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艳丽 《当代护士》2016,(12):49-51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30例患者做为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出院患者病历抽样选择了30例发生谵妄的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率,还能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能够确保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邹莉丹  唐永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319-1320,1322
目的 探寻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0例,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发生率为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不仅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DVT 3例,发生率为10.7%,干预组无DVT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是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的有机结合,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就诊的41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中28例分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其余1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2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1%,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FIB值、D-D值、CD62p表达值、DQ值、ZQ值及GQ值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而PC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301-4302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期间手术室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规范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舒适度、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能明显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及满足患者康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中应用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两种不同模式输血,对预防术后谵妄症状出现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开放性输血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输血干预;采用限制性输血方式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输血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谵妄症状控制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输血量超过500ml例数、术后谵妄症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谵妄症状控制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输血量超过500ml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谵妄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限制性输血模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中输血,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谵妄症状的发生率,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种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小腿肿胀、疼痛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2组小腿肿胀、疼痛及DVT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不仅为临床提供依据,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张颖  喻薇 《中国临床医学》2017,24(6):951-95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n=30)。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要求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根据患者情况提出护理问题,运用软件检索查找循证护理依据,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开始时间、早期功能锻炼的时长与方法、最佳功能锻炼的方法、减轻患者功能锻炼时疼痛的方法及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方法,制定功能锻炼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时疼痛程度、Harris髋关节评分、脱位发生率、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功能锻炼时疼痛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d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周、2周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Harris髋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脱位发生。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BN的护理模式可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时的疼痛,有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宋晓文  刘茜 《上海护理》2014,14(5):21-24
目的探讨系统全程康复指导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9月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全程康复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各项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系统全程康复指导,能使患者全面掌握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康复锻炼,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有效地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裂的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年7月~2012年10月期间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骨裂的50例患者为观察纽,采取综合康复护理;以2007年2月~2009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髋关节置换术后骨裂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优良率为94.O%,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优良率为78.0%,组间差异明显(P〈O.05)。观察组骨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O.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促进骨裂愈合、保障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循证方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中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 对8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用循证护理方法,查询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从而进行护理干预,评价效果.结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无一例感染、假体脱位、压疮发生,1例下肢腘静脉血栓形成,通过及时发现,处理后痊愈.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学习应用,明显降低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应用Orem自护模式,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Orem自护模式可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綦江区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并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2013年3月以前住院治疗并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和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前康复教育及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明显缩短,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康复护理技术的正确应用是保证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8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病床单双号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整体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均迅速恢复,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另外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术后接受延续性护理,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右旋糖酐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并进行相关用药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意义(P =0.032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右旋糖酐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并进行相关用药护理,可以减少患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探讨中医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30例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在术后低热持续时间、伤口渗出物持续时间、术后疼痛等级和时间、临床护理疗效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可以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护理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入我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有助于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老年患者采取持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并与仅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术后康复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结合损害控制对全身麻醉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谵妄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行全身麻醉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损害控制,观察组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结合损害控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谵妄发生率、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5 d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维度协同护理结合损害控制能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髋关节功能,降低谵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