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癌痛患者爆发痛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5日~4月1日肿瘤科住院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患者爆发痛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原因分析、真因验证,对策的拟定及实施;选取2018年7月1日~8月31日肿瘤科住院的10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爆发痛发生率并分析原因。结果:实验组爆发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癌痛患者爆发痛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护理管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陈霞  刘伟  蔡小霞  张定富 《护理学报》2017,24(23):15-18
目的 探讨护士参与癌痛全程管理在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依从性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2016年4—7月88例癌痛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痛管理流程护理;2016年8—11月84例癌痛患者为观察组,护士参与癌痛全程管理,从疼痛评估、药物滴定、效果观察、健康指导、出院回访、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止痛药,不出现漏服现象的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时、按量口服止痛药,未出现漏服现象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护士参与癌痛全程管理,规范了癌痛管理流程,提高护士癌痛管理能力及患者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有效帮助肿瘤患者减轻、控制癌性疼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法在降低癌痛口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痛患者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数情况,患者的疼痛度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规范化的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后,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患者疼痛度的抑制情况方面以及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当前临床上针对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所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等,通过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护理效果,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意义和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适当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品管圈(QCC)的方法和技巧,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方法:首先建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确定主题,然后通过制定行动计划、锁定目标,对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错误原因进行调查,解析问题及分析主要原因,最后制定对策、组织实施、确认效果、对结果进行标准化、形成制度,使品管圈持续实行。结果:QCC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延服率、服药时间错误率、漏服率均低于QCC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留观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HOPE”圈,按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10个步骤实施活动,达到了降低跌倒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 急诊留观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改善前的8例降至改善后的4例,下降幅度:50%,目标达成率=100%。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急诊留观病人跌倒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及组织策划能力防范,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减轻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为医院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我院2010年9-12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SGA评分,选出营养不良的患者确认原因并实施改善方案。结果:实施相关护理对策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由68.75%降至21.88%。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华锦 《当代护士》2018,(6):132-13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值、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从4.85%下降到1.98%,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选定主题后拟定活动计划书,采用"三现"原则进行现状把握,根据现状把握的结果设定目标,进一步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要因和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团队成员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43‰降至0.19‰(P0.05);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圈员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等均得到提升。结论:正确运用QCC工具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并能提高圈员品质改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QCC小组,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对本科室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实施,并对QCC实施前后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通过QCC的实施,骨盆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护士压疮防护能力、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QCC管理应用到骨盆骨折患者压疮预防当中,能有效降低发生率,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脊柱外科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科室9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分析脊柱外科患者便秘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脊柱外科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46.15%降至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33.70%(P0.05)。结论:通过运用品管圈PDCA程序,实施持续改进,可以有效地降低脊柱外科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腹膜透析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腹膜透析患者66例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发生腹膜炎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从30.0%下降到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6, P<0.01)。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品管圈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找出和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共收治脊髓损伤病例72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前组,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共收治80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后组。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课题,对品管圈管理应用前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现状调查,找出发生率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管理实施前后脊髓损伤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品管圈管理后,脊髓损伤患者压疮发生8例,低于管理前的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7,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参加该品管圈人员在运用品管圈、团队合作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仲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4):2017-2018
目的分析并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外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外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品管圈。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32±0.89)mmol/L,餐后2h血糖为(9.02±1.54)mmol/L,三酰甘油(TG)为(2.28±0.79)mmol/L,总胆固醇(TC)为(4.77±1.08)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8.77±1.88)mmol/L,餐后2h血糖为(10.68±2.29)mmol/L,TG为(2.58±0.89)mmol/L,TC为(6.18±2.32)mmol/L。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且TG水平和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应用后医护人员各项得分均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降低外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癌痛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240例癌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实验组1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15.75%,对照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2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女性患者便秘发生率为18.52%,对照组女性患者便秘发生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癌痛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呕吐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新生儿呕吐发生率"主题,对新生儿呕吐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新生儿呕吐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新生儿呕吐率由10.9%降低到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新生儿呕吐发生率和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品管圈(QCC)质量管理工具在降低住院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11月我科成立QCC对产妇乳房胀痛发生情况,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原因,根据PDCA循环制定对策,比较活动前后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QCC手法可有效降低住院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减轻产妇痛苦,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名为"动力圈"的品管圈活动小组,使用脑力激荡法,选定"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为主题,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高磷血症的原因,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并设定目标,制定干预措施以及规范化流程,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为品管圈活动前,2017年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将2017年5—10月为品管圈活动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发生情况、护士综合素质、患者高磷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不达标率由60%降到34.67%;护士的综合素质各项评分均较活动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高磷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较活动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患者高磷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