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二醇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参与狼疮鼠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雌二醇(E2)对SLE模型鼠-(NZB×NZW)F1(NZB/w F1)雌鼠发病前后脾脏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探索雌激素对DC的调节是否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进展相关.方法 抗CD11c单抗标记的免疫磁珠纯化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和细胞因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对脾脏T细胞的刺激功能,半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DC内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结果 E2影响狼疮鼠脾脏DC的CD40、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ERα的表达及刺激活性;枸橼酸他莫西芬(TAM)拈抗E2的作用;E2对不同周龄鼠DC的作用不同.结论 E2通过与DC的ERα结合而调控DC来参与SLE的病理机制,E2对DC的作用和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生成大量树突状细胞(DC),为抗肿瘤免疫提供效应细胞。方法使用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人骨髓中分离大量的MNC,利用几种细胞因子GM-CSF、TNF-a、SCF、FL进行配伍的方法诱导MNC生成DC,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结果MNC经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后定向分化为DC,DC由未成熟状态过渡到成熟状态,DC细胞表型发生改变。结论经细胞因子配伍可诱导MNC生成大量DC。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UVB照射体外培养的大鼠表皮角质细胞建立紫外线细胞损伤模型.探讨雌二醇(E2)在UVB导致的角质形成细胞损伤中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Wistar大鼠幼鼠表皮角质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细胞组、U~13照射组(UVB组)、溶媒组、E2保护组.正常组细胞正常培养36 h;UVB组只接受1次UVB照射;E2组加入雌二醇24 h后接受UVB照射.溶媒组加入DMSO 24 h后接受UVB照射;UVB照射24h后,收集细胞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Ix)、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水平.利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方法 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正常组细胞SOD、GSH-Px和GSH水平显著高于UVB组、溶媒组和E2组(P<0.05);E2组细胞的SOD、GSH-Px和GSH显著高于UYB组和溶媒组(P<0.05);溶媒组与UVB组无差异.正常细胞组细胞MDA、·OH和O<'-><,2>显著低于UYB组、E2组和溶媒组(P<0.05);E2组细胞的MDA、·OH和O<'-><,2>水平显著低于UVB组和溶媒组(P<0.05);溶媒组和UVB组的MDA、·OH和O<'-><,2>水平无差异.各组角质细胞经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UVB组、溶媒组有大量凋亡细胞,E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tlYB组(P<0.05).结论 10<'-6>mol/L的E2能够显著地拮抗UVB照射所引起的角质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雌二醇(17β-E2)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UVB组、E2组,分别加入不同的处理因素,UVB组在UVB灯下照射6 min后继续培养,E2组照射前预先给予17β-E2使其终浓度达10-7 mol/L,正常组不加处理因素;照射结束后继续培养12 h后收集细胞,测定各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UVB组和E2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UVB组相比较,E2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差别不显著(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17β-E2可通过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拮抗UVB引起的HaCaT细胞损伤,对UVB照射下的HaCaT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PPAR-γ2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 17β 雌二醇 (E2 )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2 (PPAR γ2 )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雌二醇对成骨细胞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 1,2 5 (OH) 2 D3 和地塞米松 (DEX)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应用半定量RT PCR及Western印迹技术 ,观察不同浓度E2 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 γ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这些细胞的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和Ⅰ型胶原含量也被测定。结果 E2 能显著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在分化介质中PPAR γ2 mRNA及蛋白的表达 ,且呈剂量依赖性。E2 浓度为 10 -6mol/L时 ,PPAR γ2 mRNA的表达从 (1.3± 0 .5 ) %增至 (17.7± 2 .5 ) % (P <0 .0 1) ;PPAR γ2 蛋白的表达从 (1.16± 0 .10 ) %增至 (4 .0 8± 0 .13 ) % (P <0 .0 1)。细胞ALP活性明显受E2 的抑制 ,在上述E2 浓度时ALP的活性从 (4 2 .6± 2 .5降至 3 .6± 0 .7)mU/mg蛋白 (P <0 .0 0 1)。Ⅰ型胶原含量均随E2 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 E2 促进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而抑制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7.
骨髓干细胞主要由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组成,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外,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能向多细胞分化,且其相对容易获得,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许多体内外试验证实,细胞因子可以影响移植细胞的微环境,进而影响骨髓干细胞的动员、迁移及分化.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是一类对免疫细胞有趋化作用的小分子蛋白,属于CXC趋化因子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对骨髓干细胞亦有趋化作用,现就SDF-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聚束蛋白(Fascin)-1在甲状腺癌细胞中表达及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甲状腺癌细胞K1、GTHW3、FTC-133和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中Fascin-1 mRNA和蛋白水平。用Fascin-1 shRNA重组慢病毒感染甲状腺癌细胞,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感染效果。噻唑蓝(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2蛋白、活化的Caspase(C-Caspase)-3、-9蛋白水平。结果人甲状腺癌细胞K1、GTHW3、FTC-133中Fascin-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P0.05)。Fascin-1 shRNA重组慢病毒感可以明显下调甲状腺癌细胞中Fascin-1表达。敲低Fascin-1后的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多,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细胞中MMP-2、-9蛋白水平降低,C-Caspase-3、-9蛋白水平升高。结论 Fascin-1在甲状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敲低Fascin-1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并促进甲状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的角度研究ERK1/2信号通路在17β-雌二醇(E2)抑制内皮素-1(ET-1)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蛋白合成速率、蛋白含量及细胞表面积作为心肌肥大反应指标,以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磷酸化ERK1/2及MKP-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E2明显抑制ET-1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②E2可抑制ET-1诱导的ERK1/2活性增加;③ET-1刺激条件下,E2可使心肌细胞MKP-1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 E2可通过增加心肌细胞MKP-1蛋白表达,抑制ET-1诱导的心肌细胞ERK1/2活性增高,从而抑制ET-1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白藜芦醇与核因子(NF)-κB通路的相互关系,及其介导树突细胞(DCs)成熟从而恢复辅助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控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36只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n=12只)、COPD组(n=12只)和白藜芦醇干预组(n=12只)。建立脂多糖(LPS)+香烟烟雾致敏的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收集动物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标本及提取骨髓源性DCs,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ALF中DCs成熟标志物及Th17/Treg比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Cs中NF-κB的表达。结果 3组外周血及BALF中CD80、CD86、TH17/Treg水平比较:COPD组>白藜芦醇干预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3组外周血及BALF中MHC-Ⅱ水平比较:健康对照组>白藜芦醇干预组>COPD组(均P<0.05)。健康对照组支气管壁光滑完整,肺组织、气道及血管周围未发现炎症细胞浸润。COPD组气道壁被炎性细胞浸润,细支气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小鼠感染鼠肝炎病毒3型(MHV-3)后肝脏B-1a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B-1a细胞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HV-3诱导的耐受型小鼠及引起暴发性肝炎敏感小鼠肝脏中B细胞、B-1a细胞的基础水平,以及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比例变化。磁珠分选出未感染敏感小鼠肝脏B-1a细胞并过继给敏感小鼠,观察感染MHV-3病毒72h后小鼠肝脏的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未感染时MHV-3耐受型小鼠肝脏中B细胞明显高于敏感型小鼠(43.6%±2.1%vs15.6%±3.3%,P<0.01),B-1a细胞在耐受型小鼠略高于敏感型小鼠(6.38%±2.13%vs5.84%±1.32%,P>0.05);感染后耐受型小鼠B-1a明显升高至(10.80%±2.82%,P<0.05),而敏感型小鼠呈现下降趋势。过继B-1a细胞的敏感小鼠肝脏坏死程度明显低于其它细胞组及PBS对照组。结论:肝脏固有B-1a细胞对MHV-3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经在大量基础研究中证实了其有效性,近年来也在不少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但其改善心功能机制仍然有较多争议,移植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可能对移植后心功能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业已证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心脏的发育、心肌细胞肥大、再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具有重要作用,不少资料表明BMSCs移植后伴随着IGF-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推测IGF-1在BMSCs移植后的分子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简单讨论IGF-1在心脏病理生理状态下的作用后,进一步重点就IGF-1在BMSCs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分子机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糖和胰升血糖素样肽-I(GLP-1)、活化素A、尼克酰胺和B细胞调节素(BTC)刺激体外能否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分化。方法分别用放射免疫法、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胰岛素浓度、胰岛素mRNA表达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刺激后各组可分泌胰岛素量增加。(2)RT-PCR发现GLP-1组、活化素A组、尼克酰胺组、共同刺激组和BTC组等均可产生约300bp的目的片段,即胰岛素原基因的mRNA表达。(3)免疫细胞化学证实除了对照组外,各刺激组均有胰岛素表达;各刺激组均未表达胰升血糖素;除协同作用组有生长抑素的弱阳性表达外,其他各刺激组均未表达生长抑素;尼克酰胺组和协同作用组可见到巢蛋白的弱阳性表达。(4)高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实验结果显示,经联合高糖和GLP-1、活化素A、BTC、尼克酰胺和共同刺激诱导分化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高葡萄糖刺激有反应,能相应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结论联合高糖、GLP-1、活化素A、尼克酰胺和BTC等因子可以在体外诱导人B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但胰岛素分泌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miR-526b-3p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对阿霉素(ADM)所致大鼠心脏损害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40只健康雌雄各半SPF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空白组10只,建立心脏损害模型,分为模型组、miR-526b-3p上调组、miR-526b-3p下调组,各10只。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实验检测miR-526b-3p表达水平,检测各组心功能各指标水平,采用碱性二甲基亚砜-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心肌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左心室组织ERK1/2、p-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miR-526b-3p上调组miR-526b-3p表达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心搏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SOD活性、CPK活性、心肌组织ERK1/2、p-ERK1/2通路蛋白表达量均较高,miR-526b-3p下调组上述指标均较低;与miR-526b-3p下调组相比,miR-526b-...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中小胶质细胞的逆转作用是否由CX3C配体1(CX3CL1)来介导。方法 选择大鼠30只,随机选择1只做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参照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最终纳入大鼠20只,随机选取2只模型大鼠做TTC染色检测脑梗死灶。将构建好的MCAO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TTC染色验证模型的成功率。对照组采用侧脑室定位注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实验组采用侧脑室定位注射CX3CL1干扰慢病毒感染的BMSC。2组分别于1、3、7 d将大鼠断头取材。将脑组织切片均进行抗Iba和抗CD20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然后在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计数双染重合阳性的细胞数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大鼠MCAO模型,TTC染色结果可见MCAO模型组存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梗死病灶。免疫荧光染色统计结果提示,与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在1、3、7 d缺血区抗炎型小胶质细胞(Iba+CD20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在模拟HCV HVR1免疫7肽(7P)刺激的条件下,健康志愿者树突状细胞(DC)的细胞表型及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6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7P共同孵育培养后,应用流式抗体进行DC细胞表型及细胞内因子染色,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及FACSCalibur软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7P刺激组代表mDC(髓样树突状细胞)成熟的Lin1-HLA-DR+CD11c+CD83+细胞的频数明显下降(P=0.001),代表pDC(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成熟的Lin1-HLA-DR+ CD123+ CD83+ 细胞的频数未发生明显变化.代表mDC分泌功能的IL-12在空白对照组及刺激组均未检测出来.结论 7P对DC无明显的激活作用.7P对免疫效应细胞产生作用可能不通过抗原提呈细胞而直接作用于免疫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XCL1对KB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B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无CXCL1处理组)和不同浓度CXCL1处理组,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实验及细胞迁移实验来研究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并应用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改良Kessler建模后大鼠跟腱纤维化粘连、腱细胞活性及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大鼠40只,分为健康组、模型组、研究组、药物对照组,10只/组。健康组每日常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用蘸有100μl生理盐水的明胶海绵包裹损伤跟腱断端周围,缝合皮肤;研究组将BMSCs 0.25 ml(1×109/L)1次/w,注射入大鼠跟腱周围;药物对照组用蘸有浓度为2.5 mg/ml维拉帕米药物100μl的明胶海绵包裹损伤部位,缝合皮肤。对跟腱粘连结果进行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TUNEL检测腱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p38、ERK、p-ERK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跟腱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2、BMP-13、BMP-14 mRNA。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跟腱粘连评分、跟腱细胞凋亡、跟腱组织中BMP-12、BMP-13、BMP-14 mRNA、p38、ERK、p-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研究组以上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乙醛对肝星状细胞(HSC) 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及中药抗纤复方I号(KXI) 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肝脏原位灌流消化法获得并原代及传代培养HSC,大鼠灌以KXI 制备药物血清,以乙醛和药物血清作用于HSC,通过RTPCR 测定细胞内α1(I) 型胶原mRNA 的表达,以放射免疫法和ELISA 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叉头转录因子(FOX)M1和驱动蛋白家族(KIF)20A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KYSE70)和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产生M0巨噬细胞。将M0巨噬细胞与KYSE70细胞共培养以获得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收集共培养上清液处理KYSE7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si-NC组(转染si-NC)、si-FOXM1组(转染si-FOXM1)、si-NC+oe-NC组(转染si-NC和oe-NC)、si-FOXM1+oe-NC组(转染si-FOXM1和oe-NC)、si-NC+oe-KIF20A组(转染si-NC和oe-KIF20A)、si-FOXM1+oe-KIF20A组(转染si-FOXM1和oe-KIF20A),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PCR实验检测FOXM1对KIF20A的转录调控作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FOXM1、KIF20A、精氨酸(Arg)-1、白细胞介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