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哲 《药物与人》2008,(4):68-68
一提到运动锻炼,很多人就会想到健身房或运动场所.认为运动锻炼需要投入完整的时间段.有充分的运动量才叫锻炼.固然这样坚持不断地运动.也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能每天抽出固定不变的整块时间进行锻炼。其实,锻炼和运动,完全可以从生活的每一个活动中进行.只要你心中有锻炼的意识,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让你的身体活动起来.花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下面介绍的几种锻炼方式中任何一种办法,都足以让你不用花钱,不用额外花时间便能达到天天锻炼的效果.长期坚持下来.健康状况丝毫不比天天泡健身房差。  相似文献   

2.
米欢 《家庭医生》2008,(6):17-17
许多人埋怨紧张的工作使人疲于奔命,哪还有时间顾及健身锻炼呢?而且即便有了时间,也找不到锻炼场所。这些人抱着“前半辈子用命换钱”的态度,埋头工作不注意保健,结果身体出了状况,不得已而“后半辈子用钱换命”。其实,只要你有心锻炼身体,总会有时间、有场地的——  相似文献   

3.
张树才 《家庭医学》2005,(23):35-35
晨炼最佳 老年人早晨体温高,血压高.肾上腺素分泌高,血糖低.称“魔鬼时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出问题。在上午10时和下午4—5时,是老人锻炼黄金期.此时锻炼最佳。  相似文献   

4.
《中国健康月刊》2005,(8):52-53
随着夏季来临,午休时间也相对延长.如何利用好午饭后这一段时间,做些有利于身心的舒缓运动,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消化,还可以改善午睡状况,坚持下来,还能让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以下几种运动可作为大家午饭后锻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格言很多人都知道,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改善全身系统器官的功能,对于健康长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只要进行体育锻炼就能增强体质,一些不良的锻炼习惯不仅会让你的努力白费,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312”探秘 1.练习“312”经络锻炼法就能“经络病、经络治、经络防”,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吗?  相似文献   

7.
有不少的健身者在锻炼时都爱“搭伴”。这不但减少了健身时的枯燥,也保证了锻炼中的安全,但是前提是尽量少聊天。 一些健身者,在进入健身房后,便与“健友们”开聊了,时间长的能持续30-40分钟。本来在来健身房的路上,身体已经预热(指提前让身体进入锻炼的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8.
假期中,孩子们“触电”的时间大大增加。很多年轻父母认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又可以教孩子读童谣学知识,而且孩子玩这些智能电子产品的时候一般比较专注,可以锻炼孩子的耐性。那么,这些电子产品真的可以担当起“电子保姆”的职责吗?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大学生忙着学习,忙着谈恋爱,忙着找工作。很少有人积极地锻炼。其实。大学生只要合理地利用紧张学习之外的零散时间。完全可以进行健身锻炼。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身体锻炼要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为适应这种环境。人们应当夜卧早起。进行顺应生发之气的活动。才能与春阳之气相适应。那么。大学生如何才能抓住春天的大好时光。合理地安排时间。进行锻炼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动一动,精气盛:搓一搓,血脉活。” “六搓”是一种随意性、灵活性很强的轻微活动,可以六搓整套进行,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搓、两搓单独进行。一般采取自我搓擦、自控力度(由轻到重.以舒适为佳).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我多年来由于每天坚持“六搓”.所以胃口好、精力充沛、睡眠正常.头痛脑热很少发生。下面就把我的锻炼方法简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尤志军 《药物与人》2001,14(12):45-45
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了身体的健康,不少人选择在早晨进行户外锻炼,但晨练前一定要注意气象环境,尤其在能见度很差时(一般低于1000米)一定要停止锻炼。晴日的早晨,能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主要就是“烟幕”和“烟雾”。“烟”和“雾”有时在视觉上很难区分。气象上,区分烟和雾的标准是空气  相似文献   

12.
每年一进入腊月,很多地方都有清扫阳尘迎新春的习俗,家家户户都有很多卫生问题要处理。面对如此情况,很多人选择让家政人员收拾这些“烂摊子”。却不知你在转移劳动的同时,将难得的锻炼机会也“拱手相让”了……如果你是一年365天难得做几次锻炼的“蜗牛”,那么赶快拿起,“武器”,来一次事半功倍的健身体验吧!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夏练     
翁仁良 《家庭医学》2005,(13):52-53
谚语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健身锻炼贵在持恒,需具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韧性,才能在灼热环境里进行抗热锻炼,提高人体体温的调节能力和各器官组织的耐热力。但在炎夏季节里,一定要注意科学的锻炼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不锻炼,一年四季都会打不起精神来,所以,春天的健身计划需要精心策划。 走出室外去锻炼 春季运动应选择在室外,最好能在树林、江河湖畔进行。因为这些地方富含负氧离子,常在这些地方运动,有消除疲劳、调节神经、减轻压力、舒缓、镇静等功效,还能改善呼吸、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越练越精神,使“春困”难以近身。  相似文献   

15.
忙碌的现代人,健身的时间无非早晨和傍晚。有人说,反正是锻炼.早晨练什么.晚上就练什么呗。其实.人体受“生物钟”制约,一天中体力是有一定升降规律的.因此.运动健身.早晚应域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华致 《药物与人》2006,19(2):44-44
对于公务缠身、上班忙碌的人来说,想要持之以恒地每天进行运动锻炼,恐怕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不过,运动锻炼也不必每天专门抽出时间来进行,这里就有一些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的健身方式,随时随做,随做随停,收放自如,忙人们不妨偷闲做做这些“懒人操”。  相似文献   

17.
许多慢阻肺患者自觉进行各种锻炼。如跑步、呼吸体操、老年迪斯科、太极拳等.希望借此增强体质和恢复呼吸功能,这是很有必要的。但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力.正确安排活动量.过度锻炼反会导致呼吸肌疲劳。因此,充分休息.使疲劳的呼吸肌得到恢复.亦是呼吸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锻炼和休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制定锻炼计划前要了解呼吸功能状态.如进行肺功能检查.亦可进行简单的步行试验.即测定12分钟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在运动面前都是“失信者”:办了健身中心的年卡,到头来只用了几次;定好的晨跑计划却被“瞌睡虫”挤掉了时间;种种应酬,让本属于周末的运动项目不得不取消……因此.一些人往往会选择集中锻炼的方式来弥补丢掉的时间,但殊不知,这种“暴饮暴食”的锻炼方式不但达不到应有的运动效果,更不益于健康。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知道通过运动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因此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活中.有不少人尽管能够坚持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均超过1小时,但由于练习方法不正确.导致锻炼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老年人运动之后反而觉得腰酸背痛.身体受损。  相似文献   

20.
身体锻炼可减少脑中风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人员已经揭示了身体锻炼可以有效控制心脏局部缺血性心脏病 ,但在对大批量的护理人员的调查研究中表明 ,身体锻炼还能有效控制妇女中由于局部缺血而引起的脑中风症。在一项题目为“护士健康调查研究”中 ,调查了 72 0 0 0多名无心血管病史、年龄在 4 0~ 6 5岁的女护理人员。研究时间历时 8年 ,目的是调查她们参与身体锻炼的时间多少与疾病的关系。结果显示 :经常参加身体锻炼 (平均每周 2 1 7h)者比很少锻炼(平均每周少于 2h)者由于局部缺血而引起的脑中风发病率低 50 %。调查统计表明 :增加身体锻炼与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呈显著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