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凋亡调控基因及蛋白Fas、FasL和caspase-3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经胰胆管逆行注射不同浓度的牛磺胆酸钠建立不同炎症程度的AP模型,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大鼠胰腺炎组织Fas、FasL和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 TUNEL法检测胰腺炎组织腺泡细胞凋亡。结果:在正常胰腺组织内即可见Fas、FasL、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建立AP模型后,随胰腺炎症程度的加重,Fas、FasL、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腺泡细胞凋亡率亦逐渐下降,且caspase-3 表达水平在各个组间的变化趋势与Fas/FasL系统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Fas/FasL系统介导的凋亡途径参与了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AP)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氧化应激能抑制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激活细胞内蛋白酶和促进应激因子释放,最终导致胰腺细胞发生凋亡和器官功能障碍.急性、慢性应激因子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现截然相反的作用,其机制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合酶及精氨酸对兔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精氨酸在兔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胰管结扎及加压注射法建立兔急性胰腺炎模型;精氨酸组在急性胰腺炎模型制备后经胰管推注精氨酸250mg/kg,采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和比较NOS和精氨酸对三组动物胰腺病变的影响。结果:经Winslow法测定动物血清淀粉酶急性胰腺炎组为1318U/L±198.20,精氨酸组为78U/L±13.20,对照组为56U/L±18.60。NOS组化染色显示,急性胰腺炎组胰腺的腺泡细胞被染成深蓝色,精氨酸组胰腺的腺泡细胞被染成蓝色,而对照组胰腺的腺泡细胞被染成浅蓝色,染色强度急性胰腺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NOS参与急性胰腺炎的病变过程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而精氨酸对急性胰腺炎病变有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一直是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传统观点认为由于腺泡细胞内基因或环境异常,导致腺泡细胞损伤,进而引发胰腺内炎症反应。最近研究表明,尽管胰蛋白酶原激活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重要的启动因素,但持续的炎症反应与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激活、核因子-κB活化、细胞坏死及凋亡、肠道微生物易位等密切相关。核苷结合的寡聚作用域1的激活在核因子-κB和Ⅰ型干扰素的激活与产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急性胰腺炎最新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雨蛙素诱发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蛙素是一类十肽物质 ,为胆囊收缩素类似物 ,其化学结构与之相似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雨蛙素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 ,可引起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和胰液 ,从而导致可复性的、以高淀粉酶血症、间质水肿、腺泡细胞胞质内空泡形成及白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雨蛙素诱发的急性胰腺炎模型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快捷、与人类急性胰腺炎相似等多种优点 ,已成为实验研究急性胰腺炎的标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皮下注射超大剂量的雨蛙素建立大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模型,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胰腺腺泡细胞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该模型以胰腺的显著水肿,组织学改变(包括腺泡细胞胞质内空泡形成,间质水肿及白细胞浸润)以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为特征。此模型具有简便,产生损伤迅速,非侵入性,在病理形态、时间进程与人类胰腺炎相似等多种优点,是研究急性胰腺炎早期发病机理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微循环学杂志》2017,(1):60-64
胰腺炎可引起胰腺腺泡及胰岛β细胞损伤,修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是胰腺炎治疗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胰腺损伤修复、胰腺干细胞及内、外分泌细胞的再生和调控再生信号通路(Notch、Hedgehog及Wnt信号)对其意义重大。而胰腺腺泡及胰岛β细胞的损伤修复、再生及调控胰腺内外分泌细胞的去分化、转化和再分化过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内质网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主要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加工等,内质网应激(ERS)在早期可以通过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等生存途径,恢复内质网稳态,减轻细胞损伤。但当ERS持续时间过长或应激过强时,又可引起细胞损伤、死亡。而参与合成消化酶原的胰腺腺泡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易受ERS的影响,可能引起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凋亡,从而诱发胰腺炎。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体大唾液腺常因受到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舍格伦综合征及涎腺炎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腺体萎缩,目前对长期萎缩性腮腺内组织形态变化的观察仍较少。 目的:观察腮腺主导管结扎诱导腮腺萎缩后的组织转归。 方法:通过结扎SD大鼠右侧腮腺主导管诱导腺体萎缩,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正常腮腺及导管结扎后0(对照),1,3,7,14,30,60 d萎缩性腮腺组织内腺泡、导管细胞的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肌上皮细胞在腮腺萎缩不同时间点的数量分布变化。 结果与结论:结扎腮腺主导管后腺泡细胞出现快速凋亡,至14 d时已基本消失。随着腺体萎缩,间质逐渐纤维化并伴随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内形成大量导管样结构,导管面积逐渐增加,到14 d时达到顶峰,随后逐渐减少,导管样结构呈典型的双套层结构,结扎各时间点腺泡、导管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扎后7 d内肌上皮细胞数量快速增加,随后肌上皮细胞数量增长缓慢,维持在一定的范围。表明腮腺主导管结扎诱导腺体萎缩早期腺泡细胞快速消失,出现大量导管样结构,肌上皮反应性增殖,随着腺体的萎缩由导管样结构及肌上皮细胞组成“双套层”结构可能抑制腺体的进一步萎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原发性腺泡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细胞由同种细胞组成,排列成实性巢状,细胞核圆形,胞质内富含颗粒,胞质嗜酸性或空泡状,透明细胞常见;免疫组化特征性表达CK、lysozyme、α-anti-chymotrypsin等抗体,有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结论乳腺腺泡细胞癌非常罕见,需要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腺肌上皮瘤、颗粒细胞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11.
<正> 弹力蛋白酶(elastsae)产生于胰腺腺泡,在外分泌胰液中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并可被胰蛋白酶所激活。现知该酶在急性胰腺炎病理过程中,对血管壁破坏、弹力组织崩解及组织间隙出血等血管损害起关键作用。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弹力蛋白酶不仅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还将  相似文献   

12.
邵金贵 《解剖学杂志》2005,28(3):298-300
目的:探讨人胎儿味腺发育与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表达的规律。方法:用NADPH—d组织化学法对人多组胎龄胎儿味腺NOS阳性表达进行观察。结果:胎4月初,舌上皮组织呈较强的NOS阳性反应,在轮廓乳头环沟处,上皮基底细胞向深部组织增生,形成许多上皮细胞条索,细胞条索NOS阳性反应随胎龄增加而增强,上皮条索生长迅速,向深部肌肉组织不断增长发支,分支的末端膨大成腺泡,起初腺泡数目较少,NOS阳性反应较弱。随着胎龄的增加,腺泡数目增多,NOS阳性反应逐渐增强,至胎6月时达到高峰。胎7~9月时,味腺导管增粗,腺泡体明显增大。接近成熟状态,NOS反应呈强阳性。胎10月时,味腺导管和腺泡细胞NOS阳性反应减弱。结论:胎儿味腺发育与NOS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核因子NF-κB在胰腺炎细胞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时核因子NF-κB激活的情况及NF-κB在AP病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B组(将AR42J细胞以caerulein作用制成AP细胞模型)。检测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情况;另取1ml培养液上清加入接种巨噬细胞的培养板中培养,然后,收集巨噬细胞进行NF-κB激活检测。结果:B组胰腺腺泡细胞内容物淀粉酶、LDH的释放与A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B组NF-κB激活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AP时可影响核因子NF-κB激活,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增加时则NF-κB激活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泌乳期羊的乳腺导管及腺泡的三维立体构造的影响。 方法 选取3头产后母羊并建立羊乳腺炎模型,在羊左侧乳腺注射浓度为1012 CFU/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 ml,右侧乳腺作为对照,注入1 ml生理盐水,羊的左侧乳腺在攻菌12 h、24 h、36 h、48 h后,观察其临床症状。使用奶牛隐性乳房炎快速诊断技术(BMT)确认乳腺炎模型构造成功,取下乳腺后运用导管铸型技术获得羊乳腺导管、腺泡的铸型标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乳腺小导管及腺泡的微观结构。 结果 铸型标本结果显示,以输乳管为第1级,最多可达14级分支,导管分支间未见吻合现象,各级分支导管与上一级导管主轴延长线的夹角<90°。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正常乳腺导管末梢小导管管壁光滑,末端多呈膨大球状,腺泡直径(79.03±14.91)μm,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乳腺导管表面有凹陷,末端大部分腺泡萎缩,腺泡直径(42.89±17.17)μm。 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能破坏乳腺腺泡的正常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R5A2对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系AR42J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用雨蛙素刺激AR42J细胞,建立胰腺炎细胞模型。分别用慢病毒和sh-RNA感染AR42J细胞,上调和下调细胞内的NR5A2,用Western blot检测NR5A2的含量。在此基础上,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IL-1、TNF-α的水平。结果用100 nmol/L雨蛙素刺激AR42J细胞,成功诱导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刺激6 h凋亡率达到峰值;刺激24 h NR5A2含量降到最低点,刺激48 h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用慢病毒载体过表达NR5A2,再用雨蛙素刺激,过表达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和TNF-α在过表达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5)。用shRNA沉默NR5A2,雨蛙素刺激后沉默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和TNF-α在沉默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在过表达NR5A2基础上沉默β-catenin,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降低(P0.05),IL-1和TNF-α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 NR5A2能够促进炎性反应条件下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抑制炎性反应。β-catenin参与NR5A2在腺泡细胞炎性反应应激条件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PAP法),对成年雄性小鼠颌下腺胰岛素的分布进行光镜下定位观察。结果表明,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定位在颗粒性导管细胞及少量腺泡细胞的胞质中,大部分腺泡细胞及间质免疫反应阴性。并且推测颌下腺作为一个内分泌器官可能参与维持葡葡糖体内的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涎腺导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腺导管癌是发生于涎腺远离腺泡单位的恶性肿瘤,于1968年首先由Kleinsasseer报道,1990年在WHO公布的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中将涎腺导管癌正式列为一种独立的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雨蛙肽处理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在AR42J细胞中转染β-catenin过表达载体,用雨蛙肽处理后,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过表达效果,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的变化,二硝基苯肼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碘-淀粉比色法检测淀粉酶(AMY)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水平。结果:AR42J细胞经雨蛙肽处理后细胞中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β-Catenin过表达载体转染可明显提高雨蛙肽作用下胰腺腺泡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水平。雨蛙肽处理后的AR42J细胞活力降低,LDH和AMY漏出率升高,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HOP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β-catenin可以提高雨蛙肽处理后的AR42J细胞活力,降低LDH和AMY漏出率,减少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中CHOP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β-Catenin可明显抑制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9.
AMACR的过度表达与基底细胞标记(如p63和高分子量角蛋白HMWCK)的缺乏是经典型前列腺腺泡性腺癌的特点。我们利用p63/HMWCK/AMACR鸡尾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以研究其在前列腺导管腺癌和Gleason评分为4分的筛状腺泡性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在诊断中的应用,并与Gleason评分为4分的非筛状腺泡性腺癌进行比较。这一研究包括了62例前列腺切除标本,其隐含前列腺导管腺癌(n=51)、Gleason4的筛状腺泡性腺癌(n=27)和Gleasorl4的非筛状腺泡性腺癌(n=48),具有代表性的档案蜡块1~4个,均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在大鼠胰腺组织中的表达,为临床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使用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应用PAI-1抑制剂治疗胰腺炎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AI-1在大鼠胰腺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PAI-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在SD大鼠胰腺的外分泌腺腺泡细胞,以及内分泌腺D细胞及PP细胞,阳性物质分布于细胞质。结论 PAI-1可能在胰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应用PAI-1抑制剂治疗胰腺炎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