方的内膜样组织呈交错"桥梁型"结构,以往较少报道.分析其有可能系子宫内膜损伤修复失代偿过程的一种表征模型,而对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也许会为揭示宫腔粘连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由于创伤、感染等因素造成宫腔内粘连组织形成,引起宫腔变形甚至形态消失。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量少、腹痛、不孕等。正常子宫内膜功能层受激素调节周期性脱落,基底层能够再生并修复内膜创面,当基底层修复障碍时多继发IUA。IUA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IUA的发生与子宫内膜干细胞损伤相关,子宫内膜修复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宫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11月在云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189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结果,将上述入选者分为宫腔粘连组(30例)与非宫腔粘连组(159例),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绝经所占比例、产次、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宫腔粘连组患者多发息肉、内膜增生、刮宫史、盆腔炎、剖宫产史、宫内存在节育器、孕次≥2次、复发性自然流产史占比均高于非宫腔粘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内膜增生、刮宫史、盆腔炎、剖宫产史、宫内存在节育器、复发性自然流产史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出现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内膜增生、刮宫史、盆腔炎等均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口服雌孕激素等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宫腔粘连是子宫内膜纤维增生和子宫壁损伤后子宫腔部分或完全粘连的并发症,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临床对其预防及治疗仍有待改善.动物模型是宫腔粘连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评价的重要实验平台.大鼠作为经典的模式动物,在病理性子宫内膜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中,具有诸多优势.本文聚焦宫腔粘连大鼠模型的发展历程,探究该动物模型的一次次技术突...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容受性在胚胎着床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损伤所致的宫腔粘连是子宫性不孕的常见原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除了引起内膜及宫腔的形态结构改变,还从分子生物学方面影响相关因子的表达。宫腔粘连的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重塑内膜和宫腔的形态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的妊娠率及活产率仍不理想。近年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松解术(TCRA)疗效评价及对宫腔粘连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行TCRA手术的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126例,按照术后粘连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与复发组,在治疗前后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超声参数及对宫腔粘连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宫腔形态评估为治愈和有效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容积(E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均高于治疗前(P0.001),宫腔形态评估为无效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内宫腔粘连复发率23.7%,未复发组子宫内膜VI、FI、VFI大于复发组(P0.05),子宫内膜EV复发与未复发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FI、VFI对宫腔粘连复发有预测效能(P0.05),VFI预测效能更佳,VI对宫腔粘连复发无预测效能(P0.05)。结论:子宫内膜三维能量超声参数可较好的评价TCRA手术治疗效果,还可以预测宫腔粘连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8.
信息动态     
宫腔粘连(IUA)又称为Asherman综合征,机械损伤、炎性感染等多种要素可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受损局部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纤维蛋白原汇聚引发宫腔粘连.有大量学者经过对宫腔粘连患者的随访调查,发觉宫腔粘连可以引发不孕、胚胎停育等不良的妊娠结局,还会影响月经周期,如少经、闭经等.显而易见,宫腔粘连准确、高效的诊治方案已然成为妇产科医生探求的热点主题.IUA的治疗包含准确、全面分离陈旧粘连,避免重新产生宫腔粘连及促使修复已损害子宫内膜,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方法琳琅满目,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①宫腔镜手术治疗;②药物治疗:激素治疗、中药治疗;③屏障介质治疗:宫内节育器、球囊扩张、生物制剂类;④其他.一项来至台湾针对宫腔粘连综合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报道[1]显示,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对带来更好地妊娠结局.本文就目前宫腔粘连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6,(8):1115-1117
目的通过使用羊膜干细胞修复损伤的小鼠子宫内膜实验,了解羊膜干细胞是否有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为将来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人羊膜干细胞方法先制备小鼠羊膜干细胞,再建立小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然后根据方法不同分为3组(造模组50只,假手术组20只,对照组20只)。造模术后10 d取造模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对照组10只处死,肉眼观察宫腔改变,取出各组小鼠子宫置入中性甲醛固定,HE及Masson染色,对其进行纤维化半定量评分。各组再取10只小鼠与雄性小鼠合笼饲养,妊娠10 d开腹记数着床胚胎数作为评价生育能力指标。另外30只造模组行粘连分离后分别给予宫腔内注射羊膜干细胞、口服雌激素及空白。结果模型组在造模后宫腔纤维化面积比例增加,腺体数量减少,妊娠能力明显下降,而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造模组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相比,3项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造模成功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结果显示,干细胞宫腔内注射可以改善宫腔纤维化面积及腺体数量,而雌激素无明显作用,3组治疗相比,干细胞组比其他组作用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后注入羊膜干细胞有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是由于子宫内膜粘连或纤维化,伴有月经异常、不孕、反复流产及胎盘异常等症状。宫腔粘连的治疗目的是恢复宫腔形态,预防粘连复发,修复损伤内膜以及恢复正常生育功能。宫腔镜检查及镜下粘连松解术是目前诊断及治疗的金标准,但如何预防粘连复发仍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感染因素或宫腔手术操作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阻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与生育能力。但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欠佳。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在病变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子宫内膜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人羊膜上皮细胞等多种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损伤已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开展,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干细胞治疗可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再生,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微血管密度,提高受孕率并改善生育结局。干细胞治疗从形态和功能上改善子宫内膜,促进月经和生殖功能的恢复,为治疗子宫内膜损伤提供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主要机制包括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子宫内膜修复障碍和纤维化愈合,进而导致女性闭经、月经过少、复发性流产或生育能力低下.子宫内膜纤维化与IUA的发展有关,但目前对IUA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组织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β-catenin、Smad3及TGF-β1在宫腔粘连(IUA)患者粘连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IU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的IUA患者 60 例为实验组,常规行宫腔镜检查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实验组 IUA 患者的粘连组织、靠近粘连的子宫内膜和对照组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β-catenin mRNA、Smad3mRNA及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与实验组轻度、中度、重度IUA患者粘连组织中的β-catenin mRNA、Smad3 mRNA、TGF-β1 mRNA的表达比较,从低到高依次排序:对照组<实验组轻度粘连<实验组中度粘连<实验组重度粘连,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35、19.62、22.32,均P<0.05),β-catenin mRNA、Smad3 mRNA、TGF-β1 mRNA在实验组IUA 患者粘连组织、靠近粘连的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8、0.003、0.004);β-catenin mRNA、Smad3 mRNA、TGF-β1 mRNA在粘连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靠近粘连的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0.001、0.008).在IUA患者粘连组织中TGF-β1与Smad3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4,P=0.01);TGF-β1与β-catenin 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s=0.42,P=0.02);Smad3与β-catenin的达无相关性(rs=0.037,P=0.85).结论 在 IUA 中 β-catenin 、TGF-β1及Smad3的高表达可能与宫腔粘连的发生有密切相关;β-catenin和TGF-β1/Smad通路可能协同参与子宫内膜纤维化及促进宫腔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宫腔镜微型剪刀配合微电极分离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因IUA住院行宫腔镜下微型剪刀配合微电极治疗的患者56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粘连30例,中度粘连26例。另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50例IUA行普通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轻度粘连22例,中度粘连28例。两组患者术毕均宫腔安置相应型号宫内节育器,并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胶囊周期治疗。术后3月复查宫腔镜和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统计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月,观察组轻度和中度IUA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8.5%;对照组分别为90.90%和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微型剪刀配合微电极分离轻、中度IUA可减少普通电切术后导致的宫腔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15.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实质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后引起的子宫内膜纤维化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月经改变、不孕及妊娠丢失、反复的胚胎种植失败等,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健康。IUA发生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多样,是由多因素、多环节综合控制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作为一类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参与了人体多种疾病病理进展的重要环节。目前认为该细胞因子与组织纤维化密切相关,其过度表达会促进子宫内膜纤维化,加重IUA的程度。综述TGF-β1及其相关通路在IUA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最常用方法,但术后粘连复发率高,妊娠结局不理想,因此术后常需联合辅助治疗措施改善预后.传统辅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物理屏障以及口服或局部应用药物等,其中宫内放置Foley导管常与口服雌激素联合应用,因其疗效稳定、性价比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已久.近年来以生物制剂和生物材料为基础的多种新型...  相似文献   

17.
衰老和疾病发生发展大多伴随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减少和卵巢早衰等生殖内分泌疾病。干细胞治疗已应用于多种疾病或其临床研究,而间充质干细胞(MSC)相对于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应用于子宫内膜粘连、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卵巢早衰临床治疗的研究。MSC分泌的众多细胞因子对组织细胞内氧化应激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IL-6)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能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综述MSC分泌因子的抗氧化应激作用,阐述其可能的细胞内作用机制,为探讨MSC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彭艳  何援利  付霞霏  刘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68-4271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子宫内膜组织的迁移分化情况。方法:第2代雄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PKH26标记,实验组5只雌性大鼠尾静脉注射1×107/mlPKH26标记BMSCs 1 ml,对照组5只雌性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6周后切下子宫制成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细胞在子宫内膜组织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标记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均可见标记细胞散在分布于子宫内膜组织中,腺上皮中少数标记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对照组子宫内膜均未见标记细胞。结论:BMSCs可以迁移至子宫内膜,可以向腺上皮细胞分化,参与子宫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19.
陈睿 《现代保健》2014,(32):112-114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对重度宫腔粘连(IUA)行分离术的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对150例宫腔镜检查确诊为重度IUA的患者采用超声监视宫腔镜下分离粘连,术后宫内放置O型环、宫腔注射赛必妥,口服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胶囊等预防复发,对术后月经、妊娠情况进行观察。结果:5例患者发生宫腔二次粘连后放弃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结核,109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36例患者行二次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无发症发生。145例月经均较前改善,其中119例恢复正常。随访1~5年,94例患者自然受孕,27例辅助生殖后妊娠。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对重度宫腔粘连行分离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