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32例正常人的血浆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ANP,AⅡ和 ALD 的含量分别为3683.52±579.14pg/ml,181.73±70.85pg/ml,203.25±83.9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分别为2080.14±412.74pg/ml,84.73±26.11pg/ml,180.30±47.30pg/ml)(P<0.01,0.01,0.05),并且 ANP 与 ALD 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AⅡ与 ALD、ANP呈显著负相关(r=-0.46,-0.48,P<0.01)。文中对 CHF 的体液调控机理及ANP,AⅡ和 ALD 含量变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血压所致的冠心病(简称高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与冠脉损伤的相互关系。方法108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含量。结果高冠心病组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分别为2.53±1.85(μg/L/h)、41.30±11.80(ng/L)1、50.00±85.03(ng/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高冠心病组轻型、中型、重型三组各组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呈逐步升高态势,轻型<中型<重型,组间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高冠心病组治疗后血浆PRA、AngⅡ和ALD含量分别为(1.87±2.15)μg/L/h(、37.13±8.80)ng/L和(110.00±62.22)ng/L,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非常显著性(P<0.01)。冠状动脉损害程度越重,血浆PRA、AngⅡ和ALD含量越高。结论降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可直接调控血压,使血压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是治疗高冠心病,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的关键,同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对预测高冠心病冠脉损害程度及监测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心力衰竭(以下称心衰)时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表现为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明显增高,甚至PRA、ATⅡ与ALD(RAA)值的升高可在临床上明显的心衰出现以前即已出现,因此认为RAAS的激活是  相似文献   

4.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测量了24例慢性肾衰病人血透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ATⅠ)及血浆醛固酮(pA)水平。血透前PRA、ATⅠ及pA分别为0.34±0.30pg/ml/h.240.05±162.68及197.75±81.70ng/ml,血透后分别为0.55±0.38pg/ml/h.427.91±257.36及131.94±56.01ng/ml。血透后PRA及ATⅠ显著高于血透前,而pA则显著低于血速前。血透后PRA和ATⅠ的增高可能与血Na~+的丢失,血浆渗透压(Posm)的降低及超滤水伤后血液的浓缩有关。pA的降低可能与血K~+的降低或透析膜对pA的清除有关:血透患者死亡以心血管病变占首位,其中高血压是一个重要原因,约80%的慢性血透患者均有血压增高。为了探讨血透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作者对21例维持性血透析者作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颖  李定国  陈源文 《上海医学》2004,27(8):587-588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水平与腹水、肾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39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放射性核素肾图评价肾功能状态 ,同步测定血浆中ATⅡ、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钠以及 2 4h尿钠排泄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水平为 (2 90 .31± 4 7.4 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 (34.30~ 90 .70 pg/ml,P <0 .0 5 ) ,合并腹水者的血浆ATⅡ水平为 (386 .2 3± 76 .4 2 ) pg/ml,明显高于无腹水患者的 (112 .86± 2 2 .5 4 ) pg/ml(P <0 .0 5 ) ;ChildC级患者的ATⅡ水平明显高于ChildA及B级患者 (P<0 .0 5 ) ;2 4h尿钠排泄量与血浆ATⅡ水平成负相关 (r =- 0 .5 2 ,P <0 .0 5 ) ,但与腹水、肾有效血浆流量不相关 ;血钠水平与血浆ATⅡ水平成负相关 (r =- 0 .6 7,P <0 .0 1) ,血钠水平下降者的血浆ATⅡ水平为 (5 4 6 .2 3± 131.5 9)pg/ml,明显高于血钠正常者的 (12 0 .74± 17.15 )pg/ml(P <0 .0 1) ,但与肾有效血浆流量无关 ;血浆ATⅡ水平与Ccr及肾功能不相关。结论 在肝硬化疾病的不同阶段 ,血浆ATⅡ水平存在差异。血浆ATⅡ可能参与肝硬化腹水形成 ,其机制与水钠潴留有关 ,并有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倾向 ,但与肾有效血浆流量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氯沙坦前后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与NPY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氯沙坦前后血浆NPY的含量及AⅡ水平,同期测定另外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前后血浆NPY的含量及AⅡ水平。结果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氯沙坦前后血浆NPY水平分别为(152.4±12.3)pg/ml、(125.5±9.5)pg/ml,P<0.01;血浆AⅡ水平分别为(49.6±7.1)pg/ml、(62.4±7.8)pg/ml,P<0.01。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前后血浆NPY水平分别为(144.1±11.3)pg/ml、(140.6±12.2)pg/ml,P>0.05;血浆AⅡ水平分别为(45.5±5.8)pg/ml、(48.3±7.2)pg/ml,P>0.05。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NPY、AⅡ水平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氯沙坦能影响血浆NPY水平,提示该药降压的过程中有NPY参与的因素,而美托洛尔却不影响血浆NPY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缬沙坦前后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与NPY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前后血浆NPY的含量及AⅡ水平。结果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前后血浆NPY水平分别为(152.3±12.2)pg/ml、(125.4±9.4)pg/ml,P<0.01;血浆AⅡ水平分别为(49.6±7.1)pg/ml、(62.4±7.8)pg/ml,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NPY、AⅡ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缬沙坦能影响血浆NPY水平,提示该药降压的过程中有NP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维持性血透组与非透析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浓度,并与对照组(30例健康成人)比较,结果肾衰组ATⅡ和AL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透组血浆ATⅡ和ALD)高于非透析组,而ALD/ATⅡ低于非透析组。肾衰非透析组ATⅡ和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血浆ATⅡ和ALD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正常孕妇30例及妊高征30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_Ⅱ)、醛固酮(ALD)的含量。结果正常孕妇组 PRA 均值2.41±0.51ng/ml/h A_Ⅱ127.79pg/ml,ALD234.33pg/ml。妊高征组 PRA3.89,A_Ⅱ188,ALD290。妊高征组均比正常孕妇组含量增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本文对此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22例正常人和29例充血性心衰病人血浆心钠素浓度,其中17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重复测定。结果表明心衰病人心钠素水平(673±205pg/ml)显著高于正常人(105±23pg/ml)(P<0.05),但有14例严重心衰病人心钠素水平降低。血浆心钠素浓度随着心衰改善丽显著下降。动态观察心钠素水平变化对于判断心衰程度和预后及估价治疗反应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患者肾上腺髓质素和前体N端20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病理过程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了45例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7名正常人ADM和PAMP的血浆浓度.结果CHF病人血浆ADM浓度在心功能Ⅱ级者为(51.46±4.52)pg/ml、Ⅲ级者为(70.39±3.22)pg/ml,与正常组[(24.12±1.59)pg/m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AMP血浆浓度在心功能Ⅱ级者为(6.24±1.71)pg/ml、Ⅲ级者为(738±1.28)pg/ml,与正常组[(8.56±2.44)pg/m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心功能Ⅳ级者,ADM和PAMP血浆浓度分别为(36.33±2.17)pg/ml、(2.79±0.89)pg/ml,较心功能Ⅱ级和Ⅲ级者显著下降,其中ADM高于对照组,PAM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DM和PAMP在心力衰竭不同阶段的变化表明肾上腺髓质素功能片段扩血管活性肽分子内调节紊乱;ADM在心衰的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及其与腹水形成的关系.方法 5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慢性肝炎中度32例,肝硬化代偿期10例,肝硬化伴腹水11例,分别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含量.结果 慢性肝炎中度、肝硬化代偿期和肝硬化伴腹水患者血清AT-Ⅱ分别为(53.2±21.3) pg/ml,(50.9±12.3) pg/ml,(276.5±247.6) pg/ml;血清醛固酮分别为(246.2±93.7) pg/ml,( 271.3±61.3) pg/ml,(567.5±71.2) pg/ml.结论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和醛固酮均见升高,但以肝硬化伴腹水患者为显著,AT-Ⅱ和醛固酮与腹水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抗心衰颗粒对舒张性心衰大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用腹主动脉缩窄法的方法建立舒张性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抗心衰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ALD、PRA、ATⅡ的水平,并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心肌细胞内TGFβ1的表达。结果 贝那普利组与抗心衰颗粒大剂量组ATⅡ低于模型组(P<0.05),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中、大剂量组ALD较模型组降低(P<0.05),激光共聚焦观测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各组TGFβ1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法测TGFβ1表达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大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抗心衰颗粒能显著降低舒张性心衰大鼠的ATⅡ、ALD水平,减少细胞内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用RIA对27例EHF患者血浆ANF测定的结果。资料表明:(1)EHF患者血浆ANF含量(1441.85±898.3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268.4±86.9pg/ml)(P<0.01)。(2)血浆ANF含量的高低与病情轻重呈平行的关系,即轻型患者虽有增高,但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P>0.05);中型患者增高较显著,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上升最高,均与健康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3)血浆ANF含量也与病期有一定的关系,即ANF自发热期开始增高,休克期与少尿期达到高峰,多尿期逐渐下降,至恢复期接近正常。(4)有7例急性肾衰患者进行GID治疗后,ANF与ALD、β_2-MG、BUN均较透析前有明显下降(P<0.01)。最后,对EHF患者血浆ANF增高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46例慢性肝病(包括17例中度慢性肝炎、14例代偿期肝硬化、1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基础状态下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并对其中24例患者作了速尿激发试验,12例作了心得安抑制试验,14例作了氯沙坦抑制试验。研究心得安与氯沙坦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以便为肝硬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果:慢性肝炎中度(CH-中度)和肝硬化代偿期(CLC)患者血浆AT-Ⅱ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而Ald醛固酮显著增高;失代偿性肝硬化(DLC)伴腹水患者血浆AT-Ⅱ、Ald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AT-Ⅱ为190.90±147.48 vs 46.65±5.27 ng/ml,Ald为568.00±70.70 vs 86.00±37.50 ng/ml);经速尿激发后,所有受试者血浆AT-Ⅱ、Ald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口服心得安以后,血浆AT-Ⅱ均显著下降;但口服氯沙坦以后,血浆AT-Ⅱ则显著上升。提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和Ald水平显著升高,与腹水形成有密切关联;速尿可刺激肾素释放,升高血浆AT-Ⅱ、Ald水平,故不宜滥用;心得安与氯沙坦可分别作用于β受体(βR)和AT-Ⅱ1型受体(AT-Ⅱ1R),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在肝硬化治疗中可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RIA法检测了急性心肌梗塞(AMI)不同病期和并发心衰及休克患者和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浓度,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AMI患者PRA,ATⅡ和ALD浓度均高于正常组和OMⅠ组(P<0.05~0.001),ATⅡ浓度与PRA和ALD浓度均呈正相关(r=0.4511,r=0.7843)。②AMI患者PRA,ATⅡ和ALD浓度以急性期最高,恢复期最低,亚急性期居中。各期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③AMⅠ合并心衰或休克患者的PRA,ATⅡ和ALD浓度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0.01)。并指出AMⅠ患者RAS活性有自身动态变化规律,故测定其活性将有利于监测病情进展和判断并发症发生及估计予后,亦可将其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指征。  相似文献   

17.
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了3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的水平,结果示EH患者血浆AM含量(128.8±10.5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6.63±3.55pg/ml)(P<0.001),但低于肾实质性高血压组(176.8±19.43pg/ml)(P<0.05);随着EH分期的增重,AM水平升高越显著;并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r=0.849,P<0.001);肾功能异常者亦明显升高P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Losartan)抗心力衰竭疗效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4 5例患者 ,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 (2 7例 )和对照组 (18例 ) ,氯沙坦治疗组加用氯沙坦 ,每日 5 0mg ,连服 4周 ,观察其治疗前后内皮素 (ET)水平及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氯沙坦组 2 5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血浆ET水平均显著下降 (从治疗前 90 .4 6± 2 5 .17pg/ml降至 6 5 .33± 2 4 .4 3pg/ml)。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和风心病所致的心功能Ⅱ -Ⅳ级 (NYHA分级 )的患者 ,随机分为苯那普利 (洛汀新 ) 5mg/d组 (甲组 )和苯那普利 (洛汀新 ) 10mg/d(乙组 ) ,观察用药前后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 )、醛固酮 (ALD)的变化和心功能改善的关系。结果 :乙组患者AngⅡ、ALD的下降和心功能改善均较甲组明显。结论 :①血浆AngⅡ和ALD水平的下降 ,可以作为判断ACEI治疗心衰疗效的客观指标 ;②在心衰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 ,适当地加用ACEI的剂量 ,有助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0.
用放免法测定110例心力衰竭(CHF)患者及35例正常人的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_Ⅰ)、醛固酮(ALD)、心钠素(ANF)、有效肾血流量(ERPF),部分人测定尿钠/24h。结果显示CHF时ERPF、尿钠/24h明显下降,PRA、A_Ⅰ、ALD和ANF明显增高,并随心衰加重改变愈著,尤以肺心病最著。CHF时PRA、A_Ⅰ、ALD呈正相关;PRA与ERPF负相关,与尿纳/24h不相关;ERPF、尿钠/24h与ALD不相关,与A_Ⅰ负相关;ANF与ERPF负相关,与尿钠/24h、PRA、A_Ⅰ和ALD不相关。 提示CHF时上述神经体液因素失去正常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