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居民的死亡模式及其变化情况,将绍兴县1974~1976年、1985~1986年、1990~1991年(以下简称3个年代)的死因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74~1976年资料来自绍兴县肿瘤普查办公室调查资料,1985~1986年、1990~1991年资料来自本站死因统计报表.人口数来自绍兴县公安局年报.1.2 标化死亡率采用1964年全国人口构成.根据ICD根本死因为主要死因原则,将1974~1976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县居民健康状况和近年来死因变化及其规律,我们于1989年9~12月进行了1986~1988年死因回顾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及方法1.1 资料来源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各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担任调查员,实地调查死因,填写“死亡医学证明报告单”。人口资料由县公安局提供,用移算法推算各年分性别、年龄人口数。1974~1976年的人口及死亡资料引自第1次死亡回顾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死亡率已居我市全死因的首位。为了摸清我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和特征 ,现将 1998~ 2 0 0 0年我市疾病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1974~ 1976年的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  1998~ 2 0 0 0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来自疾病监测点监测资料 ,1974~ 1976年的资料来自站综合档案室。2 方法 监测资料由监测点内乡村医生与乡镇防疫医生填写死亡卡 ,每月一次由乡镇防疫医生对死亡报告卡填报质量进行核实并补充登记后上报市站 ,市站核对后按ICD 9进行死因编码后输入电脑 ;1974~…  相似文献   

4.
德清县1974~1976、1991~1993年主要死因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15岁以上人口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是掌握劳动人口健康状况,找出危害劳动人口主要死因,为制订卫生保健计划及医学研究提供依据。现将1974~1976年与1991~1993年两个时期15岁以上人口的死亡资料作一对比浅析。  相似文献   

5.
意外死亡是主要死因之一 ,其死亡率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意外死因的变化 ,对于发展社会医学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报告了我市 1973~ 1997年居民意外死亡原因 ,并提出初步分析。资料来源1 死因资料 :1973~ 1976年来自死亡回顾调查 ,1977年后来自死因登记报告。由医生或乡村医生将在医院或本辖区内的死者情况 ,填写医学死亡证明书 ,逐级上报县卫生局汇总整理。2 人口资料 :依据市统计局公布的人口资料计算各年年中人口数 ;年龄组性别数采用本市人口年龄组构成比 (1979年前使用 1976年 1/ 10人口抽样调查结果 …  相似文献   

6.
根据1970~1974年和1990~1992年两次农村居民死因抽样调查资料,对肥城市23年间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肠癌和白血病等六种癌症的死亡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两次调查均按照“全国恶性肿瘤死因回顾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和统计质量控制可靠。1970~1974年和1990~1992年,调查人  相似文献   

7.
死因是反映人群的死亡原因。通过对某一时期死因位置动态变化的分析,有助于找出直接影响人口寿命的原因,便于有计划地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工作,为 延年益寿、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香屯村位于赣东北德兴县香屯乡,该村从1976年开始,进行了死因登记监测。现将该村1976~1986年的死因监测资料,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市肺癌的死亡情况,我们将宁波市3区60万人口1974~1976年和1987~1989年肺癌死亡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癌肺的死亡为本地区恶性肿瘤的第3位死因,标化死亡率为24.0g/10万,高于  相似文献   

9.
龙井市1974~1976年和1984~1986年(以下简称前后3年)两次恶性肿瘤回顾性调查资料表明,恶性肿瘤在本市主要死因中占第3位,其中肝癌死亡占全癌亡的第2位,尤其是朝鲜族肝癌死亡非常高,在全癌亡中占首位,这为龙井市朝鲜族肝癌发病因素的研究提示了新的课题。现将前后3年肝癌的发病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0.
1974~1987年间我县搞了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每次时间均为三年。三次调查为我们提供了连续、动态、系统的死因资料。对我们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研究医疗卫生保健方向都具重要意义。现对三次调查资料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宁化县为福建省生命统计试点县之一,又承担着省卫生厅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的科研任务。因此,我们在1976年对前三年(1973~1975)居民死因回顾调查的基础上,于1985年根据卫生部死亡统计报告点的质量要求对全县近三年(1982~1984)居民死因又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今将本次调查中的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病三大主要死因资料深入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探讨我县近10年的人口死因变化规律,我们对1970~1974年与1985~1987年两段时间的人口死因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1970~1974年共调查2524336人年,总粗死亡率为7.5‰,调整总死亡率为  相似文献   

13.
奉化市居民25年间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奉化市恶性肿瘤死亡的趋势和特征 ,更好地为今后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将 1974~ 1976年与 2 0 0 0年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  1974~ 1976年的资料来自站综合档案室 ,2 0 0 0年资料来自全市居民病伤死亡统计报告。1.2 方法  1974  相似文献   

14.
禹州市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居民死亡登记以来,积累了完整的人群伤害资料,现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以逐年居民死亡年报表为据,择其意外伤害资料为本文原始数据.伤害死亡分布趋势资料分析为1974~1999年,伤害死因构成分析为1987~1999年.计算1974~1999年逐年男女性别死亡率及年龄别死亡率,计算1987~1999年伤害死因构成死亡率,排列前10位死因顺位及伤害死因顺位.  相似文献   

15.
25年住院病例死亡原因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院 1974~ 1998年的死因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于 1974~ 1998年原始住院死亡登记表疾病分类报表及相关病案。2 统计方法 :1974~ 1986年采用卫生部规定的疾病死因分类编码 ;1987~ 1998年采用WHO规定的国际疾病分类(ICD 9)编码。将 1974~ 1998年死亡资料分四个时期 1974~1980 ,1981~ 1986 ,1987~ 1992 ,1993~ 1998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分析1 病死率 :2 5年间共收治病人 2 97393例 ,死亡 70 11例 ,病死率为 2 36 %。经 χ2 检验 (χ2 =0 2 92 1,P >0 0 5 ) ,四个时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福建省1973~1975年、1986~1988年、1993~1995年三个不同时期的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揭示福建省居民健康水平的变化,为有关部门制订卫生规划和疾病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973~1975年的死因资料来源于全省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1986~1988年为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资料(14个县市);1993~1995年是福建省居民死因登记报告点资料(12个县市)。后两者的抽样人口约为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抽样县(市)在地理、经济、文化及疾病分布上具有代表性。死因回顾调查及死因登记报告的死亡人数均高于同期公安部门报告的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高唐县恶性肿瘤死亡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0-1974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和1985~1989年山东省第2次全死因死亡回顾调查后,高唐县近16年没有进行相关调查。为了摸清本地死因构成谱和主要恶性肿瘤发展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期望寿命逐渐延长,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老年人的预防保健问题。本文参照同安县1987~1995年老年人的死亡资料对该县老年人常见死因的死亡情况、发病趋势、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老年人常见病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987~1989年的资料来自全死因回顾调查,1990年起采用县、乡、村三级死因登记报告资料,人口资料由县统计局提供。死因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编码,在386微机上用EPiinfo软件运行,用常规统计学方法计算死亡率、占死因的百分比、死因位次,用1964年全国标准人口计…  相似文献   

19.
癌症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省每年因癌死亡人数超过5万,占总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根据我省1974~1976年、1980~1988年二次大规模肿瘤死因调查,和1992~1994年定点监测年报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死亡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病流行的强度,能为防治提供依据。阆中是卫生部“死因调查、统计点”,积累有十八年结核病死亡资料,现整理分析以供防治参考。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1、1973-1975年资料来源于1976年的“三年死亡回顾调查”。调查按全国统一方案进行。 2、1976年及以后资料为常年“死因调查、统计”提供。其中95%以上经过X线透视、照片及有关化验和临床共同确认。 3、各年末人口资料来源于市公安局。年龄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