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木兰脂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木兰脂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于再灌注开始前5min静脉注射木兰脂素2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达相应时间点时,从各组大鼠取血备测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以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肾组织用于观察病理变化以及作免疫组化分析肾组织TLR4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BUN、Cr较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明显降低,肾组织损伤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治疗组肾组织TLR4阳性表达多于假手术组,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木兰脂素预处理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脂肪乳组和乳化异氟醚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他3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前30 min,静脉注入0.9%生理盐水、30%脂肪乳和6.9%的乳化异氟醚达30 min(3.5 ml/kg/h).缺血30 min再灌注3 h后,检测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生理盐水组及脂肪乳组大鼠心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与乳化异氟醚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只分离肾动脉不夹闭;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双肾缺血60min、再灌注4 h;利多卡因组(L组)肾动脉阻断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mg/kg,I/R组、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I/R组呈明显心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L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I/R、L组血浆H-FABP,心肌组织NE、TNF-α较sham组升高,但是I/R组高于L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肾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下调TI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 (IP)对缺血再灌注 (I/R)高血脂大鼠离体心脏功能、心肌酶、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 ,以左室收缩峰压 (LVSP)和心室内瞬间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估价心功能。以心肌酶 (CK)反应心肌损伤 ,以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细胞线粒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RH PX)活性反映心肌自由基代谢。将IP和I/R情况进行比较。结果IP使高血脂大鼠心脏再灌注后LVSP、dp/dtmax增高、CK降低、MDA减少、SOD和GSH PX增高 (均P <0 .0 5 ) ,且与正常大鼠无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5 )。结论IP对高血脂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高血脂可能不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I/R组和IP组各50只,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每组又分为6、12、24、48、72h等5个亚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I/R模型,后处理方法为大脑中动脉阻闭2h后,再灌注15 s-缺血15S,反复3次。对各组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I/R组大鼠可见神经行为学的缺失及缺血侧大脑半球的梗死,与之相比,IP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善(t=2.683~5.657,P〈0.05)。TNF-α、IL-1β蛋白及mRNA在sham组额顶叶有微弱表达,其在I/R组和IP组的表达于再灌注6h时开始升高,24h达高峰。与I/R0.05)。结论IP可显著下调TNF—α和IL-1β的表达,缩小I/R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提示IP可抑制I/R的炎性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缺血肝叶Toll样受体2(TLR2)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乌司他丁组.于再灌注120 min后采集标本,测定血清ALT、AST,取缺血-再灌注肝叶组织,测定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活性,实时定量PCR法测定TLR2表达水平.结果 乌司他丁组大鼠血清ALT、AST和肝组织MDA水平低于I/R组(P <0.05);肝组织SOD水平高于I/R组(P<0.05);再灌注后TLR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乌司他丁组TLR2表达低于I/R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对部分肝叶缺血引起的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TLR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32只,体重2.0~2.5 kg,随机分成4组(n=8):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C组)、脂肪乳组(L组)、异氟烷组(I组)和乳化异氟烷组(EI组).每组均缺血1 h,再灌注3 h.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unnet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与C组比较,I组和EI组血清CK和IDH降(P<0.05),而L组无明显变化.电镜下C组和L组线粒体水肿,破坏明显,而I组和EI组线粒体损伤较轻.结论 乳化异氟烷预先给药体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急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血预处理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适宜的缺血预处理时间。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10min缺血预处理、20min缺血预处理4组,后两组分别以缺血前短暂缺血再灌注各10min和20min作预处理。测谷丙转胺酶(ALT)、谷草转胺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0min缺血预处理组ALT、AST、LDH明显降低,还原型GSH明显增加,而AI则明显下降,光镜下肝组织损伤程度亦明显减轻;20min缺血预处理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10min缺血预处理可通过上调还原型GSH以增强抗氧自由基能力而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保护肝脏;而20min缺血预处理则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大鼠恢复血流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心肌损伤程度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10min组、30min组、60min组、120min组各6只。缺血组,10min组、30min组、60min组、120min组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10min组、30min组、60min组、120min组分别于再灌注10、30、60、120min采集动脉血,缺血组不恢复血流再灌注,于缺血30min后采集动脉血,假手术组于开胸后采集动脉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缺血组、10min组、30min组、60min组、120min组血清CK-MB[(932.29±79.80)、(1 070.25±221.70)、(822.11±67.92)、(1 030.57±153.41)、(1 173.86±169.18)u/L]、MDA[(6.96±0.82)、(7.96±0.39)、(6.56±0.81)、(6.82±0.92)、(9.34±1.11)μmol/L]均高于假手术组[(390.94±190.75)u/L、(5.07±0.96)μmol/L],LDH活性[(547.53±95.04)、(534.24±55.64)、(520.37±93.04)、(557.50±93.23)、(629.86±46.91)u/L]均高于假手术组[(404.68±77.55)u/L],SOD水平[(155.98±7.92)、(162.39±3.20)、(176.27±9.12)、(178.01±3.60)、(153.35±9.57)u/mL]均低于假手术组[(203.24±20.62)u/mL](P0.05);30min组、缺血组、10min组、60min组、120min组血清CK-MB水平逐渐增加(P0.05);10min组、120min组血清MDA水平高于缺血组、30min组、60min组(P0.05),10min组与120min组、缺血组与30min组及60min组血清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10min组、30min组、60min组、120min组血清LDH活性及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氧化应激有关,其损伤程度在再灌注早期出现短暂减弱后又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肝缺血一再灌注组(IR组,n=10)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n=10)三组.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大鼠在阻断入肝血流前吸入2.5%七氟醚30 min,IR组和s组大鼠肝缺血45 min再灌注120 min.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1(LDH1)浓度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果 与Sham组比较,S组和IR组血清ALT、AST、CK-MB、LDH1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MDA、TNF-α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组血清ALT、AST、CK-MB、LDH1浓度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MDA、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Sham组心肌肌束及细胞形态正常,IR组和S组可见肌束断裂、细胞边界不清及炎症细胞浸润,S组改变较IR组轻微.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关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经典方法是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即通过对心脏进行反复多次短暂的缺血刺激,来提高心肌本身对随后较长时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力.IPC已经应用于如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也是严重创伤、休克、手术等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在脓毒症中,心脏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约40% ~ 50%的长期感染性休克患者会出现心脏并发症[1].一旦出现心脏并发症,患者病情急剧恶化,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可从20% ~ 30%升到70%~90%[2].因此,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是现代重症医学面临的难题,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加强脓毒症患者心肌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短期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心肌细胞内Caspases-3、Caspases-8和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5 mL/d)、缺血再灌注组(B组,生理盐水5 mL/d)、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预处理组(C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预处理组(D组,阿托伐他汀40mg/d).灌胃3d后,第4天制作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后,用比色法检测心肌中MDA和SOD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ase-3、Caspase-8和NF-κB的表达.结果 与B组比较,C组SOD浓度明显增加(P<0.05),MDA浓度明显减少(P<0.05),Caspases-3和Caspases-8表达明显减少(P<0.05),NF-κB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D组SOD浓度增加更为明显(P<0.05),MDA、Caspases-3和Caspases-8及NF-κB表达减少更为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明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细胞凋亡,减轻MIRI损伤,表现出较强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刘畅  陶贵周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246-2247
目的:观察经典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以及磺脲类降糖药物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经典缺血预处理组和磺脲类降糖药物处理组,每组8只,观察经典缺血预处理和磺脲类降糖药物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结果:经典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丙二醛含量[(0.99&;#177;0.26)μmol/g]明显降低,与模型组[(1.68&;#177;0.33)μmol/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而且保护心肌超微结构;磺脲类药物预处理组心肌丙二醛含量[(1.71&;#177;0.26)μmol/g]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心肌超微结构明显破坏。结论:磺脲类药物预处理可以取消经典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典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以及磺脲类降糖药物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经典缺血预处理组和磺脲类降糖药物处理组,每组8只,观察经典缺血预处理和磺脲类降糖药物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结果:经典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丙二醛含量犤(0.99±0.26)μmol/g犦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犤(1.68±0.33)μmol/g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保护心肌超微结构;磺脲类药物预处理组心肌丙二醛含量犤(1.71±0.26)μmol/g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心肌超微结构明显破坏。结论:磺脲类药物预处理可以取消经典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对缺血缺氧甚为敏感,在缺血一定时间后肝脏的结构功能必然受到损害,当血流恢复后,肝损伤会更为严重,即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I)。肝脏的IRI是肝外科手术后常见的肝损伤过程.其损伤的程度对治疗效果影响甚大,因此对肝IRI的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罗锋  魏来  陈文雁  牟燕  孔高茵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112-2113,2117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HS)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功能变化的影响及对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和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包括假手术组(Sham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IRI组)和NaHS预处理组(NaHS组)。再灌注末取腔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取部分肝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TNF-α和IL-1β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末,HIRI组、NaHS组 ALT、AST、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 NaHS组低于 HIRI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NaHS预处理能提高肝硬化大鼠抵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及阿魏酸钠低剂量预先给药组(55 mg/kg)和阿魏酸钠高剂量预先给药组(110 mg/kg).采用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180 min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低剂量、高剂量组分别于缺血前30 min通过尾静脉注射55 mg/kg及110 mg/kg阿魏酸钠,假手术组、模型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I)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后各组大鼠的cTnI及NT-proBNP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及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cTM及NT-proBNP明显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受到抑制,而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魏酸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4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36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疾病对照组。选择4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TLR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TLR4 mRNA PCR检测含量为(0.032±0.009),哮喘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TLR4表达量分别为(0.015±0.007)和(0.012±0.005),急性发作组TLR4表达量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030,P=0.000),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TLR4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IL-6、IL-8、TNF-α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4阻断后急性发作组IL-6、IL-8、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TLR4阻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2阻断前、阻断后急性发作组PBMCs上清中IL-6、IL-8、TNF-α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LR4活性增强可导致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其可能机制之一是促进IL-6、IL-8、TNF-α等指标的表达进而引起哮喘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