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俊田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7):1133-1135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上睑型内眦赘皮矫形方法。方法:采用常规重睑成形术切口,在内眦赘皮处设计与重睑成形术切口相连接的上睑内侧三角形旋转皮瓣成形+去除两个三角形皮瓣的新术式。自2006年3月~2010年12月,上睑型内眦赘皮共19例,并进行为期3个月~2年的初步随访。结果:对随访的就医者的重睑形态和内眦部形状进行评估,新内眦成形良好,切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显,重睑线自然流畅,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适用于上睑形内眦赘皮矫形术,及上睑皮肤松弛的重睑术,术后形态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M成形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的手术效果.方法 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笔者对69例单睑合并内眦赘皮的患者行改良M成形法,并同期行重睑成形术.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其内眦赘皮均得到纠正,无复发,瘢痕不明显,重睑外形较美观自然.结论 改良M成形与重睑成形术同期实施效果稳定,适用于矫正轻中度内眦赘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改良新月形去皮法矫正内眦赘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及同时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重睑线的设计方法. 方法 采用改良新月形去皮法矫正内眦赘皮,设计重睑线的内侧与内眦设计线不相连,两者间距保留2~3mm. 结果 本组患者共120例,其中40例同时完成隆鼻及重睑成形术,5例同时行上睑下垂矫正,其余患者均同时行重睑成形术.112例患者术后随访1周至12个月,除3例内眦赘皮效果欠佳外,其余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 该方法设计简单,操作容易,术后瘢痕不明显、重睑形态自然,是矫正内眦赘皮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睑并发内眦赘皮、轻中度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睑黄瘤,以及重睑成形术失败再修复等复杂类型重睑成形术的手术方法、注意要点。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共进行了148例复杂类型的重睑成形术,手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术前评估,切口设计,麻醉,切开并去除多余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同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矫正合并的内眦赘皮、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者睑黄瘤等,最后按重睑成形术操作完成手术。结果共115名女性和33名男性实施了手术,并进行了3个月~5年的随访。术后平均7~14d局部消肿,4周~3个月重睑弧度基本恢复自然,睑形秀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对实际情况的仔细评估和准确测量,精确设计合适手术方案,应用切开法术重睑成形术的同时进行相关问题的矫正,可使重睑成形术的美学效果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5.
皮肤深层组织缝合固定法治疗内眦赘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临床资料1999年 4~ 6月 ,我们采用皮肤深层组织缝合固定法治疗内眦赘皮 ,并同时行重睑成形术 9例 ,男 2例 ,女 7例。年龄 19~ 2 5岁 ,术后随访最长 1年 ,最短 6个月。术后在内眦部出现暂时性的较深皱褶 ,日后逐渐平滑自然。 8例内眦间距缩短 ,睑裂加长 ,内眦角外漏 ,重睑皱褶线流畅 ,眼型自然美观 ,疗效满意。 1例术后 9个月右眼内眦赘皮复发。二、手术方法沿重睑设计线至内眦赘皮上切开皮肤 ,同时切除赘皮下大部分肥厚的皮下组织和眼轮匝肌。上睑切口按重睑成形术缝合法缝合。将赘皮切口缘皮肤在合适的位置缝扎于其内下的深部组织 (…  相似文献   

6.
改良横切纵缝内眦赘皮矫正同期重睑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的方法。方法 内眦赘皮矫正采用改良横切纵缝法,在新的内眦点及下泪点之间沿睑缘做曲线切口,皮下分离后去除错位异构的眼轮匝肌,折叠缝合内眦韧带浅头或将内眦韧带浅头缝合于鼻侧筋膜,皮肤重新调整后缝合内眦切口:常规行重睑成形术,但重睑切口与内眦切口不相连续,呈皮下隧道相通,隧道内眼轮匝肌予以剪除。结果 临床应用189例,随访3~24个月,新内眦外形良好,瘢痕不明显,重睑线自然流畅,上睑与内眦无线形瘢痕相连,内眦赘皮无复发。结论 改良横切纵缝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是矫治单睑伴内眦赘皮一种简单有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矩形皮瓣法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单睑内眦赘皮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内眦赘皮的解剖学特点,针对内眦部相对短缺的皮肤和眼轮匝肌的异常结构,设计矩形皮瓣,矫正内眦赘皮,同期设计重睑线,行重睑成形手术.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4~10个月,新内眦成形良好,瘢痕不明显,睑裂变长,重睑线形态满意,眼外观自然.结论 对于内眦赘皮单睑,矩形瓣法联合重睑成形术是一种效果确切、瘢痕隐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及同时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重睑线的设计方法。方法采用改良新月形去皮法矫正内眦赘皮,设计重睑线的内侧与内眦设计线不相连。两者间距保留2~3mm。结果本组患者共120例,其中40例同时完成隆鼻及重睑成形术,5例同时行上睑下垂矫正,其余患者均同时行重睑成形术。112例患者术后随访1周至12个月,除3例内眦赘皮效果欠佳外,其余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设计简单,操作容易,术后瘢痕不明显、重睑形态自然,是矫正内眦赘皮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特殊类型的重睑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单睑并发内眦赘皮、轻中度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睑黄瘤,以及重睑成形术失败再修复等特殊类型重睑成形术(切开法)的手术方法、注意要点。方法手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术前评估,切口设计,麻醉,切开并去除多余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同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矫正合并的内眦赘皮、上睑下垂、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垂或者睑黄瘤等,最后按重睑成形术操作完成手术。结果共148例,其中女115例,男33例,并进行了3个月至5年的随访。术后平均7~14d局部消肿,4周至3个月重睑弧度基本恢复自然形态,睑形秀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对实际情况的仔细评估和准确测量,精确设计合适手术方案,应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同时进行相关问题的矫正,可使重睑成形术的美学效果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我们采用重睑成形术同期横切法矫治内眦赘皮62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2例患者,124只眼.均为女性;年龄16~38岁.其中,56例患者双侧单睑并双侧内眦赘皮,6例患者一侧单睑并双侧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轻度58只眼,中度62只眼,重度4只眼;上睑型88例,睑板型36例;62例患者在行重睑术时均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术.  相似文献   

11.
由于切开法重睑术效果确切持久 ,已成为目前重睑成形术的主要手术方式。单纯重睑术对手术医师已不是件难事 ,但对那些需同时处理眼部合并症的较为复杂的重睑术 ,如眼睑松弛、轻度上睑下垂、内眦赘皮、黄色瘤等。如何使术后重睑更为自然美观 ,一直是手术医师们探讨的课题。我们从1994年至 1998年对 5 0例伴有合并症的患者进行手术 ,临床观察效果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 ,女 46例 ,男 4例。年龄 2 0~ 6 2岁。双眼 48例 ,单眼 2例。合并症有眼睑松弛 34例 (包括缝线法失败后6例 ) ,内眦赘皮 6例 ,轻度上睑下垂 4例 (包括曾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全上睑旋转皮瓣、重睑成形术及"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一期修复合并内眦赘皮的较大上睑睑黄瘤切除术后缺损。方法 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12例合并内眦赘皮的较大上睑睑黄瘤女性患者。患者年龄36~59岁,平均43岁。病程3~16年,平均11年。首次切除6例,二次切除残余睑黄瘤4例,切除术后复发2例。睑黄瘤最大横径为0.5~1.3 cm,平均1.0 cm;为边界不规则斑块,呈深黄色。内眦赘皮根据车俊敏等提出的分度标准:轻度7例,中度3例,重度2例。患者血脂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术中切除睑黄瘤后,联合全上睑旋转皮瓣、重睑成形术及"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修复缺损。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顺利成活,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见4例瘢痕增生明显,行瘢痕综合治疗。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1.5年。重睑效果良好,睑黄瘤无复发。结论联合全上睑旋转皮瓣、重睑成形术及"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修复合并内眦赘皮的上睑睑黄瘤切除后较大缺损,可以有效缓解皮瓣尖端内眦部张力,在修复缺损同时获得良好的重睑和内眦形态。  相似文献   

13.
重睑术同期矫正内眦赘皮的新术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重睑成形术同期行内眦开大术的新术式。方法:采用常规重睑成形术切口,在内眦赘皮处设计新的与重睑成形术切口相连接的上睑内侧单“Z”成形+去除一个三角瓣的新术式。对112例(224只眼睛)就医者进行手术,并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对随访的就医者的重睑形态和内眦部形状进行评估,重睑基本为平行性重睑,内眦已完全敞开,赘皮消失,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能充分矫正内眦赘皮(逆向内眦赘皮除外),术后形态良好,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同期矫正内眦赘皮与上睑皮肤松弛的适宜方法,并观察效果。方法:在内眦部设计不对称Z成形术的同对设计切开重睑成形线,使部分内眦赘皮切口设计线与切开重睑线相延续,同时切开皮肤形成皮瓣并去除松弛的皮肤,达到内眦赘皮与上睑皮肤松弛同期矫正。结果:应用此法同期矫正内眦赘皮与上睑皮肤松弛62例,随访6个月~1年,均获满意的美学效果。结论:这是一种可广泛应用、简便有效、有良好美学效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种伴有内眦赘皮单睑者于行切开重睑成形术的同期进行内眦赘皮矫正术,使内眦部位瘢痕隐蔽的一项手术方法。方法设计内眦横行切口线、重睑线和下睑弧形切口线。横行剪开内眦皮肤的长度达新设计的内眦点,纵行剪开部分内眦韧带前脚,将内眦韧带前脚的内眦侧断端向鼻侧牢固地固定在鼻背筋膜上。常规行切开重睑成形术,去除新内眦上端多余小三角形皮肤及下方部分片状眼轮匝肌。沿下睑缘距睫毛下1~2mm处向颞侧弧形切开达下睑“猫耳”消失处,向下分离内眦下方下睑皮瓣,剪除赘皮和部分眼轮匝肌。缝合皮肤,使术后瘢痕隐蔽,睑裂增大,赘皮消失。结果23例46只眼,睑裂增大2~4mm,内眦赘皮消失,重睑形成,内眦部位瘢痕隐蔽,外形满意。结论手术方法简单,内眦部位瘢痕隐蔽,可与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同期进行,除2例半年至1年内内眦瘢痕轻度增生外,余均取得满意的疗效,尤其适合于严重的正向型和倒向型内眦赘皮的手术矫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Park法重睑术联合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的手术要点及其改进后的效果。方法: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先行小切口Park法重睑术,再行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结果:23例患者除2例在早期觉得内眦瘢痕略不满意,其余均十分满意。但此2例患者待后期瘢痕软化后,也获得满意。结论:小切口Park法重睑术联合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具有重睑术后形态自然、肿胀轻、恢复快、内眦手术区瘢痕轻等手术特点,是一种很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内眦赘皮与重睑成形同期手术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索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内眦赘皮深部眼轮匝肌结构上的异常特点,遵循内眦赘皮的上睑(倒向性内眦赘皮除外)内侧睑缘处皮肤短缺和尽量减少局部皮肤瘢痕的原则,设计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的新内眦赘皮矫正术(反Stallard法)。结果 临床应用86例,进行了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重睑为稳定性平行型重睑,内眦已完全或大部分开大,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此内眦赘皮矫正术能够充分矫正内眦部结构上的异常,而且适合与重睑成形术同期施行,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改良的Z成形术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改良的"Z"成形术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的方法,以达到内眦部瘢痕不明显的效果.方法 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对55例伴内眦赘皮的单睑患者,通过设计无张力皮瓣转移缝合及内眦角固定在鼻侧腱膜或骨膜上矫正内眦赘皮.并联合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结果 本组55例患者,术后经1~12个月随访,10例患者术后2个月内瘢痕明显,内眦切口处微红,有硬结形成,约4个月时逐渐恢复,1年后内眦处瘢痕变软,不明显.结论 改良的"Z"瓣转移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的方法,能达到无张力缝合,减轻瘢痕的发生,适合于内眦赘皮明显的单睑患者.  相似文献   

19.
改良Z形内眦开大术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索改良Z形内眦开大术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的效果.方法 在内眦部应用改良Z成形术, 将内眦赘皮与下睑交界的内侧及外侧皮肤对应切开后,修剪错位的眼轮匝肌并缩短内眦韧带,沿新内眦点向内侧切开,将内眦赘皮水平移位,松解内侧睑缘处皮肤张力,显露内眦.在上睑中外侧行重睑切开线,保留与内眦开大术切口之间的部分皮肤.结果 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临床治疗21例(42只眼)上睑型内眦赘皮求美者.术后随访3~14个月,赘皮消失, 内眦完全敞开, 内眦处无明显瘢痕,重睑线流畅,效果满意.结论 本方法易于掌握,可有效松解上睑内侧皮肤张力,充分显露内眦形态,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眼轮匝肌的解剖结构和力学方向对上睑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眼轮匝肌对上睑形态的影响,设计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法,以达到改善上睑形态的目的.方法尸体解剖测量眼轮匝肌形态和力学方向.活体测量上睑皱襞距睑缘的距离、平视时上睑缘和上睑皮缘的位置.针对单睑伴内眦赘皮、重睑伴内眦赘皮、上睑皮肤松弛下垂的眼轮匝肌的形态特点,手术延长眼轮匝肌下缘,加高上睑弧度,重塑内眦角.结果单睑、重睑、内眦赘皮在上睑皱襞距睑缘的距离、平视时上睑缘和上睑皮缘的位置手术前后有明显差异.手术可使眼轮匝肌下缘延长,上睑弧度加高,明显改善上睑外形.结论通过对眼轮匝肌的整形重塑其结构,可达到改善上睑外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