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年发病率约为4.7~8/10万,女性略多于男性[1]。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11年10月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长期随访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获完整随访资料的187例病人,平均随访期7.38年,用时序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诸因素。结果:手术效果优者164例(87.7%),良者23例(12.3%)。随访期间33例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82.4%,因复发大多在术后2年内,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血管压迹与临床有效率有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静脉性压迫为复发最危险因素。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重视影响预后诸因素,选择治疗术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是脑神经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痛,其病因尚未明了。由于其剧烈的颜面部疼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从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 回归分析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MVD治疗的108例PTN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0岁58例(老年组),<60岁有50例(对照组)。结果 术后3 d,老年组有效率(98.3%)与对照组(98.0%)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0%,32/50)明显高于老年组(37.9%,22/58;P<0.05)。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1%,14/58)与对照组(28.0%,14/50)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各有1例复发,均未见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对于药物难治性、药物不良反应重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老年PTN病人,应积极采用MVD治疗  相似文献   

7.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87例病人,用时序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诸因素。结果近期疗效优者164例(87.7%),良者23例(12.3%)。平均随访期7.38年,随访期间33例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82.4%,且复发大多在术后2年内,单因素分析表明动脉性压迫、神经存在血管压迹及减压方式与临床有效率有关,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静脉性压迫为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神经受压程度、压迫血管的类型及不同的手术方式为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MVD治疗的164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面部疼痛分级标准评估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周BNI分级Ⅰ~Ⅱ级139例(84.76%),Ⅲ级25例(15.24%);术后11例(6.70%)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共复发31例,复发率为18.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5年、减压未充分、压迫有移位是影响PTN病人MVD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VD治疗PTN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对于病程长、未充分减压的病人,应注意加强随访,防治复发。  相似文献   

9.
应用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技巧和效果.方法采用患侧乳突后锁孔手术治疗46例,术中将压迫血管用Teflon絮进行垫隔并用止血纱布覆盖.结果平均随访3.6年,疼痛完全消失44例(95.7%),减轻2例(4.3%).无永久性手术并发症.结论锁孔显微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分析 6 2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术中所见和术后疗效。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程度分为单纯接触、接触和移位、单纯粘连、粘连和移位、萎缩五种。手术疗效包括术后疼痛立即缓解、延迟缓解、明显减轻和无效。结果  6 2例患者起病时均表现为典型三叉神经痛 ,但在术前 17例已经转变为不典型。术中发现压迫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之间单纯接触 14例、接触和移位 7例、单纯粘连 15例、粘连和移位 18例、萎缩 8例。术后平均随访 14个月 ,疼痛在术后立即缓解 32例 (5 1 6 % ) ,延迟缓解 17例 (2 7 4 % ) ,明显减轻 11例 (17 7% ) ,无效 2例。结论 病程短、症状典型、以动脉压迫为主且能够充分减压的患者 ,术后多能获得好的疗效。相反 ,以静脉压迫为主 ,病程长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 ,术后疗效多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合评价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及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分离血管神经后用Teflon补片分隔。结果术中发现24例有血管压迫,18例为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基底动脉,3例为小脑前下动脉,1例为岩静脉压迫,1例为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压迫,另1例未发现血管压迫。结论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临床适应证广泛,对神经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但手术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患三叉神经痛的病人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发现26例有明确压迫血管。将压迫神经的血管用小绦纶片隔开,使之距神经5mm以上,未发现明确压迫血管的4例将附着在神经表面的静脉电灼切断之,同时将三叉神经感觉根的2/3切断。结果:26例疼痛完全消失,4例疼痛明显减轻。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长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2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VD治疗,随访时间5年以上,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术后疼痛消失419例,术后即刻疼痛消失率86.9%,部分病人有短暂可逆性并发症,包括疱疹病毒感染、面部麻木、周围性面瘫、耳鸣和听力下降。随访时间5—12年,失访24例;出院时疼痛消失的病人在随访期间复发38例,其中5年内复发24例,5年以上复发14例,复发率9.5%。结论MVD是目前惟一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进行治疗的手术方式,手术后三叉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好保留,其长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下观察岩静脉的位置、分支情况,术中避免损伤岩静脉主干以及较粗大分支,对阻碍三叉神经暴露以及作为压迫血管的细小分支可予以切断。结果术中均发现岩静脉,根据岩静脉主干的数量分为:单干型17例(9.1%)、双干型102例(54.5%)、三干型68例(36.4%),术中发现岩静脉及分支为责任血管18例,其中动静脉混合压迫13例,单纯静脉压迫5例,术后1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岩静脉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治疗情况,其中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组28例,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组32例,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的治愈率优于射频热凝组;两组的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首选微血管减压术,而射频热凝术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或有开颅手术禁忌症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探查方向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探查方向,将其分为两组,2000年1月~2005年3月期间治疗49例为A组,手术开始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天幕下探查,其中46例(93.9%)需切断至少1支岩静脉属支;2005年4月~2008年1月期间治疗37例为B组,手术开始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其中7例(18.9%)需切断至少1支岩静脉属支。结果A组平均随访62个月,随访期间总有效率87.8%(43例);术后并发病侧听力障碍、复视各1例,随访期间好转;小脑出血1例,急诊行颅后窝减压小脑血肿清除后3d死亡。B组平均随访21个月,总有效率89.2%(33例);术后并发病侧听力障碍1例,随访期间好转;病侧听力丧失1例,随访8个月无好转。结论采用乙状窦后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手术开始即选用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多数情况下不需处理岩静脉即可获得对三叉神经根区的良好显露,避免了岩静脉属支切断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但术后发生听力障碍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VD)术的疗效及复发因素与再次手术策略。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8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MVD治疗,随访6个月,分析临床疗效、复发因素、再次手术策略。结果 256例患者,223例(87.1%)完全治愈;15例(5.9%)好转;6例(2.3%)未愈;12例(4.7%)复发;总有效率为93.0%(238/256),无效发生率7.0%(18/256)。18例无效患者二次手术后随访6个月,17例缓解,1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无效。统计分析显示,年龄、神经血管压迹、血管压迫分型是三叉神经痛MV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应注意分析术后复发因素及再次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血管减压术对老年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587例病人施行了神经血管减压术,手术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开颅入路,用涤纶片行神经血管减压治疗,并对手术病人进行随访。结果:对587例病人行神经血管减压术,572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2例疼痛减轻,有效率为99.5%。529例进行了6个月~10年随访,4例术后1~3年复发,3例无效,均经重新减压后疼痛即消失,其余病例未再有疼痛发生。结论:老年人三叉神经痛采取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对比分析62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特征、术中所见和手术疗效.其中45例为典型者,17例为不典型者.结果典型病人平均病程3.1年,平均年龄60.3岁;20例(44.4%)疼痛累及三叉神经的单一分支,25例为2~3支痛;术中见39例(86.7%)为动脉压迫,6例为动静脉混合压迫;术后44例(97.8%)疼痛缓解,1例无效.非典型病人平均病程8.7年,平均年龄55.5岁;均为多支疼痛病人;术中见10例(58.8%)为动脉压迫,7例为动静脉混合压迫;术后疼痛缓解5例(29.4%),减轻10例(58.8%),无效2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非典型者,可能与其病程较短,发病年龄较晚,疼痛多呈单支分布,以动脉压迫为主,且术中能够实现充分减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