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采集新生儿血气分析标本的优缺点.[方法]将110例新入院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采血组和股动脉采血组,每组55例.统计两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损伤及操作所需时间.[结果]经桡动脉采血比经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所需操作时间短、损伤小.[结论]桡动脉采血优于股动脉采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3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组280例和股动脉组258例,桡动脉组采用经桡动脉采血法,股动脉组采用经股动脉采血法,比较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采血时间。结果:桡动脉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采血时间均优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彩菊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6):1002-1003
目的:比较脑出血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采集血气的成功率,时间,损伤情况及穿刺人数协助率。方法:将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A组)34例和股动脉穿刺组(B组)30例。两组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由同一名护士使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动脉采血针进行动脉血气采集。采集动脉血气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操作总耗时间,血管损伤情况和穿刺人数协助率。结果:穿刺成功率A组为97.1%,B组为96.6%;操作总耗时A组8min,B组15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A组为9%,B组为13%;穿刺人数协助率A组为15%,B组为37%;桡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时,桡动脉穿刺比股动脉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血管损伤程度轻,可以优先选择桡动脉穿刺。  相似文献   

4.
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循环功能状态及酸碱平衡的可靠方法,常用来指导氧疗及作为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的判定依据。尤其是应用氧疗的早产儿,常常需要定期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氧浓度,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采集动脉血是一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操作,传统的方法常使用肝素润滑过的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的动脉血气针对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观察组使用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对照组使用22G针头的3ml动脉血气针,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瘀血、血肿、操作时间及标本采集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略低,操作时间稍长,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皮下瘀血、血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为(0.74±0.15)ml,明显少于对照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1.35±0.33)m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能够有效减少血气标本采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及损害,适宜在重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周莉  罗燕群 《全科护理》2012,10(8):693-694
[目的]探索适合小儿血气分析穿刺的方法。[方法]将100例新入院患儿随机分为斜刺进针法采血组(对照组)和垂直旋转进针法采血组(实验组),两组均经桡动脉采血,统计两组采血穿刺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桡动脉采血,实验组比对照组采血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所需时间短(P〈0.05)。[结论]采用经桡动脉垂直旋转进针采血方法优于桡动脉斜刺进针采血法。  相似文献   

7.
总结395例新生儿经桡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一次穿刺成功率达83.3%.分析影响采集成功的原因幷采取有效的方法,以提高一次采集成功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及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血液气体和酸碱平衡正常是体液内环境稳定、机体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氧的供应及酸碱平衡状况,是抢救危重患者和术中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自50年代末丹麦的Poul Astrup研制出第1台血气分析仪,血气分析技术一直在急诊、呼吸衰竭、外科手术、新生儿窒息等各种危重病抢救与监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种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注射器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的检测效果。方法 将68例血气分析检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1ml玻璃注射器采血,对照组用1ml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分别对采血所需要的时间、穿刺成功率、自动回血及血标本中混杂空气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论 玻璃注射器采血组较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组,耗时少,穿刺成功率高。建议临床上做血气分析检测时最好使用1ml玻璃注射器采血。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误差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确定为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误差113例标本进行分析,了解其原因并拟定相应对策。结果113例采血失误标本中,空气进入血样35例,抗凝剂使用不当25例,患儿情绪因素20例,误入静脉15例,标本溶血8例,其他原因10例。结论规范操作流程,认真做好每一环节,才能提高采集的成功率,为临床早期诊治、抢救提供及时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ICU收治的多为伴有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的急危重病人,常需要血气分析结果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缺氧和缺氧的程度,是否存在酸碱失衡,调整呼吸机参数及做预后判断.及时正确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是血气分析结果是否准确的标准之一.我科2007年1月-2008年2月为280例危重病人分别采用足背动脉和股动脉采血,对两组的采血成功率、误穿静脉的发生率、血肿发生率、疼痛反应、按压时间做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种既不浪费血液,又能准确检测血气分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从肝素维持的动脉置管中采血的方法.方法 对30例动脉测压的患儿,用常规法(弃含有肝素的血液3~5ml)和改良法(不弃血)分别在同一时段从动脉置管处采血.用采集的血样检测血气分析和APTT,并比较两种方法采血所需的时间.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检测的血气分析、APT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法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法[(187.87±15.05)s比(275.73±14.7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P<0.01).结论 不弃血采血法检测血气分析、APTT结果准确,可以替代常规采血法,做到了不弃血,不浪费血液,大大降低医源性失血,且节约了护士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3.
彭德珍  刘雪群 《护理研究》2009,(5):1262-1262
[目的]提高动脉血气采集的成功率。[方法]对采用传统动脉采血针(一次性5mL注射器)与新型动脉采血针(一次性动脉血气采血针)穿刺成功率及采血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新型动脉采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动脉采血针,误入静脉、凝血发生率低于传统动脉采血针。[结论]新型动脉采血针可提高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两种动脉血气采血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动脉血气采集的成功率.[方法] 对采用传统动脉采血针(一次性5 mL注射器)与新型动脉采血针(一次性动脉血气采血针)穿刺成功率及采血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新型动脉采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动脉采血针,误入静脉、凝血发生率低于传统动脉采血针.[结论]新型动脉采血针可提高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谢艳梅  幸丽萍 《护理研究》2009,23(22):2003-2003
[目的]观察两种使用头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检验结果误差.[方法]选取150例病人,每人同时采用两种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分次采血法,即先用干燥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然后用肝素化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照组用肝素化后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排去肝素溶液后直接采血.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观察组采集的标本pH值、氧分压(PO2)、碳酸氢根(HCO3-)偏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偏低.[结论]使用头皮针进行动脉采血时,应分次采血,先采集的血液用于生化等其他化验检查,后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以减少由单次采血时混入气泡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临床上常用的3种早产儿动脉采血方法,探讨最佳采血部位.方法 将152例早产儿分成3组,A组50例,采用胫后动脉采血,B组49例,采用桡动脉采血,C组53例,采用股动脉采血.记录3组穿刺成功率、操作各阶段所需时间及惠儿哭泣次数和哭泣时长.结果3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准备阶段、穿刺阶段和止血阶段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P<0.05);A组与B组总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惠儿哭泣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哭泣时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短于其他两组.结论 早产儿经胫后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关键阶段所需时间短,对患儿疼痛刺激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无抗凝、肝素钠100 IU/ml氯化钠溶液抗凝、固态肝素锂抗凝采集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检测的结果。方法选取ICU需要行动脉血气检测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的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检测血液pH、PaCO2、PaO2、HCT、Hb、BE、HCO3-、Na+、K+、Ca2+、Lac。结果100例全麻大手术后患者用3种不同抗凝采血器采集的动脉血标本检测的pH、PaCO2、PaO2、HCT、Hb、BE、HCO3-、Na+、K+、Ca2+、La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0.150,0.298,0.052,0.193,0.163,0.364,0.375,0.874,0.205,2.313,0.059;P>0.05)。50例危重症患者用3种不同抗凝采血器采集的动脉血标本检测的pH、PaCO2、PaO2、HCT、Hb、BE、HCO3-、Na+、K+、Ca2+、La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值分别为0.007,0.014,0.023,0.006,0.003,0.008,0.009,0.150,0.023,0.012,0.002;P>0.05)。所有检测项目ICC值最低为0.946,最高为0.999,95%可信区间为0.896~0.999。结论无抗凝、肝素钠100 IU/ml氯化钠溶液抗凝、固态肝素锂抗凝3种方法均适用于采集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8.
J M Russell 《Critical care nurse》1991,11(4):14, 16-14, 19
Understanding acid-base disturbances is essential in the care of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Through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patient symptoms and arterial blood gas values, patient care can be improved. These formulas can be effective tools for the nurse to use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id-base imbalanc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两种血液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8月需采集血液标本的足月新生儿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术;对照组10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术.[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为93%,出血、溶血率低,股静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穿刺采血术成功率高,出血、溶血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