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药典》规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不得少于1.20%。我们参照文献方法,观察了不同牡丹皮炮制品中丹皮酚的含量。牡丹皮:经鉴定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1.炮制品制备 (1) 原药材粗粉:取适量牡丹原药材粉碎,过60  相似文献   

2.
<正>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现发现有用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皮作为牡丹皮入药,故应将伪品芍药根皮与正品牡丹皮区分开来。本人通过外观、显微、理化、薄层等对伪品、正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芍药为毛茛科植物,野生或栽培,根供药用。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常用的重要中药之一。《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收载赤芍与白芍,其原植物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与草  相似文献   

4.
白芍为常用中药 ,1 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为毛莨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功能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 ,敛阴止汗。其主产地有安徽亳州、涡阳、浙江杭州、山东菏泽、四川大理等 ,以安徽亳州白芍产量大、色白、粉性足、质量好而享誉全国。由于其采收季节与产地加工对其质量影响较大 ,为提高其质量与产量 ,本文结合现代研究与产地情况对白芍进行综合探讨 ,为白芍制定合理的采收季节与产地加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1 采收季节亳白芍主要为栽培品 ,沿涡河两岸种植 ,土地肥沃 ,产量大 ,年收购量 1 0 0 0~ 1 50 0吨。文献记…  相似文献   

5.
张建英  李玉芝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155-2155
赤芍来源毛茛科植物Paeonia 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药用多为野生。该品种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中,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等症。其饮片在各地饮片加工厂均有生产,方法大多为浸泡或润  相似文献   

6.
白芍中芍药苷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凌宁生  孙婕  李林 《中草药》2004,35(12):1372-1373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四川等省,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2000版一部,用于治疗血虚肝旺的眩晕、头痛,肝气不和的胁痛、腹痛、四肢痉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本实验以芍药苷为白芍质量控制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7.
赤芍,白芍的来源及功效诹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同义 《中药材》1995,18(4):214-215
《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收载: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补损伤,痈肿疮疡。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lactiflora Pall.  相似文献   

8.
佛手与佛手瓜比较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能。近来,我们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了一种伪品,经鉴定为葫芦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edule(jacq.)Swartz的干燥果实。二者的外观相似,不易区分。本文...  相似文献   

9.
威灵仙为常用中药,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Pall.或东北铁线莲C.manshurica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由于威灵仙价格上涨,近来笔者在药品监督检验中多次发现有一种伪品掺入威灵仙饮片,经鉴定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须根经加工染色而成。鉴于两者外观极相似,一般不易区分,故将对两者进行了性状、显微特征鉴别、紫外光谱的比较鉴别。1 实验材料与仪器1.1 材料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的干燥根,为本所标本;伪品威灵仙(…  相似文献   

10.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90版一部白芍项下规定了薄层色谱鉴别。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按《药典》规定的白芍项薄层色谱法鉴别时,很难观察到斑点。笔者认为,因《中国药典》收载的白芍为加工品,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芍药甙,传统的加工方法(去皮后沸水煮)对芍药甙的损失很大,据文献报道。加工品芍药甙的含量要比生品白芍低5~10倍。为此,对该法进行了改进,将取样量适当增加,点样量相对减少,并相应的延长了提取时间,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徐菲拉  石森林  何军民 《中草药》2007,38(8):1197-1198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具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功效,其临床常用饮片有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3种[1]。白芍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因此芍药苷是评价白芍质量的基本指标。本实验以芍药苷为指标,考察炮制时间对酒白芍质量的影响,这对改进白芍炮制方法,提高饮片质量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与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100、检测器UVD,美国Agilent公司;PL5124型纯水机,美国PALL公司;CQ250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超声波仪器厂;AB—204—N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芍药苷对照品,批号0736-200117(中国…  相似文献   

12.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iora Pall的干燥根。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苷。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抗氧化、保肝护肝、心血管凋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国内以"白附子"之名入药有两种,即天南星科植物禹白附和毛茛科植物关白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evl.)Raipaics的干燥母根,即子根;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至2010年版一部删除了关白附,只收载天南星科植物独角  相似文献   

14.
<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 a Andr.)的干燥根皮,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1-2]。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已对牡丹皮进行了包括本  相似文献   

15.
白芍药材产地加工工艺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云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0):993-995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1]。其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白芍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为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白芍饮片取经过产地加工后的原药,进行大小分档,用水浸泡,洗净后,润软,切薄片,干燥。《中国药典》2005年  相似文献   

16.
<正>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为临床常用中药。目前主要的加工方法有“刮皮、硫黄薰蒸法”,“药典法”和“趁鲜切制法”,加工后的中药分别为“粉丹皮”,“原丹皮”和鲜切片”。粉丹皮是目前市埸上的主流商品,原丹皮较少见,鲜切片尚未出现。笔者试用相同实验材料,用这三种方法加工成饮片,从饮片的外观色泽和内在成分含量进行分析,以便选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经典名方温经汤进行处方考证及临床应用研究总结,为该方的物质基准制定及复方制剂开发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系统整理相关医书古籍及现代文献报道,结合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的有关政策要求,对目前存在的疑义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所载温经汤由9味药组成,其组方药材基原及药用部位选用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基本保持一致,其中芍药选用白芍(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的干燥根),桂心选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干燥树皮,莪术选用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的干燥根茎;饮片建议选用生品,并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方法炮制;剂量按照1两=40 g折算,当归、川芎、白芍、肉桂、牡丹皮、莪术用量各20 g,人参、甘草、牛膝各40 g,处方总量为240 g;所有处方药味分别粉碎成粒度6 mm后混合,每服剂量20 g,加水525 mL,煎至280 mL,滤后温服,每日1服。古籍记载温经汤功效为活血调经、温经散寒,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以及痤疮、湿疹等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通过研究明确了温经汤出处历史沿革、处方药味基原、炮制方法、剂量折算、制法及用法、临床应用等内容,可为该经典名方的后期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安徽道地药材牡丹皮的采收及产地加工方法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成武 《中药材》2000,23(2):82-83
牡丹皮为传统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肝泻火之功.中国药典(1995版)收载的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安徽为牡丹皮的主产区,尤以铜陵产的"凤丹"奉为道地药材,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安徽铜陵、南陵、毫州等地大面积栽培牡丹,但各地对其采收及产地加工方法不尽相同.本人对老产区铜陵凤凰山以及新产区毫州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其不同的产地加工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茱萸为常用中药。贵州省为主产区之一。《中国药典》85年版收载品种系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t.bodinieri(Dode)Huang 的近成熟的干燥果实。近年来毕节地区市场上发现有一种吴茱萸伪品,经鉴定为同属植物云南吴萸E.balansae Dode 的干燥果实,当地习称野艾、野吴萸。其外观与吴茱萸颇相  相似文献   

20.
巴戟天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戟天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为茜草科植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商品市场曾发现多种巴戟天的混淆品,主要为同属植物羊角藤M .umbellataL .、假巴戟M .shuanghuaensisC .Y .ChenetM .S .Huang、虎刺Damnacanthusindicus (L .)Gaertn .及木兰科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propinqus (Wall.)Baill.var .sinensisOliv .[1] ,近年来以虎刺类的根较为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