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的异同,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153例患儿临床资料,对搜集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发型败血症占新生儿败血症总发病人数的38.56%,晚发型败血症占61.44%。与晚发型败血症相比,早发型败血症中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比例更低,OR分别为0.481、0.478;母亲胎膜早破及发热的比例较高,OR分别为2.270、3.529;与晚发型败血症相比,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中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的比例低,OR分别为0.410、0.400;辅助检查上,早发型败血症较晚发型败血症更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OR为2.438。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患儿出现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时需特别注意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而母亲发热、胎膜早破、血小板减少的患儿需警惕早发型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荣潇  张华俐  孟建辉  马玲彦  赵莉  胡民 《河北医学》2016,(10):1697-1699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120例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临床诊疗特点。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疑似早发型败血症并血培养呈阳性结果的12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结果:发生败血症的患儿中,以胎龄小、日龄小、体重低的新生儿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主要以发热、病理性黄疸、循环欠佳、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等,并发症主要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化脓性脑膜炎,多数患儿有WBC、CRP 及PCT异常,血培养中以G+菌为主,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后,治愈率为75.0%。结论:对临床高度可以的败血症患儿应尽早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新生儿败血症71例,其中早发型28例,晚发型43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型患儿硬肿、反应差发生率显著高于晚发型(均P〈0.01)。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晚发型,而晚发型化脓性脑膜炎显著高于早发型(均P〈0.05)。早发型PLT值明显低于晚发型(P〈0.05),WBC及CRP值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晚发型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病原菌方面都有其不同特点,应根据不同特点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时间段内收治的全部66例败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有患儿出生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早发型组(34例)和晚发型组(32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早发型组中败血症患儿常为足月儿,晚发型组常为早产或极低体重患儿;早发型组中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13例和B族链球菌11例,晚发型组中多为肺炎克雷伯菌10例和大肠埃希菌9例。结论孕产妇产前积极进行GBS和大肠埃希菌的筛查,并对GBS和大肠埃希菌检查阳性产妇提前预防使用抗生素,将有益于降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为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60例,分为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每组30例。对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液学相关检查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早发型组硬肿、反应迟钝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χ2=12.273、5.963,P均<0.05)。早发型组感染性休克、DIC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χ2=6.648、5.455,P均<0.05),而晚发型组化脓性脑炎发生率则高于早发型组(χ2校正=5.192,P=0.023)。早发型组PLT低于晚发型组(t=4.298,P<0.001)。结论: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各异,临床诊治过程中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小于胎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晚发型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燕  王杨  赵倩  徐豆豆 《安徽医学》2016,37(1):22-2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小于胎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晚发型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500 g、住院时间>7 d VLBWI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小于胎龄VLBWI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危险因素及预后等。结果 296例纳入本研究的VLBWI中,小于胎龄儿组165例,其中发生晚发型败血症者56例,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于胎龄VLBWI晚发型败血症危险因素包括极早产(胎龄<32 周)、超低出生体质量(出生体重<1000 g)、胎膜早破>18 h、预防应用抗菌药物>7 d、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7 d、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械通气、留置胃管>7 d、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长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其独立危险因素为留置胃管>7 d和胎膜早破>18 h。结论 在VLBWI中小于胎龄儿更易发生晚发型败血症,今后临床工作中应对这一特殊群体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凡胎膜早破>18 h者需动态连续监测血象指标,尽早开始经口肠道微量喂养,缩短留置胃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学。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濉溪县医院儿科124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败血症发病时间将病例分为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住院新生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3.4%(124/3634)。其中早发型占54.8%(68/124),主要表现黄疸,呻吟、青紫、呼吸困难、反应低下,C反应蛋白增高;晚发型败血症占45.2%(56/124),主要表现发热、气促、黄疸,合并局部感染灶;早发型组羊水污染和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P<0.05);早发型组黄疸、呻吟、青紫、呼吸困难、反应低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晚发型组(P<0.01);早发型组肺炎、合并局部感染灶的发生率低于晚发型组(P<0.01和P<0.05)。败血症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88.7%,革兰阴性菌占11.3%;革兰阳性菌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米诺环素高度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结论: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各有特点,早发型临床症状较重;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是我院儿科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病原菌,临床医生根据其临床特点及常见致病菌选择抗生素,再据血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09-1610
目的:探讨低/极低体重儿"积极"的营养支持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晚发型败血症的影响,为制定适合低/极低体重儿的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低/极低出生体重儿285例。其中对照组210例,实施传统的营养管理,观察组75例,实施早期的营养管理。分析两组低/极低体重儿NEC和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相关指标的情况。结果:对照组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NEC有25例,观察组NEC有8例,两组在NEC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对照组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晚发型败血症有35例,血培养阳性10例,白细胞计数异常24例,血小板计数异常32例,C反应蛋白增高33例,降钙素原增高31例,观察组晚发型败血症有5例,血培养阳性1例,白细胞计数异常1例,血小板计数异常3例,C反应蛋白增高4例,降钙素原增高4例。两组在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白细胞计数异常和血小板计数异常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培养阳性、C反应蛋白增高和降钙素原增高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极低体重儿实施早期的营养管理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减少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但对NEC的发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在诊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晚发型败血症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血培养阳性的晚发型败血症患儿为晚发型败血症组,同时选取相同胎龄未发生感染的113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对照组。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NLR。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LT、CRP、PCT、NLR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血培养阳性晚发型败血症中的诊断能力。结果 两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感染日龄和WBC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败血症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CRP、PCT、N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LT、CRP、PCT及NLR诊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晚发型败血症的特异度分别为75.0%、93.8%、95.6%、98.2%,敏感度分别为77.9%、78.8%、77.5%、81.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51、0.908、0.954。结论 NLR是一种简单、廉价、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01~2010-05入住本院的30例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药物敏感试验以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患儿中早产儿占80.0%(24/30),低出生体重儿占66.7%(20/30).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50.0%(15/3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46.7%(14/30),以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真菌占3.3%(1/30).结论 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见,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多见,并且对常见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时期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资料,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6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单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分为≤34周的早发组20例,>34周的晚发组126例.比较两组孕妇基本情况、生育史、部分临床项目及辅助检查结果、围生儿情况.结果:(1)两组中有定期产前检查者比例、初产妇比例、孕妇有自觉症状者的比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孕妇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胎儿生长受限(FGR)比例、低体重儿比例、死胎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性别男女比例早发组0.82,晚发组0.9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孕妇有无正规产检、是否发生并发症相关,而与是否为初产妇无关.FGR发生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孕周呈正相关,与孕妇血红蛋白量呈负相关,而与孕妇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量无关.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在不同孕周的妊娠结局有差异.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13.
罗润环  索冬梅  曾萌 《中外医疗》2013,(18):111-112
目的探析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临床治疗中的各项情况,如母体并发症、妊娠终止时机、围产儿结局等。方法对该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23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低蛋白血症、产后出血、眼底病变、肝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死宫内、胎儿窘迫、新生儿轻、新生儿畸形、重度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并发症、妊娠终止时机、围产儿结局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告以七种特殊形式发病的慢粒病人计12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12.5%(12/96例),并复习文献简要讨论。由于这些病例首发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值得临床注意并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6.
Onset setting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患者在磁共振(MRI)影像检查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的105例帕金森患者MRI检查资料,依据发病年龄将早发性(年龄≤50岁)和晚发性(年龄>50岁)帕金森患者分为早发组(n=52)和晚发组(n=53)。比较两组患者脑部感兴趣区平均磁化率、灰质密度及脑部灰质体积。结果晚发组患者脑部黑质网状部、壳核以及黑质致密部平均磁化率显著高于早发组患者(P<0.05);晚发组患者左海马旁回区、左额上回、左扣带回以及左额中回区域灰质密度显著低于早发组患者(P<0.05);早发组患者齿状核右侧与右侧灰质体积较晚发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CrusⅡ右侧与左侧半球、Ⅶb与Ⅷa左侧半球、Ⅶb与Ⅷa右侧半球内侧和外侧灰质体积显著高于晚发组患者(P<0.05)。结论早发性和晚发性帕金森患者脑部铁沉积、脑部灰质密度以及体积存在差异,可为后期两者对症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霞  苑中甫 《医学综述》2009,15(23):3597-3600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目前尚无统一的临床时间界定,多以孕34周界定ES-PE。因其母体并发症多和围生儿病死率高,如何处理成为临床医师面对的棘手问题,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了期待治疗的方法。期待治疗是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密切监测母婴病情变化,兼顾母儿利益的同时尽量延长孕周,并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方法首选剖宫产。适当期限的期待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9.
朱景凯  徐杰  刘继欧 《吉林医学》2012,33(19):4095-4096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术后早期出血得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收治的220例次及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324例次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患者,统计EVL术后早期出血患者的发病例次数、好发时间、诱因、出血方式、出血量及预后。结果:EVL术后早期出血率为5.15%(28/544);早期出血集中在术后第7~14天,构成比达64.28%(18/28);饮食不当是引起EVL术后早期出血的主要诱因,构成比为32.14%(9/28);EVL术后早期出血的主要表现为呕血,构成比达85.71%(24/28),平均出血量为579.6±375.3 ml,死亡率为35.7%(10/28)。结论:EVL术后早期出血发病率低,出血量大,呕血为主要表现形式,死亡率高,好发时间为术后7~14 d,饮食不当是引起EVL术后早期出血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首发和复发)的若干社会因素及家庭情况对疾病的影响。方法: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和复发患者各200例,运用“社会相关因素调查表”及“生活事件量表”分析其发病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性格内向、药物依从性差及有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对疾病干预差有关。结论:精神分裂症发病与多种社会因素相关,但首发与复发的主要原因不同。家庭干预首先应提高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